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WW037)
- 作品数:14 被引量:51H指数:5
- 相关作者:于雷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坡与游戏被引量:4
- 2018年
- 爱伦·坡小说中富含的游戏元素常见于情节、语言乃至于创作哲学等诸多层面。本文以荷兰文化史学家赫伊津哈和法国社会学家罗杰·卡约的游戏学说为理论观照,首先梳理整合坡在作品中尤为热衷描述的博弈游戏,分析它们围绕作者与(理想)读者的关联所体现的叙事学模型;其次,聚焦于19世纪30年代曾引发广泛关注的"梅伊策尔的象棋游戏机",一方面探讨那一机械装置与坡的创作哲学之间发生的隐喻性契合,另一方面围绕坡对此发明的关注,分析其"揭秘"的创作动机与杜宾的博弈美学之间存在的有机关联;最后,本文立足于文学与哲学就"语言游戏"所产生的对话可能,探求"游戏规则"对坡的创作所施予的语义增殖功效。
- 于雷
- 关键词:爱伦·坡游戏游戏规则
- 当代国际坡研究的“视觉维度”——兼评《坡与视觉艺术》(2014)
- 2015年
- 本文以2015年初"坡研究协会"在纽约市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埃德加·爱伦·坡学术大会"为引子,以会议期间引起广泛关注的芭芭拉·坎特卢珀的新著《坡与视觉艺术》为讨论平台,对当代国际爱伦·坡研究中初现端倪的"视觉维度"进行探讨,一方面旨在说明西方视觉艺术与坡的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美学性对话,另一方面凸出揭示坡的视觉认知策略与"视觉失真"这一在坎特卢珀看来极为重要的光学现象之间所发生的诗学关联。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对坡的视觉"实施手法"与坡的文学创作哲学加以融合,同时在阐释层面上观照坡的视觉认知图式如何影响着以苏珊·桑塔格和斯蒂芬·贝斯特等为代表的现代"表层阅读"文化。
- 于雷
- 关键词:视觉认知
- “双重束缚理论”与坡的替身小说被引量:5
- 2019年
- 替身小说是坡笔下不容忽视的亚文类,它们不仅展现出哥特文学的一个独特母题,更能够为心理学围绕无意识世界中的否定缺失找到一种"否定的回归"。英国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在其围绕精神分裂症以及动物行为所进行的研究当中,揭示了一种能够在病态逻辑与艺术想象之间实现对接耦合的"跨语境综合症",它将罗素眼中的"逻辑类型"混乱转化为操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双重束缚",并从中提炼出艺术的独特发生逻辑--字面信息的隐喻化。文章以这一理论框架为研究平台,通过给予坡的替身小说某种全景式观照,从人物心理与叙述结构这两大层面探讨替身美学的发生肌理。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替身现象既存在于文学作品的人物镜像关联之中,也会以巴赫金式的对话性逻辑呈现为显性情节与隐性进程所共同构建的叙述动力学;它不仅为当今西方学界的"表层阅读"流派提供了有效案例,更使得坡所一贯倡导的"秘密写作"获得了叙事学阐释的绝佳模型。
- 于雷
- 关键词:爱伦·坡
- “厄舍屋”为何倒塌?——坡与“德国风”被引量:8
- 2018年
- 《厄舍屋的倒塌》一百多年来看似消耗殆尽的批评潜力之中尚存有一处经久不衰的疑问,即,厄舍屋为何倒塌?本文将坡置于哥特文类进化的系统语境中,考察坡本人在各类文献中围绕"德国风"所发表的辩证观念,关注德国浪漫主义遭遇的"特定历史情境"———"冲动精神为批判精神所包围",并认为这对相互抵牾的文类"能量"在现代媒介学理论当中产生了共鸣。
- 于雷
- 爱伦·坡与控制论
- 2019年
- 从拉康到维纳,从马图拉纳到海尔斯,从卢曼到贝特森,本文拟因循这条控制论思想线索,重新考察坡的诗学操控策略如何在“诗性直觉”与“机械理性”以及“情节偏离”与“整体效果”之间实现对立统一,指出:(1)文本系统同样拥有“反馈”与“稳态”这两大控制论核心逻辑;(2)文学审美操控如坡的职业分裂人格所例释的那样,往往会陷入到“无意识”的习惯认知与“有意识”的技术控制所造成的悖论当中,“朴素地”映射了控制论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理论扬弃;(3)热力学第二定律基于“爛增”所引发的“悲观目的论”使得文学控制论能够借助艺术的拟真机制,将“美”从维纳眼中那针对爛增所作的“暂时的抵抗”转化为莎翁笔下那“永恒的抵抗”。
- 于雷
- 关键词:爱伦·坡诗学反馈回路
- 爱伦·坡小说美学刍议被引量:12
- 2015年
