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课题(10JL04)

作品数:1 被引量:27H指数:1
相关作者:韩加刚赵宝成郑毅杨新庆王振军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异体
  • 1篇异体真皮
  • 1篇愈合
  • 1篇真皮
  • 1篇真皮基质
  • 1篇脱细胞
  • 1篇脱细胞异体真...
  • 1篇脱细胞异体真...
  • 1篇细胞
  • 1篇基质
  • 1篇肛瘘
  • 1篇白猪
  • 1篇长白猪

机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徐慧民
  • 1篇王振军
  • 1篇杨新庆
  • 1篇郑毅
  • 1篇赵宝成
  • 1篇韩加刚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治疗肛瘘的愈合机制研究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治疗动物模型肛瘘,探讨ADM治疗肛瘘的愈合机制。方法建立长白猪肛瘘动物模型(14头),应用ADM填塞治疗。ADM治疗后12h、24h、72h、7d、14d、28d和60d分别取肛瘘治疗标本(每组2头)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肛瘘组织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2hADM边缘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并可见成纤维细胞长入。术后7d浸润细胞密度较术后12h显著升高(998.7±128.0比218.2±58.2,P〈0.01):术后7~28d.密度逐渐下降。术后7d,在ADM边缘可见成熟新生血管和肌成纤维细胞;术后14d血管密度(30.5±5.2)较术后7d(11.2±3.3)增加(P〈0.01),肌成纤维细胞的密度也较术后7d增加(6.8±0.4比3.8±0.8,P〈0.01)。术后60d可见规则排列的肌肉组织长入。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植人体内后的血管化和被宿主细胞的再塑形可能在肛瘘愈合中起重要作用。ADM可成功用于治疗动物模型肛瘘.并可能进一步用于其他慢性感染创面的治疗。
韩加刚王振军赵宝成徐慧民郑毅杨新庆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肛瘘愈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