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作品数:1,062 被引量:5,227H指数:26
相关作者:单晓枫甄玉国康元环钱爱东张冬星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59篇期刊文章
  • 74篇学位论文
  • 4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1篇农业科学
  • 15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0篇医药卫生
  • 1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92篇机械工程
  • 52篇电子电信
  • 49篇生物学
  • 41篇化学工程
  • 40篇天文地球
  • 37篇理学
  • 28篇交通运输工程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6篇航空宇航科学...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电气工程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建筑科学
  • 1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基因
  • 41篇人参
  • 41篇细胞
  • 34篇蛋白
  • 34篇图像
  • 34篇免疫
  • 30篇单胞菌
  • 30篇气单胞菌
  • 29篇病毒
  • 28篇油页岩
  • 28篇玉米
  • 27篇页岩
  • 27篇发酵
  • 25篇抗氧化
  • 24篇维氏气单胞菌
  • 23篇秸秆
  • 22篇活性
  • 21篇响应面
  • 20篇乳酸
  • 19篇土壤

机构

  • 348篇吉林农业大学
  • 221篇吉林大学
  • 84篇中国科学院长...
  • 70篇长春理工大学
  • 65篇中国科学院大...
  • 52篇吉林省农业科...
  • 52篇延边大学
  • 43篇长春工业大学
  • 42篇中国农业科学...
  • 40篇东北电力大学
  • 32篇长春中医药大...
  • 32篇中国科学院
  • 31篇东北师范大学
  • 21篇长春博瑞饲料...
  • 20篇北华大学
  • 20篇吉林化工学院
  • 14篇长春工程学院
  • 13篇吉林农业科技...
  • 1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2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40篇单晓枫
  • 29篇甄玉国
  • 28篇康元环
  • 27篇钱爱东
  • 26篇张冬星
  • 24篇陈晓平
  • 24篇王擎
  • 22篇巴音贺希格
  • 21篇吕文发
  • 20篇柏静儒
  • 19篇王大为
  • 19篇高云航
  • 19篇唐玉国
  • 18篇贾立军
  • 16篇王军
  • 15篇秦贵信
  • 13篇睢大筼
  • 12篇胡桂学
  • 12篇李春义
  • 10篇赵春莉

传媒

  • 35篇吉林农业大学...
  • 25篇吉林大学学报...
  • 2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0篇中国兽医杂志
  • 20篇食品科学
  • 18篇中国兽医学报
  • 18篇长春工业大学...
  • 17篇中国畜牧杂志
  • 17篇人参研究
  • 16篇中国兽医科学
  • 15篇黑龙江畜牧兽...
  • 15篇食品科技
  • 1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2篇光学学报
  • 12篇饲料工业
  • 12篇长春理工大学...
  • 1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0篇液晶与显示
  • 10篇延边大学农学...
  • 9篇中国调味品

