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2007)

作品数:11 被引量:115H指数:8
相关作者:万晓樵李国彪高莲凤刘文灿梁定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忠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地层
  • 5篇白垩纪
  • 3篇化石
  • 3篇层序
  • 3篇层序地层
  • 2篇地层分析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杂岩
  • 2篇特提斯
  • 2篇盆地
  • 2篇前陆
  • 2篇前陆盆地
  • 2篇晚白垩世
  • 2篇陆盆
  • 2篇化学特征
  • 2篇混杂岩
  • 2篇古近纪
  • 2篇海相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忠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万晓樵
  • 6篇李国彪
  • 5篇高莲凤
  • 3篇梁定益
  • 3篇刘文灿
  • 2篇孙立新
  • 2篇贾建称
  • 1篇周志广
  • 1篇左文喆
  • 1篇孙娟
  • 1篇丁林
  • 1篇陈文
  • 1篇于潮
  • 1篇胡华斌
  • 1篇刘宪斌
  • 1篇吴新国
  • 1篇张彦
  • 1篇王瑜

传媒

  • 2篇地质通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部硅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制约被引量:10
2004年
硅岩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广泛发育。在 1∶ 2 5万萨嘎县幅、桑桑区幅区域地质调查中 ,在缝合带及其南侧宗卓组中识别出 3种硅岩沉积组合 :1嘎学群内与玄武岩伴生的硅岩 ;2构造混杂带内夹于页岩中的硅岩 ;3宗卓组内夹于页岩—岩屑石英杂砂岩的硅岩。在硅岩中分离出的放射虫组合时代为白垩纪。运用地球化学研究手段 ,对硅岩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 ,与玄武岩伴生的硅岩 Al/ (Al+Fe+Mn)为 0 .5 33~ 0 .5 4 6 <0 .6 19(除 9号样外 ) ,Ce/ Ce* 为 0 .6 7(平均 ) ,L an/ Ybn为 0 .83~ 1.37和 L an/ Cen为0 .82~ 2 .2 3;夹于页岩中的硅岩 Al/ (Al+Fe+Mn)为 0 .5 5 7~ 0 .6 19,Ce/ Ce*为 0 .995~ 1.35 0 ,L an/ Ybn为 0 .71~ 1.0 3和 L an/ Cen为 0 .6 8~ 0 .98;宗卓组内的硅岩 Al/ (Al+Fe+Mn)为 0 .6 15~ 0 .70 7>0 .6 19,Ce/ Ce* 为 0 .94~1.14 ,L an/ Ybn 为 1.4 4~ 1.6 6和 L an/ Cen 为 0 .85~ 1.0 7。研究证实 ,3种背景的硅岩均反映非热水或生物成因。嘎学群内与玄武岩伴生的硅岩具深水盆地沉积特征 ;宗卓组中的硅岩具典型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特征 ;
孙立新万晓樵贾建称胡华斌
关键词:地球化学构造环境硅岩白垩纪
西藏南部中生代海相地层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2011年
西藏南部有出露良好的海相侏罗—白垩纪地层,对采集自藏南江孜甲不拉沟口剖面甲不拉组的样品进行了高倍显微观察和照相,首次发现了具有地层标志意义的钙质超微化石。通过对化石的进一步鉴定,发现了保存较为完好的早白垩世贝利阿斯期和凡兰吟期的标准分子,还鉴定出了一些具有区域性对比意义的全球性分子和洲际分子。化石整体呈现早白垩世钙质超微生物的组合特征。研究区中生代海相地层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为藏南海相侏罗—白垩纪界线的厘定提供了新的古生物学证据。
高莲凤孙娟万晓樵王瑜左文喆
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侏罗-白垩纪藏南
西藏札达晚白垩世—古新世浮游有孔虫及其时代意义被引量:14
2005年
札达地处西藏最西部的阿里地区。本文对波林剖面、龙吉剖面和加纳崩剖面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丰富的浮游有孔虫动物群,属于Globotruncanita elevata 化石带、Globotruncana ventricosa 化石带、Globotruncanita stuarti 化石带和Globigerina eugubina 化石带,时代由晚白垩世至古新世早期。通过与岗巴、江孜和吉隆地区的地层对比,认为特提斯 喜马拉雅海区的海退可能是由东向西发展的。
万晓樵李金和张双增吴连亨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晚白垩世特提斯古新世地层对比动物群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古近纪海相地层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2
2004年
甲查拉组为本次新建的一个岩石地层单元, 它是新发现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江孜盆地的一套古近纪海相地层, 其中含有丰富的沟鞭藻及孢粉化石. 根据甲查拉组所含微体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分布层位, 建立3个沟鞭藻组合(Apectodinium quinquelatum-Apectodinium hyperacanthum组合、Canningia chinensis-Palaeoperidi nium pyrophorum组合、Cymatiosphaera reticulosa-Samlandia chlamydophora组合)和3个孢粉组合(Arliaceoipollenites baculatus- Anacolosidites subtrudens组合、Aglaoreidia cyclops-Pinuspollenites microinsigis组合、Elaeangnacites asper-Ilexpollenites iliacus组合). 在此基础上, 将甲查拉组的时代确定为古新世-始新世早期. 研究认为, 甲查拉组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期间, 形成于印度被动陆缘欠补偿周缘前陆盆地体系的前渊带沉积. 根据前陆盆地演化所提供的地层学标志, 认为研究区内碰撞的启动时间为白垩纪/古近纪之交. 藏南前陆盆地体系的形成和演化受控于印度-亚洲板块之间的俯冲碰撞应力场及基底构造格局. 特提斯在江孜盆地的消亡时间应在早始新世以后, 而在整个藏南地区的封闭时间应在晚始新世Priabonian期以后.
