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98B08-08)

作品数:8 被引量:96H指数:6
相关作者:葛卫红陈立兵张继稳顾景凯凌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多组分
  • 3篇中药
  • 3篇化合物
  • 2篇银翘
  • 2篇银翘解毒
  • 2篇制剂
  • 2篇解毒
  • 1篇动力学原理
  • 1篇药制剂
  • 1篇医药现代化
  • 1篇银翘解毒片
  • 1篇银翘解毒丸
  • 1篇英文
  • 1篇溶出
  • 1篇溶出度
  • 1篇释放动力学
  • 1篇释放度
  • 1篇释药
  • 1篇中药缓控释制...
  • 1篇中药制剂

机构

  • 8篇浙江中医药大...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吉林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葛卫红
  • 6篇张继稳
  • 6篇陈立兵
  • 5篇顾景凯
  • 3篇凌昳
  • 2篇傅丹丹
  • 2篇石婷婷
  • 2篇林梦
  • 1篇吴君金
  • 1篇阮利君
  • 1篇杨明
  • 1篇江叔奇
  • 1篇许广艳
  • 1篇王中华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2篇Chines...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我国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状态分析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回顾分析我国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中药缓控释制剂研发提供思路。方法:系统检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注册和审批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和中文文献数据库,统计分析中药缓控释制剂新药注册、专利和文献,进行信息学统计;分析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若干关键技术领域的进展。结果:中药缓控释制剂论文、专利和药品注册等均呈上升趋势,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显著加强,针对成型技术、释放度、吸收动力学和体内药动学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进展,但在研究方法学上存在重要缺陷,多局限于单组分评价和套用化学药缓控释制剂评价方法,亟待建立符合中医药整体观的中药缓控释制剂体内外评价方法。结论: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取得明显进步,但需要加强新药研发和注册,其评价理论亟待创新和发展。
陈立兵葛卫红张继稳
关键词:中药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多组分
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释放同步性评价方法被引量:50
2008年
中药剂型中所含各组分的理化性质不同,其释放特征往往存在差异。目前尚无定量评价此种差异的方法。基于Kalman滤波法原理,定义了化合物组异步性特征参数"化合物组相对误差(relative chemomic error,ε)",并据此建立同步性参数"同步性因子(synchronization factor,SF)"和反映化合物组释放同步性的参数"平均同步因子(average synchronization factor,SFav)"等评价参数。采用随机产生的模拟数据,示例化合物组释放同步性评价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学意义。结果显示,模拟数据的化合物组相对误差与各组分释放度变异系数呈高度线性相关(r=0.996 8);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的释放特征不同步是中药制剂的基本特征,而化合物组释放同步性评价可能成为中药制剂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建立的量化评价化合物组同步特征的方法能直接定量地反映多组分中药释放的异步性和同步性特征。
张继稳陈立兵顾景凯葛卫红
“组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应用概况被引量:1
2009年
凌昳葛卫红傅丹丹石婷婷林梦
关键词:中医药现代化系统生物学
应用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理论研究银翘解毒丸的缓释动力学及其同步性被引量:21
2008年
将银翘解毒丸切割成1/4、1/8、1/12和1/16的等分块状颗粒,采用桨法装置,在100 r.min-1下测定其释放度,以紫外吸收光谱法结合Kalman滤波法对银翘解毒丸物质组进行定量,分别测定整丸及其等剂量按不同切割方式获得的等分块状颗粒的释放度,获得银翘解毒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显示银翘解毒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在充分切割时也维持释放达2~4 h;银翘解毒丸的释放速率与切割方式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物质组释放度曲线的Weibull分布参数Td和T50随着丸剂切割程度的增加而减小,提示大蜜丸的服用方式可能影响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整丸和等分切割块状颗粒的物质组释放同步性有明显差异,整丸的释放同步性特征明显高于切割后颗粒的释放同步性。本文以物质组释放动力学定量地刻画了传统剂型大蜜丸剂的缓释特征,从释放动力学角度阐释了"丸者缓也"的科学内涵;以取样间隔释放的物质组特征增量等参数为指标,可视化地评价了中药物质组释放同步性特征。中药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理论为传统剂型的评价和给药系统设计提供了释放动力学的方法学基础。
凌昳张继稳陈立兵林梦葛卫红顾景凯
关键词:释放动力学银翘解毒丸
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理论研究被引量:35
2008年
目的:建立以中药多组分整体为对象的化合物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理论。方法:基于中药化合物组的整体谱特征,运用Kalman滤波法,计算获得溶出介质中化合物组含量,建立多组分中药的化合物组释放/溶出动力学评价理论;采用随机模拟数据,验证Kalman滤波法评价化合物组释放度的可行性,举例说明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的计算方法。结果:示例表明,Kalman滤波法计算多组分化合物组浓度的线性、重现性、稳定性良好。结论:以Kalman滤波法为基础的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理论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相一致,具有可视化的直观、简化、定量结果,对优化设计多组分中药给药系统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其药动学、药效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继稳陈立兵顾景凯葛卫红杨明
关键词:中药多组分释放度溶出度
中药制剂及给药系统的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原理被引量:35
2008年
介绍中药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相关概念、定理和原理,以及该理论的评价原理、评价方法和基本评价过程。形象化的展示有利于理解中药物质组、物质组浓度和物质组释放度等概念,更好地将该理论推广和应用到中药给药系统设计、评价中,并在药物动力学水平赋予传统剂型新的内涵。该理论将为传统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及其评价、中药给药系统的设计和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学依据。
陈立兵张继稳顾景凯葛卫红
关键词:中药
应用化合物组释放动力学方法评价银翘解毒片的释放特征(英文)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考察中药化合物组释放动力学新理论在银翘解毒片释放特征评价中的适用性。方法:以Kalman滤波法为基础,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翘解毒片化合物组标准谱、线性、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学研究,测定银翘解毒片及其粉末的化合物组释放特征。结果:方法学结果表明,在0.112~1.120mg生药/mL范围内银翘解毒片化合物组呈线性相关(r=0.9997);高、中、低化合物组浓度测定的RSD分别为0.05%、0.07%和0.31%,浓度分别为0.278,0.556,和1.120mg生药/mL的供试液化合物组在24h内稳定。结论:化合物组释放度能简洁、可视、直观地反映银翘解毒片多组分释放动力学特征,中药化合物组释放动力学新理论可以定量地揭示传统中药制剂的新内涵或其给药系统的活性组分释放特征。
陈立兵王中华傅丹丹凌昳葛卫红顾景凯YORK Peter邵群张继稳
关键词:多组分银翘解毒片
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方法以GC-MS法为检测手段,60%乙醇为释放介质,在(37±0.5)℃温度下,采用浆法100 r/min测定同一处方不同厂家生产的和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的冠心苏合丸的物质组释放度,以考察不同厂家、不同批号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A厂(批号9012742)、A厂(批号9011245)、A厂(批号8013353)、B厂、C厂和D厂的冠心苏合丸在240 min内物质组的平均累积释放率分别是:104.12%、107.38%、93.79%、69.33%、75.30%和101.36%,释放曲线的Weibull分布参数T50分别为(184.38±19.03)、(186.51±8.65)、(193.38±4.87)、(186.90±10.71)、(246.32±12.90)和(114.23±5.89)min,Td分别为(199.42±22.47)、(202.41±9.16)、(220.64±8.34)、(300.06±34.43)、(374.04±40.57)和(168.07±10.79)min。结论不同厂家的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同一厂家不同批号间的冠心苏合丸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
江叔奇葛卫红吴君金石婷婷许广艳阮利君
关键词:GC-MS法冠心苏合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