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10K16-08-02)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郭英英李婷婷张桂莲张磊杜赟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依达拉奉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嗅球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性
  • 1篇神经保护
  • 1篇神经保护作用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疾病
  • 1篇通路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自由基清除剂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张桂莲
  • 3篇李婷婷
  • 3篇郭英英
  • 2篇吴海琴
  • 2篇姚丽
  • 2篇杜赟
  • 2篇张磊
  • 1篇卜宁
  • 1篇刘璟洁
  • 1篇张王刚
  • 1篇张磊
  • 1篇张茹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对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细胞保护作用的途径,为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及AD治疗新药的研发增添理论依据。方法培养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细胞),根据不同的干预措施将细胞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高糖DMEM组);AD模型组(30μmol/L Aβ25-35处理组);抑制剂对照组:10μmol/L SB203580〔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抑制剂〕、10μmol/L SP600125〔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或10μmol/L PD98059〔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处理组;依达拉奉低、中、高剂量组:依达拉奉20、40、80μmol/L及30μmol/L Aβ25-35共同孵育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p38、p-JNK及p-ERK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以上各组(抑制剂对照组仅加入SB203580 10μmol/L)p38 mRNA的表达。结果 1与阴性对照组比,AD模型组p-p38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AD模型组比,抑制剂对照组和依达拉奉各组p-p38蛋白的表达减低(P<0.05);依达拉奉3组的p-p38蛋白表达高于抑制剂对照组(P<0.05),与低剂量依达拉奉组比,中剂量依达拉奉组p-p38蛋白有所减低(P<0.05)。2与阴性对照组比,AD模型组p-JNK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AD模型组比,抑制剂对照组p-JNK蛋白的表达减低(P<0.05)。3 pERK表达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阴性对照组比,AD模型组的p38mRNA表达增加,而抑制剂对照组的p38mRNA表达减少(分别P<0.05);中、高剂量依达拉奉组p38mRNA表达比AD模型组减低,且比抑制剂对照组还低(P<0.05);以40μmol/L依达拉奉组p38mRNA表达最低,与20μmol/L、80μmol/L依达拉奉组均明显不同(P<0.05)。结论 Aβ25-35可能直接激活MAPK信号通路,尤其p38及JNK,损伤PC12细胞。依达拉奉可能同时在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阻断p38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作用,有望成为治疗AD的新药。
张桂莲郭英英张磊李婷婷杜赟姚丽张王刚吴海琴马珠琳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依达拉奉MAPKSPC12细胞
p38MAPK在Aβ_(25-35)诱导AD大鼠不同脑区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p38在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嗅球及海马的表达差异及其在A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痴呆组、抑制剂组和溶媒对照组。采用Aβ25-35单次侧脑室注射诱导AD大鼠模型,应用Y-迷宫观察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嗅球、海马CA1区p-p38在活体的表达。结果:AD大鼠的学习及记忆功能在造模后第7d和第14d受到损害,与阴性对照组及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模4d后痴呆组海马CA1区及嗅球出现明显的p-p38表达,在不同时间点痴呆组及溶媒对照组p-p38阳性细胞数分别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抑制剂组,抑制剂组p-p38的表达在各时间点较痴呆组及溶媒对照组明显下降;在各时间点每组海马CA1区p-p38水平均高于嗅球区;p-p38在两部位的表达规律相似,但海马CA1区对损伤的敏感性要高于嗅球,SB203580可部分减少Aβ25-35引起的海马CA1区及嗅球损害。结论:Aβ25-35诱导的大鼠脑内p38表达可在海马CA1区及嗅球,但是CA1区更明显,p38抑制剂可减轻这种损害,有望成为治疗AD的药物。
张桂莲杜赟姚丽张茹刘璟洁卜宁吴海琴张磊郭英英李婷婷
关键词:嗅球
依达拉奉在神经系统疾病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自由基清除剂,其化学名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3-methyl-1-phenyl-2-pyrazolin-5-one),分子式为C10H10N2O,相对分子质量为174.20,由日本三菱制药公司研发并于2001年5月首次在日本批准上市,临床主要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1].依达拉奉上市10余年来,备受各国研究人员关注,国内外诸多研究提示依达拉奉不仅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且对多发性硬化、癫痫、帕金森氏病及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依达拉奉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相关研究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郭英英李婷婷张磊张桂莲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依达拉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自由基清除剂相对分子质量神经保护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