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0521002600)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郑玉玲张雁冰付利然王祥麒韩倩倩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根管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苦参
  • 2篇苦参碱
  • 1篇凋亡
  • 1篇豆根管食通口...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正交实验法
  • 1篇逃逸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综合治...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免疫
  • 1篇免疫逃逸
  • 1篇口服液
  • 1篇薄层

机构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4篇郑玉玲
  • 2篇张雁冰
  • 1篇王俊涛
  • 1篇付利然
  • 1篇蒋莹
  • 1篇韩倩倩
  • 1篇刘宏民
  • 1篇侯立芬
  • 1篇王祥麒
  • 1篇李淑荣

传媒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豆根管食通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2008年
目的:建立豆根管食通颗粒的质量标准以控制药品质量。方法: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对颗粒中的三七、黄药子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颗粒中苦参碱含量。结果:TLC法检测三七、黄药子具有很强的专属性,苦参碱在0.68-10.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3%,RSD为1.54%。结论:所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豆根管食通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郑玉玲李淑荣张雁冰
关键词:薄层鉴别HPLC法苦参碱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模型大鼠细胞凋亡及免疫逃逸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模型大鼠细胞凋亡及免疫逃逸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选择15只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均腹部皮下注射甲基戊基亚硝胺5mg/kg建立食管癌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7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替加氟组各15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5g/kg、10g/kg、15g/kg给予豆根管食通口服液,空白组、模型组给等予容积生理盐水,替加氟组给予替加氟片20mg/kg,各组均于造模成功24h后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24h后取瘤检测,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高、中、低剂量组及替加氟组食管癌细胞的凋亡指数与空白组、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剂量组明显优于替加氟组、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Fas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空白组、FasL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各治疗组Fas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Fas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替加氟组和低剂量组(P<0.05);高、中、低剂量组FasL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能促进模型大鼠食管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Fas表达、降低FasL表达有关,并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高剂量的豆根管食通口服液作用优于替加氟片。
王祥麒郑玉玲王璇韩倩倩王俊涛
关键词:豆根管食通口服液食管癌细胞凋亡FASFASL
中医药综合治疗食管癌近况被引量:7
2006年
郑玉玲付利然
关键词:食管癌中医药
豆根管食通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2010年
目的优化筛选豆根管食通颗粒制备工艺。方法以干浸膏的收率及苦参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豆根管食通颗粒提取工艺中水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水加入量3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以水提取3次(3 h,8倍量;1 h,6倍量;1 h,6倍量),60%乙醇的沉淀浓度为最优化工艺。结论所得到的优化提取工艺保证了制剂中主要有效成分苦参碱的含量。
张雁冰侯立芬刘宏民蒋莹郑玉玲
关键词:正交实验法苦参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