年份

  • 4篇2023
  • 22篇2022
  • 47篇2021
  • 58篇2020
  • 118篇2019
  • 139篇2018
  • 168篇2017
  • 186篇2016
  • 140篇2015
  • 111篇2014
  • 40篇2013
  • 49篇2012
  • 15篇2011
  • 18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12篇2007
  • 11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1,0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PLC法测定人工蛹虫草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被引量:3
2015年
建立蛹虫草子实体中腺苷和虫草素的UPLC检测方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HSS T3(2.1mm×50mm,1.8μm);流动相:甲醇-水(15∶85,v/v);流速:0.3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60nm;进样量:2μL。蛹虫草子实体中腺苷和虫草素分别在1.12ng^22.4ng、0.34ng^6.8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3%、95.79%。该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蛹虫草子实体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测定。
逄世峰闫梅霞崔丽丽李亚丽郭靖杨珺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蛹虫草腺苷虫草素
基于气体热载体干馏及费-托合成工艺的油页岩综合利用系统建模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油页岩气体热载体干馏工艺构建了一种油页岩综合利用系统,将干馏过程中产生的半焦与小颗粒油页岩混合后气化,制得合成气与多余干馏气一并经水煤气变换后进行费-托合成,费-托合成剩余的可燃气体送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实现油-电联产,采用此综合利用系统,可大幅提高液体燃料产量,达到原有干馏系统的1.4倍。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所构建的油页岩综合利用系统进行建模,经计算,综合利用系统的一次能量利用效率达到61.79%。进一步模拟分析表明,增加油页岩干馏比例和干馏-气化混合气制油比例,都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液体燃料的产量,虽然系统电能输出会有所下降,但系统总能效会随着液体燃料产量的增长有显著提升。
柏静儒王林涛张庆燕白章王擎
关键词:油页岩干馏气化费-托合成系统模拟
缺失E3L基因减毒天坛株痘苗病毒的构建及筛选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在E3L同源重组臂中插入含有增强型痘苗病毒早晚期启动子(pE/L)、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同向Loxp(Locus of X-over P1)序列的表达盒构建穿梭质粒pTE-EGFP。利用pTE-EGFP和野生型天坛株痘苗病毒共转染仓鼠肾细胞(BHK-21),通过对绿色荧光蚀斑的10次筛选,构建缺失E3L基因并含有EGFP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rTTVV-TE--EGFP+。利用rTTVV-TE--EGFP+和含有Cre(Cyclization recombination)重组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VAX1-Cre共转染BHK-21细胞,通过对无荧光蚀斑的10次筛选,构建无筛选标记的天坛株痘苗病毒减毒株rTTVV-TE--,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rTTVV-TE--中无E3L基因转录和EGFP基因表达。以上结果说明,所构建的痘苗病毒减毒株rTTVV-TE--完全缺失了E3L基因和外源筛选标记EGFP基因,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王宇航李霄王浩然阚式绂王卓越齐延新吴娜杜寿文金宁一
关键词:病毒载体
玉米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及其对腐殖质组成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为研究秸秆还田后玉米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及其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试验,以黑土和暗棕壤为研究对象,每种类型土壤分别模拟设置:ck(未施用秸秆)、12(2倍量秸秆与土混合)、I(全量秸秆与土混合)、II/2(1/2量秸秆与土混合)、C(全量秸秆覆盖)和D(全量秸秆埋置)共6种处理。利用碱液吸收法测定秸秆分解过程中CO:一C释放量,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提取土壤腐殖质,富里酸(Fulvic acid,FA)、胡敏酸(Humic acid,HA)和胡敏素(Humin,HM)。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分解过程中其分解速率迅速增加,在第4天各处理秸秆分解速率达到顶峰为194—1103mg/(kg·d),随后迅速下降;在第24天到第260天各处理秸秆分解速率缓慢下降趋于稳定,平均在40—160mg/(kg·d)。不同秸秆用量下,秸秆分解速率表现为12〉I〉Ⅱ/2;等量秸秆不同处理方式下,秸秆分解速率表现为I〉D〉C;黑土中秸秆分解速率高于暗棕壤中相对应处理。培养260d后,各处理秸秆分解率为43%-78%;黑土中全量秸秆-9混合处理的秸秆分解率最高(78%);不同土壤类型下,黑土各处理的秸秆分解率高于暗棕壤相对应处理4%~13%。相对于ck,各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及腐殖质含量显著增加,2倍量秸秆与土壤混合后累积效果更显著,黑土中秸秆还田的培肥效果优干暗棕壤。各处理下土壤PQ值略有增加,无显著差异。
董珊珊窦森林琛茗李立波谭岑
关键词:玉米秸秆分解速率腐殖质
抗蛋氨酸结构类似物突变株的筛选被引量:5
2009年