- 爱伦·坡曾较为系统地阐发过其诗歌创作美学,而围绕小说创作美学所生发的理论观念则大抵流于支离破碎,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国内外爱伦·坡创作美学研究表现出"重诗歌轻小说"之偏颇现状。鉴于此,本文拟对坡的散见于各类报刊著述中的小说美学点滴加以发掘、补遗、整合,在此基础上提出爱伦·坡小说美学的四个核心层面——"真实观"、"寓意观"、"读者观"及"情节观",它们分别在"逼真"与"怪诞"、"明流"与"暗流"、"编码"与"解码"、"偏离"与"回归"之间寻求诗学上的辩证平衡。
- 于雷
- 关键词:爱伦·坡小说美学
- 《裘力斯·罗德曼日志》的文本残缺及其伦理批判被引量:5
- 2013年
- 在爱伦·坡小说研究史上,《裘力斯·罗德曼日志》因其叙述未及抵达既定的核心故事便宣告结束,成为名符其实的"残篇",其美学价值亦随之被认为是"丧失殆尽"。针对这种狭隘的阐释传统,本文试图通过观照爱伦·坡小说美学的独特肌理将《日志》的文本残缺视为其创作风格的合理延续,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小说在关键节点上的"断裂"恰恰是深化其伦理内涵的绝妙之笔:裘力斯·罗德曼的探险之旅绝不仅仅是一个青年人物的成长仪式,它在深层语义结构上乃是对19世纪美国国内拓殖进程的映射。坡将传统西部游记文学中的"边疆征服"设置为人物心中的至高理想,但却在其即将实现那一理想的前一刻终止叙述,从而在话语层面上瓦解了拓殖神话的构建。与此同时,《日志》的文本残缺还凸出表明小说的逻辑重心并非指向罗德曼如何穿越洛基山脉,而是通过其探险之旅反观印第安民族身份如何在白人拓殖进程中遭受剥夺。在此意义上,《日志》通过文本的残缺实现了其完整的伦理批判。
- 于雷
- 关键词:爱伦·坡残缺伦理批判
- 《暴风雨》、“埃格林顿大赛”与“伦敦塔”——论《红死魔化装舞会》的仪式性被引量:1
- 2019年
- 本文从《红死魔化装舞会》中最为表层的仪式现象——化装舞会——入手,分析其在维多利亚时代初期的基本文化面相及相应的社会仪式功能,通过考察坡在小说中对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昭然”借用,突出仪式属性对于情节建构的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在文学发生学意义上重点考察1839年由埃格林顿伯爵策划的露天化装舞会大赛,并兼顾1842年维多利亚女王在白金汉宫隆重推出的大型化装舞会,分析两者与1832年辉格党改革主张直至1842年宪章运动中期英国阶级现状的历史关联,以及该关联如何将封建贵族阶层眼中的所谓“红死魔”翻转为历史演进的必然推动力。
- 于雷
- 关键词:《暴风雨》
- 鲍勃·迪伦、仪式性与口头文学被引量:2
- 2017年
- 继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国内外学者似乎不得不面对文学的边界问题,但那一极易为理论相对主义所侵袭的学术争议显然忽略了另一个更为实质的(同时也是更为实际的)文学现象——仪式性——的唤醒。面临媒体技术无孔不入的威胁,现代书面传统在其看似繁荣的表象之下掩蔽着文学读写时代的自闭症,而在其呈现出历史性的低靡之际,迪伦的"闯入"事件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意外"的合理答案:文学的存活亟待回归其元初的仪式召唤,重新弥合书面叙事与口头传统之间、精英文化与大众需求之间的断裂。鉴于此,本文尝试搁置传统上围绕迪伦的"诗人"身份抑或"歌手"身份所展开的彼此孤立的研究,转而借助相关仪式理论的透镜着重聚焦于迪伦的文化身份、舞台表演以及民谣程式等三方面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迪伦的民谣音乐与口头文学传统之间在仪式层面上的基因关联,从而说明迪伦对于现代文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与其说是在于"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创造了新的诗性的表达",毋庸说是在于他为悠久的书面诗歌传统找回了更为古老的口头文学的仪式性表达。
- 于雷
- 关键词:鲍勃·迪伦仪式性口头文学
- “侧目而视”:埃德加·爱伦·坡小说美学的认知机制被引量:1
- 2015年
- 埃德加·爱伦·坡在其小说创作中注重将"侧目而视"当作其"秘密写作"的认知理据,主张用"暗示性的一瞥"去聚焦核心寓意层面,并使之与解码层面上的"视网膜外围聚焦"形成精巧的逻辑对位关联。基于此,本文围绕坡的小说文本中零散出现的三个关键命题——"真实比虚构更奇怪"、"暗示性的一瞥"及"游戏之外的事物"——进行创作层面上的探析,说明其功能得以实现的认知基础均关联着作为视觉诗学原则的"侧目而视"。
- 于雷
- 关键词:小说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