李国彪万晓樵刘文灿梁定益H.Yun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微体化石古近纪海相地层
西藏岗巴地区始新世介形虫化石组合被引量:9
2004年
对西藏岗巴盆地层位最高的海相地层———遮普惹组所含介形虫化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共鉴定出 2 2属、33种 ,建立两个介形虫组合 :Paracyprismayaensissp .nov . Bairdiazongpuxiensissp .nov .组合 (下部 )和Phlyctenophorazongpuensis Semicytherurasubsymmetros组合 (上部 ) ;讨论介形虫组合的特征及其地质时代 ,并与世界上其它地区有关地层进行对比 ,结合与之共生的有孔虫组合的时代特征 ,认为含该介形虫组合的海相地层———遮普惹组的时代应为始新世Ypresian—Priabonian早期。描述 6种 ,其中有 2新种 :Paracyprismayaensissp .nov .和Bairdiazongpuxiensissp .nov .。
李国彪万晓樵
关键词:始新世介形虫化石
西藏江孜浪卡子一带的侏罗—白垩纪界线地层被引量:18
2005年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是显生宙所有系级界线中存在问题最多的一个。西藏南部出露有良好的侏罗—白垩纪地层,本次工作在喜马拉雅地层区的康马隆子地层分区开展了海相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研究。江孜地区的界线地层被划分为维美组和甲不拉组;浪卡子地区的甲不拉组之下发育一套含大量火山岩层的火山-沉积地层,被称为桑秀组。该地层分区的地层系统由下至上为:维美组浅灰色厚层状粗—细粒石英砂岩;桑秀组黑色页岩、安山岩和玄武岩;以及甲不拉组黑色页岩、硅质泥页岩夹砂岩和砂质灰岩。维美组中含化石稀少,仅在江孜地区发现零星菊石Haplophylloceras、Himalayites等。桑秀组下部页岩和粉砂岩中找到少量菊石化石,属于Spiticeras、Berriasella、Haplophylloceras的一些种,和富集成层的双壳类Inoceramus everesti等。江孜甲不拉组下部化石丰富,划分为Spiticeras-Berriasella下组合和Hima-layaites-Haplophylloceras上组合。本研究区的生物地层可与聂拉木地区的菊石化石组合对比。通过生物地层学对比,江孜-浪卡子地区的维美组时代为晚侏罗世Tithon ian期,江孜地区甲不拉组下部和浪卡子地区的桑秀组均属于下白垩统。桑秀组下部的页岩段与江孜甲不拉组的最下部地层相当,上部火山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33 M a。据此,桑秀组的时代为Berriasian至Hauterivian期,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位于该组之底,以Virgatosphinctes、Aulocosphinctes的消失和Spiticeras的出现为标志。侏罗纪末期西藏特提斯海区普遍形成大规模海退,表现为维美组和门卡墩组顶部砂岩的同期沉积。
万晓樵高莲凤李国彪陈文张彦
雅鲁藏布结合带中段混杂岩带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7
2005年
将雅鲁藏布结合带中段混杂岩内的玄武岩分为北带玄武岩和南带玄武岩。北带白垩纪玄武岩的SiO2含量多为44.86%~50.96%,TiO2均在3%以上,Na2O+K2O为3.78%~6.10%,Na2O>K2O;南带中晚三叠世玄武岩的SiO2含量为46.94%~49.58%,TiO2为1.17%~2.04%,Na2O+K2O为3.79%~7.15%,Na2O>K2O。北带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南带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北带玄武岩富集Rb、Th、Ta、Nb,与洋岛碱性玄武岩稀土曲线一致;南带玄武岩除Y、Yb、Sc、Cr外,其他均富集,显示与大洋拉斑玄武岩曲线一致。构造背景判别和分析显示,北带碱性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板内洋岛环境,南带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洋盆海山环境。
孙立新万晓樵吴新国贾建称高莲凤
关键词:混杂岩带玄武岩
藏南古近纪前陆盆地演化过程及其沉积响应被引量:17
2004年
