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CGWW05YB)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郭峰鲁春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2篇生态思想
  • 2篇柯尔律治
  • 1篇对立
  • 1篇审美
  • 1篇生态
  • 1篇诗歌
  • 1篇天人合一
  • 1篇自然观
  • 1篇想象力
  • 1篇济慈
  • 1篇济慈诗歌
  • 1篇超自然

机构

  • 2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学院

作者

  • 3篇郭峰
  • 2篇鲁春芳

传媒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柯尔律治的三部“超自然诗歌”被引量:3
2013年
柯尔律治诗学思想自20世纪中后期不断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然而对《老水手吟》、《忽必烈汗》和《克里斯贝儿》这三首"超自然诗歌"的思想和意义仍存在着诸多争论和争议。我们认为,柯尔律治的三部"超自然诗歌"体现了柯尔律治诗学主张的深刻性,诗人有意识地把对立的或错综的审美特性加以想象的综合,以其独特的超自然的形式显示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人与自身和谐整一的哲学深度;如果说《老水手吟》、《忽必烈汗》重在表现人与自然对立后果的预警,那么《克里斯贝儿》则强调的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修复与重构。
郭峰鲁春芳
关键词:柯尔律治超自然想象力对立
论济慈诗歌的生态思想被引量:5
2010年
贯穿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济慈诗歌研究的主要观点是对济慈诗歌中唯美主义美学观和艺术观的肯定。20世纪后半叶新历史主义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济慈诗歌的政治性确实是一大进步,但是,如果仅把目光聚焦在济慈诗歌的政治倾向上而忽略诗歌中自然因素及其深刻内涵,那同样是有失偏颇的。从生态伦理批评视角来关注济慈作品,我们发现济慈诗歌的审美是一种至高的生态伦理审美,济慈诗歌的政治倾向是包涵着对自由民主渴望,对真、善、美诗歌艺术追求的和谐精神生态的向往。
郭峰
关键词:济慈生态审美
柯尔律治自然观与中国“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比较与思考被引量:3
2013年
柯尔律治诗歌主题常常褒贬不一,其自然观的价值与意义几乎无人论及。柯尔律治诗歌创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整一"的自然观,这一主张是一种对现代化工业发展后果的反思与批判,是20世纪后期生态危机语境下西方现代生态思潮的超前意识和智慧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生态理念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所思所想,是我国长期农业文明社会形态下的自然产物,是一种非反应型的生态伦理智慧。两者虽然在时间上、文化背景上、追思发问的问题意识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构建生态道德,抵御贪婪欲望,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整一等方面有着本质的联系。以生态批评为理论支点,反观、反思、比较以上不同文化资源中的核心价值准则,以期寻求一种适应现代人生活的生态哲学理念、崇高的精神价值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鲁春芳郭峰
关键词:柯尔律治天人合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