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011014)

作品数:1 被引量:22H指数:1
相关作者:姬志峰林丽丽张翠琴孟超王祎玲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生态因子
  • 1篇种群
  • 1篇表型
  • 1篇表型多样性

机构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郑昕
  • 1篇王祎玲
  • 1篇孟超
  • 1篇张翠琴
  • 1篇林丽丽
  • 1篇姬志峰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山西葛萝槭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为揭示山西葛萝械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及变异规律,采用巢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天然分布的8个种群的叶片、果实、种子21个表型性状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葛萝械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变异。种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矿st)为50.16%,与种群内变异(49.84%)相当;表型变异系数(C∽为19.16%,变化幅度7.89%~37.04%,种子性状较果实、叶片性状稳定;8个不同种群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6923,表明葛萝械种群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2)相关性分析表明,葛萝槭表型性状受地理生态因子的影响,种群内表型变异呈梯度性变化,随着经、纬度的增加,叶形逐渐由长卵形向宽卵形变异;随着海拔的升高,果实、种子逐渐减小。(3)利用种群间欧式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8个葛萝槭种群分为两大支,表型性状主要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研究表明,葛萝槭种内存在丰富的变异,这与其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生境密切相关。
孟超郑昕姬志峰林丽丽张翠琴王祎玲
关键词:种群表型多样性生态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