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64010)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蔡托桑田赵华刘晓春王占山更多>>
相关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4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孤子
  • 2篇英文
  • 2篇光孤子
  • 2篇传输特性
  • 1篇带通滤光片
  • 1篇单层膜
  • 1篇多模
  • 1篇亚波长
  • 1篇谱特性
  • 1篇周期
  • 1篇相互作用
  • 1篇滤光片
  • 1篇孤子对
  • 1篇孤子互作用
  • 1篇光谱
  • 1篇光谱特性
  • 1篇ONE-DI...
  • 1篇ZIGZAG
  • 1篇
  • 1篇CONDUC...

机构

  • 5篇黔南民族师范...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桑田
  • 5篇蔡托
  • 2篇赵华
  • 2篇刘晓春
  • 2篇王占山
  • 1篇焦宏飞
  • 1篇张小伟
  • 1篇罗元辉
  • 1篇周武雷
  • 1篇马彬
  • 1篇潘晓慧
  • 1篇陈秀霞
  • 1篇刘海民

传媒

  • 3篇激光与红外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孤子间互作用相对间距与相位关系的解析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光孤子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所遵从的非线性薛定谔(NLS)方程,在忽略三阶以上色散效应、自陡和自频移效应并通过对方程中相关参量的无量纲化处理之后,得到了总光元场满足的微扰NLS方程,分析了孤子相对间距与初始相位对其传输的影响。
蔡托桑田周武雷刘晓春
关键词:相互作用
锗亚波长周期薄膜的光谱特性(英文)
2012年
宽带反射器和带通滤光片可以利用厚度固定为3.20μm的锗亚波长周期薄膜实现。强折射率调制的锗亚波长周期薄膜使得泄漏模共振的带宽增大,因此泄漏模共振TE11、TE21和TE30能够发生相互作用。通过改变光栅深度,可以在波长λ=10.60μm附近形成高反射宽带和透射带。利用泄漏模共振TE11、TE21和TE30之间的叠加产生增强反射效应,从而形成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宽带。利用这些泄漏模共振边缘的叠加产生共振增强透射效应,从而获得具有高透射率的透射带。在这两种情况下分别研究了光栅的未刻蚀和过刻蚀效应,结果表明,为了获得良好的光谱性能,刻蚀过程中应该避免过刻蚀情况。
桑田蔡托赵华刘晓春王占山
关键词:光谱特性带通滤光片
消除孤子互作用的综合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所遵从的NLS方程,采用对称傅里叶数值方法计算了不同因素引起的孤子互作用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孤子间隔、孤子间的相差以及两孤子的振幅比都是影响光孤子相互作用极其敏感的因素。本文同时引用实验数据计算了高阶色散对孤子互作用的影响,并针对各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实际光孤子通信具有指导意义。
蔡托桑田陈秀霞刘海民赵华张小伟
关键词:光孤子传输特性
光孤子传输特性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3年
在分别研究了高阶色散、五阶非线性、孤子振幅、孤子相位及孤子间隔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之后,对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及其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了综述,给出了孤子保形传输的数值计算结果。
蔡托桑田潘晓慧罗元辉
关键词:光孤子传输特性
单层膜多模导模共振滤光片的电场增强效应研究(英文)
2011年
本文研究了单层膜多模导模共振滤光片的电场增强效应。单层膜导模共振滤光片同时兼具波导和相位匹配功能的物理机制得到了论证。当光栅厚度不断增加将出现多模共振效应,导致高阶泄漏模电场增强效应的产生。电场增强振幅的最大值反映导模共振滤光片的泄漏程度。通常在同一共振位置处电场增强振幅的最大值越大,其带宽就越小。
桑田蔡托马彬焦宏飞王占山
关键词:多模
Spin-dependent transport induced by magnetization in zigzag graphene nanoribbons coupled to one-dimensional leads
2012年
We study spin transport in a zigzag graphene nanoribbon sample with two ferromagnetic strips deposited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ribbon. A tight-binding Hamiltonian was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sample connected to two one- dimensional leads. Our theoret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resonance peaks of conductance for the spin-up and spin-down electrons are separated for the parallel configuration of the ferromagnetic strips, while they are not separated for the case of antiparallel configuration. This means that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can be produced at particular energies by altering the configurations of the ferromagnetic strips, and the device can be designed as a spin filter.
Zhao HuaZhang Xiao-WeiCai TuoSang TianLiu Xiao-ChunLiu Fang
关键词:CONDUCTANC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