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KD2002008)

作品数:11 被引量:213H指数:8
相关作者:裴建国郭芳姜光辉杨桂芳何师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岩溶
  • 3篇岩溶水
  • 3篇生态
  • 3篇水土
  • 2篇地下河
  • 2篇地下水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水土流失
  • 2篇表层岩溶
  • 2篇表层岩溶带
  • 1篇地下河系统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地质环境效应
  • 1篇调蓄
  • 1篇调蓄功能
  • 1篇岩溶动力系统
  • 1篇岩溶区
  • 1篇岩溶洼地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裴建国
  • 3篇姜光辉
  • 3篇杨桂芳
  • 3篇郭芳
  • 2篇何师意
  • 2篇姚长宏
  • 1篇李恩香
  • 1篇蒋忠诚
  • 1篇李庆松
  • 1篇章程
  • 1篇邓艳
  • 1篇周游游
  • 1篇唐晓春
  • 1篇袁道先
  • 1篇张美良
  • 1篇谢运球

传媒

  • 4篇中国岩溶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自然杂志
  • 1篇地质技术经济...
  • 1篇广西科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年份

  • 3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万华岩表层岩溶带岩溶动力系统的特点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万华岩地区碳酸盐岩中普遍发育的非碳酸盐岩夹层 ,以及“土层 +裂隙层”表层岩溶带双层结构对岩溶动力系统和水循环具有显著影响 :非碳酸盐岩地段的地下水因其矿化度较低 ,CO2 含量较高 ,而具有较强的侵蚀、溶蚀能力 ,导致岩溶动力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传输非常活跃 ,一个岩溶泉年溶蚀量 (以 Ca CO3计 )达2 795 .4 kg;由于非碳酸盐岩夹层的普遍存在 ,不仅阻碍地下水向深循环 ,而且还有利于土壤、植被的发育。土壤、植被与地表岩溶裂隙网络对区内岩溶地下水还具有较好的调蓄作用 ,以致使区内有众多的小泉点在地表出露。
姜光辉郭芳张美良何师意李恩香邓艳
关键词:岩溶动力系统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矿化度
广西主要地下河水质评价及其变化趋势被引量:40
2002年
采用广西境内 32条典型地下河 2 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 2 1世纪初两个时期所取的 6 4个水样品的分析结果 ,对地下河水质进行了评价 ,分析了地下河水中主要离子 2 0年来的变化趋势和原因。结果表明 ,地下河水中绝大部分离子和指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T14 84 8- 93)规定的 、 类水质标准 ,地下水质量较好 ,但离子浓度普遍升高 ,水质有恶化倾向。升高最显著的是 SO4 2 - 、NO3- 及总溶解固体 ,HCO3- 、Ca2 + 、Mg2 + 、K+ 、总硬度和永久硬度有所升高 ,Cl- 、p H值有下降趋势。离子浓度的变化是 SO2 、CO2 等酸性气体排放量的剧增、过量施用化肥、石漠化等造成环境酸化的结果。
郭芳姜光辉裴建国章程
关键词:地下河水质岩溶水
西部发展生态旅游的生态经济学思考被引量:8
2002年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 ,发展生态旅游对西部地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
杨桂芳姚长宏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资源
八宝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被引量:5
2003年
喀斯特峰丛山区生态系统特征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恢复困难等。其生态系统脆弱性表现为:(1)裸露型喀斯特山地坡度陡峻,土壤贫瘠,耕地少而分散,水土保持能力差;(2)地下水文网发育导致地表水大量漏失,地下水位埋藏深,难以开采利用;(3)植被树种单一,生长缓慢。资源开发过程中易产生耕作粗放、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环境问题。对其治理和恢复过程应是渐进式的:水—土—林,即首先要科学开发利用各种水资源,同时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其次要加速生态系统重建,使其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方式。
郭芳姜光辉裴建国
关键词:生态系统脆弱性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石漠化
亚热带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和恢复途径被引量:9
2003年
