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114301)

作品数:9 被引量:230H指数:7
相关作者:张洪亮李自超穆平张正斌周晓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QTL
  • 3篇性状
  • 2篇胁迫
  • 2篇苗期
  • 2篇抗旱
  • 2篇基因
  • 2篇旱稻
  • 2篇干旱
  • 2篇QTL分析
  • 1篇倒伏
  • 1篇倒伏性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稻
  • 1篇叶片
  • 1篇叶片水势
  • 1篇叶温
  • 1篇幼苗
  • 1篇玉米
  • 1篇玉米自交系
  • 1篇育种

机构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李自超
  • 5篇张洪亮
  • 3篇穆平
  • 2篇周晓果
  • 2篇王海光
  • 2篇王象坤
  • 2篇张正斌
  • 1篇付永彩
  • 1篇周少霞
  • 1篇文峰
  • 1篇曲延英
  • 1篇李建生
  • 1篇李春平
  • 1篇刘亚
  • 1篇景蕊莲
  • 1篇刘立峰
  • 1篇郝转芳
  • 1篇田丰
  • 1篇田玉秀
  • 1篇高凤华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Journa...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麦主要育种目标的灰色系统方法探讨被引量:53
2005年
经济系数的提高和矮秆是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对2倍体、4倍体、6倍体小麦49个品种(系)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千粒重与经济系数有最大的灰色相关性,株高、穗长和穗粒数分别与小穗数具有最大的相关性;干重和分蘖及经济产量都有最大的相关。然后采用异速生长模型,对千粒重与经济系数之间的关系和小穗数与株高的关系进行模拟分析。最后以千粒重和小穗数作为变量,对主要目标组合进行插值,得到千粒重和小穗数变化时,主要目标组合性状的变化情况。把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分析小麦的重要农艺性状,把空间插值模型引入分析小麦的主要目标组合性状,计算的结果符合农业生产实际,促进了宏观研究思想在微观领域的应用。图1,表2,参22。
周晓果张正斌徐萍
关键词:育种目标经济系数小穗数经济产量倍体矮秆
江西东乡野生稻苗期抗旱基因定位(英文)被引量:8
2006年
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种,其遗传多样性远远大于栽培稻,蕴涵着栽培品种中难以找到的重要性状。以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以桂朝2号为遗传背景的野生稻基因渗入系(BC4F5、BC4F6)为材料,利用30%的PEG人工模拟干旱环境,对渗入系二叶一心苗期进行抗旱鉴定,共定位了12个与抗旱有关的QTL,其中在第2、6和12染色体上发现了4个QTL的加性效应值为正,来自东乡野生稻的等位基因能使渗入系的抗旱性增强,特别是位于第12染色体RM17附近的qSDT12-2在多次重复中均被检测到,在PEG处理后1-8d能稳定表达。通过对抗旱性QTL的动态分析,发现不同QTL表达时间不同。
周少霞田丰朱作峰付永彩王象坤孙传清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苗期PEGQTL
小麦幼苗根系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68
2005年
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为材料,在水分胁迫及非胁迫两种条件下考察水培幼苗的单株根数、最大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茎鲜重比及根茎干重比等根系性状。应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幼苗根系性状的QTL,以及基因与环境的互作。共检测到11个加性效应QTL和15对上位性互作QTL,分布在除5A、4B、2D、6D和7D以外的所有染色体上。其中3个加性效应QTL和2对上位性效应QTL控制根数;3个加性效应QTL和3对上位性效应QTL控制最大根长;2个加性效应QTL和2对上位性效应QTL控制根鲜重;2个加性效应QTL和3对上位性效应QTL影响根干重;2对上位性效应QTL控制根茎鲜重比;1个加性效应QTL和3对上位性效应QTL与根茎干重比有关。同时还分别检测到1个加性效应QTL、3对上位性效应QTL与水分环境的互作效应。对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幼苗抗旱优良根系性状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周晓果景蕊莲郝转芳昌小平张正斌
关键词:小麦DH群体根系性状QTL分析小麦幼苗上位性效应加性效应
水、旱栽培条件下水稻叶片水势与抗旱性的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被引量:15
2008年
为了揭示叶片水势在水稻抗旱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遗传机制,以越富和IRAT109为亲本构建了120个重组自交系,开展叶片水势与抗旱相关性及QTL定位的研究。重组自交系及亲本群体在旱田和水田两种条件下种植,于始穗期测量叶片凌晨水势和中午水势;以抗旱系数作为抗旱鉴定指标。结果表明,叶片水势在重组自交系间变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旱田中午叶片水势与抗旱系数及旱田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旱田叶片水势变化与抗旱系数及旱田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旱田中午叶片水势高且能保持凌晨基础叶片水势的品种更具抗旱性。共检测到6个叶片水势加性QTL,其中旱田凌晨叶片水势2个,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5.4%和7.9%,旱田中午叶片水势1个,解释表型变异的10.0%,旱田叶片水势变化2个,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1.6%和9.5%,水田叶片水势变化1个。未检测到水田叶片水势加性QTL。共检测到5对上位性效应QTL,其中旱田中午和凌晨叶片水势各检测到1对上位性QTL,水田凌晨叶片水势上位性QTL1对,水田中午叶片水势上位性QTL2对。抗旱系数共检测到3个加性QTL和2对上位性QTL。叶片水势遗传力较低,田间直观选择效果差,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会提高选择效率。