藏南地区从三叠纪至古近纪经历了从洋盆 (喜马拉雅特提斯 )的形成、扩张、衰减、关闭 ,直至转换成前陆盆地的过程。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T—K) ,在印度陆块北缘形成了从碎屑岩陆架到碳酸盐台地的沉积序列。从古近纪初开始 ,西藏特提斯关闭 ,形成周缘前陆盆地体系 (由褶冲带、前渊带、前隆带和隆后盆地等单元构成 )。随着褶冲带的上叠式逆冲 ,形成前渊盆地。当前陆推覆体进一步向印度克拉通推进时 ,前陆隆起亦随之逐渐向克拉通方向迁移。该带表现出一个海平面相对上升的过程 ,形成碳酸盐缓坡。随着前陆推覆体进一步逆冲 ,前陆隆起继续隆升并最终露出水面 ,导致其后的隆后盆地转变为半局限环境。始新世晚期 ,前陆盆地回返 ,海水从东向西逐渐退出西藏地区。生物相和沉积相是盆地沉积环境演化的物质表现 ,在藏南古近纪沉积中可识别出 13种生物相和 14类沉积相。藏南古近系的超层序 ,是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背景下形成的 ,其沉积环境是一个构造活动极为强烈的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在剖面上具明显的不对称性 ,靠近褶皱山系一侧为陡坡地形 ,靠近地台一侧为缓坡。每个大型的三级层序都是非对称的 ,以发育具有独特的岩性和古生物特征的低水位体系域、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为标志。
李国彪万晓樵丁林刘文灿高莲凤
关键词: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古近纪
藏南萨迦县赛区“混杂岩”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24
2003年
在藏南萨迦县赛区北部发育一套滑塌混杂沉积。对于这套混杂沉积的时代及地层归属,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主要原因是未能在其中获得足够的化石证据。本次工作在该套混杂岩中首次发现大量白垩纪放射虫化石,并建立4个放射虫组合:①Holocryptocaniumaff.barbui-Dictyomitraturris组合;②Acanthocircusdicrancanthos-Thanarlapulchra组合;③Thanarlaveneta-Pseudodictyomitrapseudomacrocephala组合;④Dictyomitramegnifica-Dictyomitratur-ritu组合。赛区“混杂岩”无论是古生物还是岩性组合特征,均可以与相邻地区的宗卓组进行对比,从而确认该套“混杂岩”属上白垩统宗卓组而非三叠系“修康群”。
李国彪万晓樵刘文灿梁定益周志广
关键词:混杂岩晚白垩世放射虫
特提斯-喜马拉雅北带侏罗纪—白垩纪界线层序地层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侏罗纪、白垩纪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其沉积物蕴涵着新特提斯早期演变的丰富信息。通过实测浪卡子县多久乡卡东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剖面,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对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晚侏罗世层序地层总体上表现为海退的进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持续收缩和海平面下降的过程;早白垩世层序地层总体表现为海进的退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洋壳的扩张阶段。早白垩世桑秀组可以分为2个层序,第一个层序为Ⅰ型层序,镜下观察表明,早白垩世桑秀组底部的砂岩为近源沉积,属滨浅海相沉积,为低水位体系域,颗粒的定向性指示该区后期受到强烈的挤压作用;中部为次深海沉积,为海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第二个层序为Ⅱ型层序,发育陆棚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由陆棚、火山陆隆和浊流沉积组成。甲不拉组的砾岩属于新层序的开始,为低水位体系域。该剖面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与同期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该区层序形成的控制因素包括构造沉降-火山活动、海平面相对变化和沉积物供应。结合锆石SHR IM P年代学研究可以确定侏罗纪/白垩纪的界线位于前人认为的维美组上部砂岩之底。
刘宪斌高莲凤万晓樵梁定益
关键词:层序地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