亚热带喀斯特山区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和华南,其地貌以寒武系、二叠系和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夹层组成的峰丛洼地和喀斯特谷地为主。由于生态环境及其脆弱,加之人类活动干扰严重,这使得该区长期以来资源难以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日益恶化。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环境的恶化,经济的落后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已引起了地理、岩溶、生态、环境等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的合理规划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周游游唐晓春
关键词:生态系统
我国西南岩溶区地下水敏感性评价模型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西南岩溶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分析岩溶水文系统的结构,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敏感性评价模型.并以贵州水城盆地为例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地下水敏感性评价的实时性、科学性,为保护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杨桂芳姚长宏
关键词:西南岩溶区地下水敏感性
地下河系统水土资源关系被引量:5
2002年
中国南方地下河分布广泛,仅湘、川(渝)、黔、桂、滇、鄂等地就有流量>50L/s的地下河2444条。每一条地下河都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因此,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开发利用地下河系统是解决南方岩溶区水土资源利用中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的关键。初步分析了地下河系统的水土资源基本特征。山地多,耕地少,山高坡陡,土壤瘠薄,利用方式原始粗糙。降雨在不同的地下河系统中具有显著的时空不均一性,在同一系统的不同部位也存在着差异;地下河对暴雨响应灵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下河系统水土资源的基本格局以及相互关系。地下河系统具有独特的的水土分离格局,即"土在楼上,水在楼下"。土地资源的不同利用常常造成地下河的农药、化肥和细菌污染,引发雨后旱情。而地下河系统特殊的水资源特征叠加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剧土地资源质的降低和量的流失,及土地资源的淹没。现状和成功的事例表明,地下河系统水土资源应该并且是可以合理利用而达到水、土、林、人的协调发展的。
谢运球袁道先
关键词:地下河系统水土资源
广西溶洼系统结构特征及其对岩溶内涝的影响被引量:10
2002年
阐述广西溶洼系统的结构特征 ,认为溶洼系统所处的位置高度、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程度及地下水埋藏深度 ,特别是落水洞、竖井、天窗、漏斗、地下河管道发育的形态和大小是形成内涝的内在因素。不合理地平整土地、固体废弃物随意倾倒、修建大型水库、上游洼地不合理的隧洞排洪、破坏森林植被等人类活动也会引发溶洼系统结构变化 ,导致溶洼系统的输水能力变差 ,加剧岩溶内涝发生 ,加重内涝灾害程度。
裴建国
关键词:结构特征
我国南方表层岩溶带及其对岩溶水的调蓄功能被引量:96
2001年
表层岩溶带是地表强烈岩溶化过程的产物 ,为表层碳酸盐岩各种岩溶个体形态和微形态组合构成的不规则带状的岩溶带 ,在我国南方岩溶区广泛分布。表层岩溶带对岩溶水的调蓄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增加入渗补给量 ;二是延缓降雨后雨水在岩溶水系统停留的时间 ,并形成了表层岩溶泉。表层岩溶带对岩溶水的调蓄功能大小主要与表层岩溶带的结构、岩层产状、地表覆盖情况和降雨性质有关。石漠化环境与森林环境的表层岩溶带对岩溶水的调蓄功能差异很大。石漠化地区 ,表层岩溶带泉的出流时间短 ,动态非常不稳定 ;表层岩溶带对岩溶管道泉调蓄能力弱 ,泉水动态与降雨动态一致。森林环境表层岩溶泉则多为常流泉 ,水文动态比较稳定。表层岩溶带形成的表层岩溶泉为开采深部岩溶水困难的峰丛山区的居民饮水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但只有恢复了岩溶石山区森林生态 ,才能实现表层岩溶泉应有的供水功能。
蒋忠诚王瑞江裴建国何师意
关键词:表层岩溶带岩溶水
生态环境破坏对岩溶洼地内涝的影响——以马山古寨乡为例被引量:22
2001年
岩溶石山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地下河系统淤塞等 ,它们的生态水文效应对岩溶洼地内涝的影响 ,既独立发挥作用 ,又组成因果链而共同发挥作用。本文以广西马山县古寨乡为例 ,分析了森林植被破坏引发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地下河系统淤积和堵塞 ,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岩溶洼地内涝灾害。
裴建国李庆松
关键词:岩溶洼地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岩溶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