曲延英穆平李雪琴田玉秀文峰张洪亮李自超
关键词:抗旱系数叶片水势抗旱性QTL
水稻肌醇加氧酶基因的表达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6
2007年
为研究水稻肌醇加氧酶基因在植物水分胁迫分子应答中的作用,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水稻肌醇加氧酶基因的cDNA编码区,命名为OsMIOX。该基因由927个碱基组成,编码308个氨基酸,与拟南芥肌醇加氧酶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78%。将克隆的OsMIOX基因连接pCAMBIA-1301载体,成功构建了35 s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超表达载体。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OsMIOX基因在旱稻IRAT109中上调表达,在旱稻(IRAT109和毫格劳)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水稻(越富和日本晴)。这说明水稻和旱稻的水分胁迫分子反应机制的确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很可能就是水、旱稻抗旱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王海光张洪亮段俊枝李自超
关键词:基因表达基因克隆水稻水分胁迫植物表达载体
应用cDNA-AFLP比较干旱胁迫条件下水稻和旱稻转录本表达谱被引量:7
2009年
很多年来,水稻生长在有充足水分供应的稻田中,而旱稻生长在自然雨水供给的土壤中,这种长期生存环境的差别造成了旱稻比水稻抗旱.为了阐明水稻和旱稻干旱抗性的差异调控机制,应用cDNA-AFLP技术调查了干旱胁迫条件下水稻和旱稻中全基因组的转录本调控.结果表明,90%以上的基因在两种稻作基因型中不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多于8%的基因在二者中受干旱胁迫调控,少于1%的基因在水稻或旱稻中特异表达;57个基因在旱稻中特异表达,38个在水稻中特异表达.旱稻特异表达基因包括可能在干旱抗性中起作用的细胞挽救和防御基因、信号转导分子、生长发育必需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生物合成基因以及生长发育调控基因.而水稻特异表达基因与蛋白质和核苷酸降解有关.一些基因在旱稻中被较早上调,而且旱稻中的下调基因也比水稻中下调早,这表明同水稻相比更迅速的调控机制引起了旱稻对干旱胁迫较早的应答.旱稻中上调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水稻.水稻和旱稻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可能是干旱胁迫条件下旱稻比水稻具有更强的调控能力,更强的干旱抗性,更好的生长势的分子机制.
高凤华张洪亮王海光高宏李自超
关键词:干旱胁迫
水、旱条件下水稻茎秆主要抗倒伏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36
2004年
以粳型旱稻IRAT10 9和粳型水稻越富杂交的 116个DH株系的群体为材料 ,利用已构建的分子标记连锁图 (包括 94个RFLP标记和 71个SSR标记 ) ,定位了水稻茎秆主要抗倒伏性状的QTL。在水田、旱田栽培条件下 ,考查了乳熟期DH系及其亲本的茎基粗、茎秆长及茎秆强度等性状。相关分析表明 ,茎基粗与茎秆长、茎基粗与茎秆强度及茎秆长与茎秆强度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QTLMAPPER进行水、旱田单环境定位分析及水、旱田联合定位分析定位了控制这些性状的QTL。水、旱田单环境定位分析结果表明 :3个性状共检测到 9个加性QTL和5对上位性QTL ;联合定位分析表明 :茎基粗、茎秆长共检测到 6个加性QTL和 6对上位性QTL ,其中 6个加性QTL和 1对上位性QTL在两种方法下都检测到。旱田条件下检测到 2个加性及 2对上位性QTL(bct1a、cl9、cl6a cl6c和cs5 cs12 )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 (简称贡献率 )大于 30 %。这些高贡献率QTL可能对旱田条件下旱稻抗倒伏分子育种有重要意义。
穆平李自超李春平张洪亮王象坤
关键词:抗倒伏性茎秆强度QTL
两个玉米自交系苗期叶温的干旱响应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远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技术,研究玉米自交系综3与87-1苗期叶片对干旱的响应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变化。结果表明,在遭受中度干旱胁迫的条件下,87-1的相对生物鲜重(0.716)及相对生物干重(0.799)显著高于综3(0.564,0.658),87-1的叶温差(0.30℃)显著高于综3(0.13℃)。通过离体叶片分析,综3离体叶片较87-1失水速率快,叶温在离体短时间内下降更低。表明在响应水分胁迫方面,87-1较综3叶片蒸发量小,叶温变化大,保水能力好,87-1表现出了更强的耐旱性。生物量积累与叶温差存在紧密的相关性,较高叶温差的基因型在遭受到水分胁迫时生物量积累更强。
刘亚丁俊强Subhash Chander李建生
关键词:玉米叶温干旱
利用水、旱稻DH系定位产量性状的QTL及其环境互作分析被引量:34
2005年
为研究水、旱栽培条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QTL表达的影响,以粳型陆稻IRAT109和粳型水稻越富杂交的116个株系的DH群体为材料,利用已构建的水稻分子连锁图(其中94个RFLP标记和71个SSR标记),在水田、旱田栽培条件下,定位了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单株产量等性状的QTL。结果表明,水田条件共检测到11个加性QTL和13对上位性QTL,旱田条件下检测到18个加性QTL和17对上位性QTL,其中控制千粒重的2个加性QTL和1对上位性QTL及控制有效穗数的1个加性QTL在水田、旱田条件下都检测到。检测到11个控制产量性状QTL区域存在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其中3个区域也是控制根系性状QTL的热点区。发现8个加性QTL和8对上位性QTL对表型变异贡献率(以下简称贡献率)大于10%(其中4个加性QTL和5对上位性QTL为旱田条件下检测到),这些高贡献率QTL特别是旱田条件下的高贡献率QTL对旱稻产量性状分子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穆平张洪亮姜德峰刘立峰李自超
关键词:旱稻产量性状环境互作产量性状QTL环境互作旱稻分子连锁图RFLP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