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S016)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赵声良武琼芳更多>>
- 相关机构:敦煌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敦煌隋代山水与空间表现被引量:5
- 2012年
- 隋朝的故事画延续了北朝以来的长卷式连环画形式,但在山水树木的刻画及建筑物的表现方面,体现出对空间表现的深入。大画面经变画是隋代壁画的新气象,一方面源于当时佛教对净土世界宣传的需要,一方面也由于当时的绘画对山水、建筑等风景表现的成熟,使得宏大的佛国世界表现成为可能。隋朝在山水、树木、建筑及大画面构图方面都为唐代经变画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 赵声良
- 关键词:隋朝敦煌壁画山水画经变画
- 敦煌隋代中心柱窟的构成被引量:9
- 2015年
- 敦煌隋代中心柱窟有4座,分为两个类型:一是须弥山式的中心柱,包括第302、303窟,中心塔柱形与须弥山造型有关,表现的主题是三世十方佛;第二类是中心柱正面不开龛的大型窟,包括第292、427窟,洞窟前部的三铺佛像表现的是三世佛主题。三佛造像在中国石窟中出现较早,北朝后期华北地区的石窟表现为较典型的三壁三龛窟,敦煌隋代洞窟受其影响,在中心柱窟中也表现出三世十方诸佛的主题。从造型及装饰风格因素来看,反映了敦煌隋代石窟在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印度和中亚的影响。
- 赵声良
- 关键词:隋代中心柱窟
- 莫高窟第281窟大都督王文通供养像补正——兼论敦煌服饰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被引量:2
- 2021年
- 本文通过考察莫高窟第281窟的所有供养人像,认为“大都督王文通供养像”应该是窟内南壁现存隋代供养人像东起第二身,而非一直被学界认为的西壁南侧较大一身男子像。由此提出敦煌服饰研究中所使用的出版物图片或壁画临摹品等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研究应基于对壁画本体的反复辨识,将图像置于洞窟的原生语境中进行考察,以得到更加真实而全面的结论。
- 武琼芳
- 敦煌隋代故事画艺术
- 2016年
- 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画北朝时已逐渐形成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方法,隋朝时表现更加细腻和丰富。同时,来自中原的绘画风格大规模地影响到敦煌石窟,新型经变画的产生就是重要的标志,而隋代的经变画仍有不少采用了长卷式画面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本土艺术的厚重传统。佛教经典的主题,由选取故事性内容以连续性长卷画面表现,改变为综合一部佛经的主题思想以大画面构图来表现佛国世界,这是佛教绘画的一个巨大变革,隋代是这个变革的重要时期。文章通过对隋代莫高窟故事画艺术的分析,来探讨佛教绘画样式的变化。
- 赵声良
- 关键词:隋朝经变画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