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0030092)
-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3
- 相关作者:雷富民黄大卫杜沛宜贺春霞罗天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雌性选择与雄鸟鸣唱的进化被引量:15
- 2003年
- 鸣唱是许多鸟类的重要的雄性第二性征之一。雄性鸣唱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物种、领域质量、遗传状态和生理状态。这些信息可被雌性用来判断潜在配偶的素质 ,而雌性对复杂鸣唱的偏爱反过来塑造了鸟类的鸣唱。一般认为雌性选择的调控基因位于决定性别的W染色体上。
- 王爱真雷富民贾志云
- 关键词:鸟类鸣唱
- 雀形目高级阶元分类与起源研究概况被引量:3
- 2004年
- 对雀形目鸟类高级阶元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经典分类与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的分类系统在高级阶元 (总科 )有较大差异 ,但科级的分类基本一致。在雀形目鸟类起源研究方面 ,古生物学研究结果认为其起源于劳亚古陆 ;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则认为其起源于冈瓦纳古陆。由于化石的证据与“分子钟”的推测年代相差较大 ,因此对雀形目鸟类的起源还存在争议 ,但是目前的研究更倾向于“冈瓦纳起源”假说。关键词 雀形目鸟类 ,高级阶元 ,系统发育 ,起源 ,冈瓦纳古陆 .
- 赵洪峰雷富民
- 关键词:雀形目鸟类系统发育冈瓦纳古陆
- 近亲幽灵蛛用于兼性群居生活的时间消耗被引量:1
- 2005年
- 所谓近亲幽灵蛛(Pholcus affinis)的兼性群居生活,是指他们可以单独生活,也可以几个个体共栖于一张网上成为一组.本文使用焦点动物追踪法,研究不同大小的组(指组内个体数量多少)、不同年龄阶段的蜘蛛在组内生活中用于'消耗性'行为(移动、织网、弹跳、拨丝或种内相互作用)的时间耗费.主要结论包括:蜘蛛的年龄和组的大小影响组内成员的付出.在不同大小的组里,2~3龄幼蛛(S型)、亚成体或成体(L型)用在'消耗性'行为上所用的时间百分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4~5龄幼蛛(M型)随着组内成员的增多而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当组内个体数量超过3个,L型和M型蜘蛛之间有着更多的相互作用,而S型蜘蛛不论组内个体多少,其个体之间相互作用都很少.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近亲幽灵蛛在不同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群居生活策略.
- 陈海峰李枢强
- 关键词:群居
- DNA分类概述被引量:15
- 2008年
- 介绍了利用DNA进行分类的原理,强调了DNA分类的优越性,并着重介绍了COI(Cy- 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基因作为DNA分类的目的基因序列的可操作性。对DNA分类仍有许多争论。在实际分类工作中,建议将形态学数据与DNA序列数据结合起来分析。
- 窦向梅肖晖黄大卫
- 关键词:分类学DNA分类COI基因
- 大巴山北坡地表甲虫的物种多样性被引量:16
- 2009年
- 采用巴氏罐诱法取样,对大巴山北坡3种主要林型(林区人工林、农耕区天然次生林和农耕区人工林)地表甲虫的类群组成、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对应趋势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3种林型地表甲虫类群组成和数量分布的相似性.结果表明:2002年8月9—13日,研究区共捕获地表甲虫1094号,其中,隐翅虫科和叶甲科分别占40.59%和33.18%,步甲科、球蕈甲科、金龟科、象甲科、蚁甲科和缨甲科均各占1%以上,这8科地表甲虫是该地区常见的类群;地表甲虫的个体数量从林区人工林、农耕区天然次生林到农耕区人工林依次减少;农耕区人工林的科丰富度指数明显低于林区人工林和农耕区天然次生林.大巴山北坡农耕区天然次生林地表甲虫的类群组成和数量分布与林区人工林差异明显,农耕区人工林与林区人工林和农耕区天然次生林各有部分相似性.
- 贺春霞杜沛宜于晓东罗天宏吴捷赵彩云周红章
- 关键词:地表甲虫生物多样性
- 中国副蟑跳小蜂属分类研究及两新种记述(膜翅目:跳小蜂科)(英文)被引量:1
- 2007年
- 记述了分布于中国的副蟑跳小蜂属Parablatticida的6种,其中有2新种:P.orientalissp.nov.和P.scapatasp.nov.;P.brevicornis(Dalman),P.magniclavaHayat和P.terebrata(Trjapitzin)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形态特征图。模式标本及其他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 张彦周黄大卫
- 关键词:膜翅目跳小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