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468)
- 作品数:7 被引量:136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志民武晶朱金雷钱建强侯宪章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研究现状、趋势与挑战被引量:12
- 2012年
- 风蚀和沙埋赋予沙丘生态系统独特的自然物理和生物过程。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研究对于沙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至关重要。但是人们对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的时空格局、形成机制和生态功能的认识还很肤浅。近些年,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开始受到关注。该文对20年来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论述了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研究现状,剖析了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现有结论,阐述了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研究趋势与面临的挑战。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研究已获得以下认识:1)沙丘生态系统类型、部位和深度决定种子库大小与组成;2)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季节、年际变化受风沙活动和降水调控;3)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受各种干扰的综合影响;4)生境对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具有重要影响;5)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结构和组成与植物繁殖对策密切关联;6)种子库对沙丘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贡献率因沙丘类型而异。沙丘生态系统种子库研究应强化如下方面:1)种子库区域分异规律研究;2)种子库与植物生活史阶段的联系的研究;3)多种干扰方式综合影响下的种子库研究;4)种子库对沙丘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贡献的研究;5)沙丘生态系统自然物理过程与种子库耦联关系的研究。
- 唐毅刘志民
- 关键词:繁殖对策植被恢复风沙活动
- 可获得种子量和种子出苗对草地裸沙斑植被恢复的相对制约被引量:2
- 2011年
- 以科尔沁沙化草地的裸斑为研究对象,布设种子捕捉器监测生长季传播到裸斑的种子数量、物种组成,并人工播种监测裸斑中出苗情况,研究可获得种子数量和出苗对裸斑植被恢复的制约。结果表明:沙生植物3种,种子数为71~623粒·m-2,非沙生植物9种,种子数为73~410粒·m-2;裸斑中沙生植物的出苗数(9.3~22.3株·m-2)高于非沙生植物(0~3.4株·m-2);沙生植物在裸斑的出苗率最高为沙蓬(12.2%~34.1%),其次是乌丹蒿(4.5%~10.3%),小叶锦鸡儿(0~0.5%),非沙生植物狗尾草出苗率为0~6%,蒲公英为0~0.4%,其余植物种出苗率为0;沙生植物裸斑出苗数(9.3~22.3株·m-2)高于植被区(7.7株·m-2),而非沙生植物在裸斑的出苗数(0~3.4株·m-2)低于植被区(4.5株·m-2)。可见,裸斑植被恢复中,沙生植物的可获得种子量制约高于出苗制约;非沙生植物的可获得种子量制约与出苗制约相当。
- 邓徐刘志民
- 关键词:种子传播种子出苗植被恢复
- 科尔沁沙地“生境岛屿”面积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加剧景观破碎化进程,导致产生一系列相互隔绝的"生境岛屿"。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18个不同大小丘间低地为研究对象,将丘间低地视为"生境岛屿",探讨"生境岛屿"面积对植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物种多样性保护方案。结果表明:物种对生境破碎化的敏感性不同,第I类物种主要分布在小面积岛屿(如乌丹蒿、芦苇、野豌豆);第II类物种主要分布在大面积岛屿(如胡枝子、画眉);第III类物种主要分布在中面积岛屿(如刺藜、苦参);第IV类物种在大岛、中岛、小岛均有分布(如黄柳);在累加岛屿面积相同时,总物种数为中岛组合>组合岛>大岛组合>小岛组合;沙生植物物种数为组合岛>中岛组合>大岛组合>小岛组合;草甸植物物种数为中岛组合>组合岛>大岛组合>小岛组合;草原植物物种数为组合岛>中岛组合>大岛组合>小岛组合。探讨"生境岛屿"面积对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将为半干旱沙区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武晶余新春刘志民侯宪章钱建强邢宝振
-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境丧失斑块
- 1992—2012年华南地区湿地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13年
-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地调查和华南地区的年鉴资料,从湿地面积、湿地时空动态变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3个方面,对近20年间华南地区湿地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并探讨了导致华南地区湿地发生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而提出了针对华南地区湿地保护的措施。结果表明,华南地区湿地以天然湖泊、河流等湿地为主,其次是人工湿地。在气候、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华南地区原始自然湿地面积锐减43%,湿地类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 丛培林
- 关键词:湿地变化影响因素生态
- 流动沙丘区和固定沙丘区丘间低地植物种间关联关系被引量:8
- 2010年
- 丘间低地植物种间关联研究对揭示植物对生境变化的响应及植被演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χ2检验和AC关联系数对科尔沁沙地22个不同面积的流动沙丘区和固定沙丘区丘间低地植物种间关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固定沙丘区,当丘间低地面积<0.5hm2时,|AC|≤0.3的种对数占所有种对数的百分比和|AC|≥0.7的种对数占所有种对数的百分比略大于流动沙丘区,当丘间低地面积>0.5hm2时,|AC|≤0.3的种对数占所有种对数的百分比显著小于流动沙丘区,|AC|≥0.7的种对数占所有种对数的百分比显著大于流动沙丘区;当面积<0.5hm2时,沙丘固定未引起丘间低地植物种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当面积>0.5hm2时,沙丘固定导致丘间低地植物种间关系更加紧密。
- 王秀梅刘志民刘博闫守刚
- 关键词:沙生植物草原植物
- 种子传播生物学主要术语和概念被引量:27
- 2012年
- 种子传播是当今进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人们还难以正确理解和使用很多种子传播术语和概念。因此,本文对种子传播生物学术语和概念进行了梳理,旨在完善种子传播生物学的中文概念和术语体系、促进传播生物学在我国的发展。
- 朱金雷刘志民
- 关键词:传播媒介
- 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78
- 2014年
- 生境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理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生境破碎化的概念内涵与度量,介绍了生境破碎化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研究内容与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生境破碎化研究存在度量破碎景观格局的方法尚未统一、研究方法有待精确以及生境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阈值效应尚未发现等问题。今后,半干旱地区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需要加强,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将会在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中得到更多应用。
- 武晶刘志民
- 关键词:生境丧失斑块景观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