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32100)

作品数:25 被引量:277H指数:11
相关作者:李世海冯春王观石胡世丽李长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6篇理学
  • 4篇矿业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应力波
  • 4篇弹簧
  • 4篇地震
  • 3篇岩石力学
  • 3篇岩体
  • 3篇码头
  • 3篇结构面
  • 3篇块体
  • 3篇高桩
  • 3篇高桩码头
  • 2篇弹簧刚度
  • 2篇当量
  • 2篇地震作用
  • 2篇地质
  • 2篇地质体
  • 2篇有限元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连续介质
  • 2篇连续介质力学
  • 2篇滑坡

机构

  • 26篇中国科学院力...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江西理工大学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作者

  • 21篇李世海
  • 11篇冯春
  • 8篇王观石
  • 5篇胡世丽
  • 4篇刘晓宇
  • 4篇刘天苹
  • 4篇李长洪
  • 3篇马维
  • 2篇许利凯
  • 2篇艾畅
  • 2篇赵安平
  • 2篇乔保娟
  • 1篇柳丙善
  • 1篇欧阳振华
  • 1篇姚再兴
  • 1篇侯岳峰
  • 1篇谷雨雷
  • 1篇吴豪伟
  • 1篇周东
  • 1篇张青波

传媒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岩土力学
  • 4篇水运工程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力学学报
  • 1篇矿冶工程
  • 1篇中外公路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现代矿业
  • 1篇Journa...
  • 1篇全国复合材料...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爆破地震波在结构面的传播特性与结构面倾角判断被引量:10
2010年
地震波斜入射结构面时,会产生2种不同类型的透射波,引起波场极性变化。采用弹簧模型描述非充填型结构面,运用弹簧模型讨论爆破地震波在结构面的传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地震波在结构面处的波形转换系数以及P,SV波峰值比和偏振角的变化规律均能有效反映结构面刚度和入射角变化。结合现场试验方案,提出计算P,SV波峰值比和偏振角的方法,建立偏振角与入射角和结构面透射系数的关系;由现场试验数据得到空间各测点的P,SV波峰值比和偏振角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结构面倾角。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各测点的P,SV波峰值比和偏振角变化规律可以准确确定结构面倾角。
王观石胡世丽李贵荣李世海
关键词:岩石力学地震波
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基于相似理论建立顺层岩质边坡力学模型,并介绍爆炸模型试验的设计思路及试验方法。以导爆索为爆源,通过水下爆炸模型试验,研究近场地震作用下原型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以及支护结构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顺层岩质边坡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破坏主要表现方式为节理岩体间的层间滑动,破坏模式为应力波导致的滑移–拉裂破坏;重力式挡墙的压应力峰值分布随着墙高的变化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钟形分布;结合汶川地震现场考察及试验结果发现,支护结构对边坡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艾畅冯春李世海赵安平
关键词:边坡工程顺层岩质边坡支护结构应力波
滑坡变形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被引量:46
2011年
地表位移及深部位移是刻画滑坡所处当前状态的关键物理量,其变化趋势可直接用于滑坡稳定性的预测及各类支挡工程效果的评价。文章对各类滑坡变形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依托技术进行了简述,将所有变形监测技术归纳为测点型、测线型及测面型等三种,并探讨了各自的适用范围及监测精度。文章还就滑坡变形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技术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适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的主要传输方式。
冯春张军李世海许利凯
关键词:滑坡监测地表位移无线传输
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在打入桩中的埋设工艺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根据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系统应用于某工程混凝土管桩测试的现状,对该传感系统的抗击打性能进行了试验评价,发现法兰盘接头和附近的区域最易发生破坏,数据连接线也易损坏,而FBG传感器最不易破坏。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措施,采用粘扣、塑料管、麻绳等手段进行保护,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此种保护措施的减振效果。
冯春李世海刘天苹许利凯王观石谷雨雷
关键词:混凝土管桩
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块体单元离散弹簧法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提出一种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块体单元离散弹簧法,并将其应用于地质体渐进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该方法以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八节点正六面体单元为离散对象,根据有限元的形函数理论及正六面体单元刚度矩阵的具体表达式,将正六面体单元离散成为12根棱弹簧,并推导各弹簧的弹簧力计算公式,给出各弹簧的弹簧力分量的物理意义、对应的弹簧刚度及相关联的位移。在弹性部分的计算结果与传统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一致的基础上,在弹簧中引入Mohr-Coulomb准则及拉伸破坏准则,进行弹簧破坏的判断。如果块体内的弹簧全部断裂,便将其视为散体。在判断破坏时采用双重判断模式,块体单元的判断主要用于选取弹簧潜在的破坏面,离散弹簧的判断用于计算弹簧上的真实弹簧力。最后,通过相关算例验证引入破坏准则后所得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块体单元离散弹簧法的实质是通过12根离散弹簧将单元转化为结构,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各弹簧的断裂情况研究块体的内部破坏特征,更可以通过各弹簧的先后断裂过程来研究地质体的渐进破坏过程。
冯春李世海姚再兴
关键词:地质体连续介质力学弹簧刚度
地下管道结构爆振效应和冲击破坏行为实验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小当量爆炸实验研究爆源近区地下结构动力响应和材料破坏行为。研究了地下管道结构的爆炸振动效应,分析了混凝土材料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破坏行为。结果表明,爆炸振动波使地下管道结构发生以瞬态径向压缩为主的变形,以及沿轴向和环向两方向的刚体振动响应。在爆源近场随爆炸折算距离变化,爆炸冲击波可以引起混凝土管道结构的3种破坏行为,即结构破坏、结构和材料耦合破坏以及材料破坏行为。
马维
热障涂层材料系统热失配机理分析
本文应用复变函数方法分析热障涂层系统在变温环境下热失配机制。考虑了材料性能的温度效应和Dundurs参数的作用。确定了热失配应力和失配应变能随温度变化规律。
马维
关键词:温度效应
文献传递
应力波在闭合结构面传播过程的波形特性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试验,研究了应力波在闭合结构面的传播过程。研究发现,闭合结构面不仅会影响应力波传播速度,而且还对应力波波形有重要影响;透射波能够有效反映应力波在结构面的传播过程,不同分段的透射波形反映了不同的信息。这为利用应力波探测岩体结构面特性提出了新思路。
王观石胡世丽李世海
关键词:岩体应力波波形特性
地下结构的爆炸振动效应与冲击破坏行为研究
<正>对爆源近区地下混凝土管道结构在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开展探索性实验研究。选用钢筋混凝土管道模拟地下结构,尺寸为:φ_内800mm×2000mm×100mm。通过实验研究定量确定爆炸振动波载荷对地下结构产生的...
马维
文献传递
结构面对波形相关系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基于连续介质的块体离散元程序(CDEM)模拟结构面处应力波传播过程,用相关系数来描述应力波在结构面处发生的波形变化,研究了单结构面对波形变化的影响范围。研究表明:相关系数和透射系数在结构面处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可以有效反映波形在结构面处的变化,单结构面对4倍波长范围内的测点波形有明显影响。
王观石胡世丽
关键词:应力波结构面相关系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