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085)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家辉王东超杨永平李馨吴杰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叶表皮
  • 1篇叶表皮微形态
  • 1篇叶表皮微形态...
  • 1篇扫描电子显微...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种内
  • 1篇种内变异
  • 1篇微系统
  • 1篇微形态
  • 1篇微形态特征
  • 1篇纹饰
  • 1篇柳属
  • 1篇蜡质
  • 1篇分类学
  • 1篇分类学意义
  • 1篇表皮微形态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杨永平
  • 2篇王东超
  • 2篇陈家辉
  • 1篇杨永红
  • 1篇吴杰
  • 1篇李馨

传媒

  • 2篇植物分类与资...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8种柳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被引量:17
2012年
对28种表型相似、种间界限模糊的柳属植物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柳属中有7种角质层蜡质纹饰,分别是平滑蜡质层、壳状蜡质层、痂状蜡质层、片状晶体、膜片状晶体、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其中锥形纤维体和鳞片状纤维体为柳属所特有,而片状晶体和膜片状晶体为首次在柳属植物中发现;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柳属植物叶表皮毛被的微观形态特征并不似其宏观形态(疏毛、绢毛、绒毛等)那样具有显著差异,微观形态主要表现为毛被密度、长短和卷曲方式(分为直,微弯曲和深度卷曲三种)的不同。研究表明叶表皮蜡质纹饰类型、气孔器的形态等微形态特征较为稳定,对柳属植物中表型相似的种类有很好的鉴定价值,但对组、亚属水平的界定作用不大;分布于寒冷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的柳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相对多样,这可能是植物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进化。
王东超杨永平陈家辉李馨
关键词:柳属叶表皮扫描电子显微镜分类学意义
叶表皮蜡质纹饰特征的种内变异——以青藏高原地区的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叶表皮在扫描电镜下的微形态特征,特别是蜡质纹饰的微形态特征,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和系统学价值。既往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或种以上分类等级,而对种内微形态特征变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紫花针茅和小叶棘豆为研究对象,各选取29份及15份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实验材料,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叶表皮蜡质纹饰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蜡质纹饰微形态特征在种内都存在较大的变异,推测该特征并不受单一因素的选择作用,生境的异质性导致蜡质纹饰的多态性。本研究建议在使用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开展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时,应加大取样量并涵盖尽可能多的生境类型,才有可能阐明一个物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变异范围。
王东超吴杰杨永红陈家辉杨永平
关键词:青藏高原叶表皮种内变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