以北京棒杆菌AS1.299经诱变后获得的高产蛋氨酸突变株N3-10作为出发菌株,依次采用蛋氨酸结构类似物亮氨酸、原亮氨酸和乙硫氨酸平板对诱变后的突变株进行筛选,得到蛋氨酸高产菌株依次为L3,LN7和E31.结果表明,亮氨酸对突变株N3-10的抑制质量浓度为8 g/L,原亮氨酸对突变株L3的抑制质量浓度为3 g/L,乙硫氨酸对LN7突变株的抑制质量浓度为3 g/L,经紫外诱变和3种蛋氨酸结构类似物的筛选,最终获得蛋氨酸产量最高突变株E31,产量为1.479 g/L,比出发菌株N3-10蛋氨酸产量高0.379 g/L.经5次传代,产量稳定.
闵伟红林小秋冯琦曲佳乐胡耀辉
关键词:蛋氨酸突变株
铜对猪小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2年
采取体外分离培养猪小肠上皮细胞,在含10%血清的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15.6、31.2、46.8、62.4μmol/L Cu。结果表明,猪小肠上皮细胞对铜刺激敏感,铜可以有效促进细胞增殖,铜添加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培养液中添加31.2μmol/L Cu作用36h对猪肠上皮细胞增殖明显。各浓度之间细胞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各时间段之间细胞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浓度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极显著(P<0.01)。
王希笛孔志伟杨文艳杨连玉
关键词:细胞增殖
宰前添加镁对猪肉品质及其抗氧化机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试验研究了宰前短期添加不同剂量天冬氨酸镁对育肥猪肉质及肌肉抗氧化力的影响。试验以PIC育肥猪为研究对象,共分5个处理,每个处理5头猪。分别在限饲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日补饲0、2、4、6、8g镁(天冬氨酸镁形式)。结果发现,宰前添加镁可有效改善肉色,提高新鲜猪肉肉色的评分7.95%~27.20%;添加6、8g/d镁可极显著提高肌肉初始pH值(P〈0.01),添加8g/d镁可显著提高肌肉最终pH值(P〈0.05)。宰前添加镁可有效改善肌肉的抗氧化机能,添加6、8g/d镁可显著提高肌肉的总抗氧化力(P〈0.05),并显著提高肌肉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试验结果表明,宰前添加镁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并改善肌肉组织抗氧化机能。
谷琳琳姜海龙张海全秦贵信
关键词:肉色PH值抗氧化力
红外镜头无热化性能评估系统研究
2017年
红外镜头因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需进行无热化设计,而国内对于无热化效果的评估研究并不多。文章将光电检测技术与无热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在现有MTF传函仪的基础上增加红外镜头无热化测试组件,来测试红外镜头在不同温度下的MTF值,通过对得到的不同MTF值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对红外镜头无热化效果的评估。针对其关键的中继镜头分析了三种可能的设计方法,最终选定了最可行的设计方案。系统分析合理,可行性高。
武姝君冯佳贾克施鲁星陈广俊李英
关键词:红外镜头MTF
数字图像技术在黄瓜氮素营养诊断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试验设计了6种氮素水平处理温室黄瓜,利用数码相机获取黄瓜冠层图像,分析了不同供氮水平下黄瓜冠层图像参数与施氮量、土壤无机氮(Nmin)和植株氮素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瓜冠层图像G/(R+G+B)为诊断黄瓜结果期氮素营养状况的适宜数字化参数。建立了评价黄瓜结果期氮素营养丰缺的冠层图像数字化指标G/(R+G+B)的量值标准和氮肥推荐标准。
宋述尧王秀峰
关键词:黄瓜数字图像营养诊断
乳酸菌培养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15年
试验旨在研究灭活乳酸菌培养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300只体重相近的健康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雌、雄各半。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金霉素,乳酸菌培养物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6%乳酸菌培养物L1、L2、L3。试验期42d,分1~21日龄(前期)和22~42日龄(后期)2个阶段。结果显示,1~21日龄时,乳酸菌培养物L1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1),血清中白介素-2(IL-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培养物L2组肉鸡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培养物L3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1);抗生素组肉鸡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含量显著高于乳酸菌培养物组(P〈0.05)。22~42日龄时,乳酸菌培养物L1、L2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1);乳酸菌培养物L2组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及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培养物L3组肉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及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灭活乳酸菌培养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功能,其中,对于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试验前期添加L3效果较好,试验后期添加L1和L2效果较好;对于增强肉鸡的免疫功能,试验前期添加L1效果较好,试验后期添加L2效果较好。
付丽赵巍李立佳汪晓东杜超甄玉国
关键词:肉鸡免疫功能
共1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