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61006)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郭世荣邓可卉董杰李迪聂馥玲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集宁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理学
  • 6篇天文地球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数学
  • 2篇中算
  • 2篇重学
  • 2篇回归年
  • 2篇古希腊
  • 1篇代数
  • 1篇代数学
  • 1篇底本
  • 1篇定理
  • 1篇冬至
  • 1篇余弦
  • 1篇余弦定理
  • 1篇数学交流
  • 1篇隋唐
  • 1篇隋唐时期
  • 1篇太阳
  • 1篇太阳运动
  • 1篇汤若望
  • 1篇天文
  • 1篇天文学

机构

  • 17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集宁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郭世荣
  • 4篇邓可卉
  • 3篇董杰
  • 2篇聂馥玲
  • 2篇李迪
  • 1篇张祺
  • 1篇徐泽林
  • 1篇赵栓林
  • 1篇张爱英
  • 1篇特古斯
  • 1篇王伟东
  • 1篇许卫

传媒

  • 12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清中算家对理分中末线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明末,《几何原本》中的黄金分割传入中国,其法理皆明,徐光启称之为理分中末线.论述了前清中算家对《几何原本》中理分中末线的研究:李子金另辟蹊径,从西方传入的切割线定理出发找到了一种解释;梅文鼎以"几何即勾股"的信念彻底解决了理分中末线的相关问题;杨作枚以中国古代数学传统的面积割补解释了理分中末线的作法,居然与《几何原本》中的解释殊途同归.三位中算家从不同角度对理分中末线进行研究,均是以股为勾2倍的勾股形作为解释基础,同时赋予黄金分割清晰多样的几何图解.虽然他们对理分中末线的应用程度有高下之分,但从解释黄金分割来说,可谓是异曲同工,均对传入中国的西方数学知识做出了创新性的工作.
董杰王伟东
关键词:黄金分割
中算家的弧背术被引量:2
2009年
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弧长求法及其历史演变,比较了中日弧背术的西化历程,认为和算通过形式化走向近代,而中算家由于无法得到一般性结果,只好将弧背术全盘西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师法日本的结果.
特古斯
关键词:割圆术
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的天算引进项目被引量:14
2007年
明末因传统的《大统历》预报日月食屡屡不准,徐光启力主聘请在华的西方传教士翻译西方天文数学著作《崇祯历书》,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最大的引进项目.对这一引进项目进行简单评价.
李迪
关键词:汤若望
明代末期《至大论》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以《崇祯历书》为例
2007年
对《崇祯历书》的重要卷章进行释读,认为恒星本行实际上就是岁差,其中得到恒星本行之极的过程,是对托勒玫得到恒星进动轴内容的总结;关于月球的观测和理论的来源基本上是托勒玫的《至大论》;对《崇祯历书》中的有关术语及其理论含义,对照《至大论》给出明确的解释,分辨出了《崇祯历书》中所叙述的托勒玫天文学的内容.从理论体系上来说,托勒玫天文学所领导的中世纪和欧洲近代天文学,对明末天文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邓可卉
关键词:天文学
中国隋唐时期对于太阳运动认识的演变——兼与古希腊太阳运动理论比较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廓清中国隋唐时期太阳运动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方法把托勒玫(约100—165)《至大论》中和隋唐时期的太阳运动理论曲线、中心差和近地点平黄经的计算精度进行比较。结果在托勒玫《至大论》中太阳非匀速运动改正数表的基础上,给出其太阳中心差曲线和速度曲线,并在前人对隋唐时期太阳运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考证了张子信关于太阳不均匀运动发现的含义。结论中国隋唐时期太阳运动理论与张子信(?—577)的发现虽然一脉相传,但这二者直到一行(683—727)时代才基本相符并被理解。一行包括后来的历算家的太阳运动理论存在系统误差,中心差和近地点平黄经的计算精度都逊于古希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代中国一直把冬至点作为近地点。
邓可卉
关键词:古希腊
吴方法与和式几何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分析了宋元数学中几何代数化的数学特征,指出宋元数学传统独特之处在于其抽象化和形式化的代数演算,考察了和算对天元术与代数化几何传统的受容过程以及和式几何发展情形,讨论了和算在多项式方程组消元理论方面的成就及其对于现代计算代数的意义,通过具体案例介绍吴方法与Grbner基方法等数学机械化方法在和式几何研究中的实践与作用。
徐泽林
关键词:吴方法
《筹算》在中国的传布和发展被引量:2
2007年
《筹算》是罗雅谷于1628年写成的一本关于西方的(纳贝尔)筹及其算法的数学著作.介绍了《筹算》在中国的流传和中国清代数学家对该算法的发展情况.
张爱英邓可卉
关键词:传布
《大测》中的三角公式辨析被引量:5
2007年
《大测》是第一部传入我国的西方三角学著作,其"三要法"、"二简法"和"四根法"中的所表示的三角公式,备受数学史家关注,但是各家对要法三、根法二表述不一.《大测》中"要法三"并非半角公式sin2α=1-cosα2,"根法二"也非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而"根法三",即正切定理,以ssiinnAA-+ssiinnBB=tan((A+B)/2)tan((A-B)/2)形式给出,与玉山若干(Regiomontanus)在《论各种三角形》中所给出的正切定理形式相同,并非韦达(F.Vi埁te)化简后的等价公式tanA2-B=aa-+bbtanA+2B.由于邓玉函没有给出"简法二"sin(A±B)=sinAcosB±cosAsinB的证明,有人推测其不会证明方法,对此给出了不同意见.
董杰
关键词:半角公式余弦定理
17世纪的汉译西方数学著作在朝鲜被引量:3
2007年
在17-19世纪,朝鲜主要通过汉译西方科技著作了解西方科技知识,朝鲜学者从《西洋新法历书》、《天学初函》、《天步真原》、《历学会通》、《律吕渊源》、《历象考成》等汉译著作中获取大量西方数学与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17-18世纪朝鲜对汉译西方历法与数学著作的引进,是朝鲜引进西学的关键.
郭世荣
《代数学》和《代数术》中的术语翻译规则被引量:7
2007年
近代早期的科技翻译呈现很大的特殊性.在数学术语翻译过程中,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翻译的《代数学》、华蘅芳和傅兰雅翻译的《代数术》,探索和遵循了一些术语翻译规则.通过分析史料,发现主要有沿用传统术语、旧词新用以及创译新词等术语翻译规则,这些翻译规则对近代科技翻译特别是数学术语的翻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赵栓林郭世荣
关键词:《代数学》科技翻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