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A01B04)

作品数:17 被引量:206H指数:8
相关作者:岑可法高翔马春元钟毅崔琳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3篇脱硫
  • 9篇烟气
  • 8篇烟气脱硫
  • 8篇湿法
  • 8篇湿法烟气
  • 8篇湿法烟气脱硫
  • 8篇气脱
  • 2篇燃煤
  • 2篇燃煤烟气
  • 2篇中试
  • 2篇中试试验
  • 2篇脱硫塔
  • 2篇脱硫系统
  • 2篇脱硫效率
  • 2篇脱硝
  • 2篇煤烟
  • 2篇WFGD
  • 1篇电加热
  • 1篇电站
  • 1篇电站锅炉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 7篇浙江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北马头发电...

作者

  • 7篇马春元
  • 7篇高翔
  • 7篇岑可法
  • 5篇钟毅
  • 5篇董勇
  • 5篇崔琳
  • 4篇宋占龙
  • 3篇倪明江
  • 3篇王惠挺
  • 2篇丁红蕾
  • 2篇李林
  • 2篇王涛
  • 2篇高继慧
  • 2篇张立强
  • 2篇李龙之
  • 2篇赵希强
  • 2篇齐国杰
  • 1篇任丽
  • 1篇张永信
  • 1篇秦裕琨

传媒

  • 4篇动力工程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煤炭学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化工进展

年份

  • 2篇2011
  • 10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干法脱硫灰烧制硫铝酸盐水泥的中试试验被引量:18
2009年
针对目前半干法脱硫灰难以利用的问题,提出了脱硫灰烧制硫铝酸盐水泥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方式,并在1个工业水泥回转窑生产线上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综合利用技术高效、易实施且工业可行性高,脱硫灰中各成分可高效地转化为水硬性矿物硫铝酸钙(Ca4Al6O12SO4)和硅酸二钙(Ca2SiO4);熟料的凝结时间符合国家标准,机械强度性能良好.该项技术不仅可解决脱硫灰闲置堆放引起的直接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可间接促进半干法脱硫工艺的推广和应用,这将给相关电力企业和水泥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任丽王文龙张慧艳付建忠张永信
关键词:脱硫灰半干法脱硫硫铝酸盐水泥
旋/直复合流化下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的气液分布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应用激光相位多普勒颗粒分析仪(PDA)和双回路抽气式热电偶测试了旋/直复合流化方式下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内的液滴和气相温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液滴的分布基本呈中心区域高边壁区域低的趋势;与常规直流流化方式相比,当相对高度H/D>2时,旋流的存在从整体上提高了塔内各点的液滴干燥速度,而且旋流量越大,干燥速度越快;在喷嘴雾化区域内,烟气温度分布呈中间低边壁高的趋势,当相对高度H/D<2时,旋流的存在加剧了这种趋势,但有无旋流对液滴完全干燥后的气相温度及分布影响不大;综合来看,旋/直复合流化方式能够有效减轻粘壁现象。
崔琳马春元董勇宋占龙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旋/直复合流化对脱硫塔内粘壁问题的影响
2009年
采用激光相位多普勒颗粒分析仪(3D-PDA)测试了新型内旋/直复合流化方式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内与粘壁有关的气-液-固三相参数,试验证明:旋/直复合流化能够提高塔中下部特别是近壁处的气固切向速度及气固间相对切向滑移速度,增强扰动,同时提高脱硫塔中下部特别是近壁处的固体颗粒浓度,有利于促进液滴或含湿颗粒的高效利用和快速干燥,减轻粘壁;旋/直复合流化下液滴在塔内的分布变化也证明旋流风对促进液滴干燥、减轻粘壁的积极作用;旋流风量的增加对近壁处液滴的干燥速度及固体颗粒浓度的影响表明,旋流风量占总流量的16%左右合适。
崔琳张立强马春元宋占龙董勇齐国杰
关键词:脱硫塔粘壁
基于CFD技术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性能优化被引量:40
2008年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平台结合非稳态传质理论,对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iton,WFGD)喷淋塔的SO2吸收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塔内烟气湍流采用雷诺时均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描述,液滴运动由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描述。计算得到了塔内各部分的SO2浓度分布状况。分析了液气比、烟气流速以及喷淋层组合方式对SO2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实际工程测量数据趋势较为吻合,但计算值比测量值略小。基于计算结果对大型WFGD系统实际运行参数优化提出了建议。
钟毅高翔王惠挺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
关键词:烟气脱硫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液相系统分析与计算被引量:8
2007年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FGD)工艺是我国电站锅炉烟气脱硫的最主要技术,其液相系统的设计对于整个工艺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系统能量平衡与液相平衡对石灰石-石膏喷淋塔WFGD液相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4个实际WFGD项目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国外WFGD技术提供商给出的计算结果比较吻合。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石灰石-石膏喷淋塔WFGD项目的设计与运行优化。
钟毅高翔林永明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电站锅炉石灰石-石膏法
基于快速聚沉理论的燃煤颗粒物化学团聚模型被引量:8
2009年
以快速聚沉理论为基础,结合喷雾团聚过程中雾滴和颗粒物的粒子群动力学分析,提出了扩散团聚模型以及喷雾团聚模型.根据模型计算了聚沉速度常数以及不同初始条件对团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飞灰颗粒直径大于0.1μm时,可以不考虑颗粒的扩散效应;当飞灰颗粒粒径小于0.1μm时,扩散团聚比较明显;在相同雾滴直径时,随着团聚剂溶液流量的增加,团聚效率随之增大;在相同雾化质量的条件下,随着飞灰颗粒直径的增加,团聚率越高;相同飞灰颗粒粒径时,随着雾滴直径的减小,团聚效率升高.
刘加勋高继慧高建民陈国庆吴少华
关键词:煤燃烧微细颗粒
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内流场的优化被引量:30
2008年
通过安装流场优化构件,对湿法烟气脱硫喷淋塔内的流场进行优化,并通过试验研究及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方法考察流场优化构件及其几何结构对塔内流场和SO2吸收的影响。流场模拟基于Reynolds时均Navier-Stokes方程,标准k-ε双方程模型和颗粒轨道模型,方程的离散格式选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采用Simple算法进行压力-速度耦合。SO2吸收的模拟则是根据双膜理论编写用户自定义程序,作为相间作用的源项加载到Fluent软件中来实现的。结果表明,流场优化构件能够防止烟气沿塔壁逃逸,整流气相流场,强化气液两相在吸收区的混合,有利于SO2的吸收。此外,通流截面一定时,塔内压降和脱硫效率随构件与水平面夹角的增大而增大;构件与水平面夹角一定时,塔内压降和脱硫效率随通流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郭瑞堂高翔丁红蕾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流场压降
不同加热方式下大尺寸物料的传热特性
2009年
以秸秆料包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和电加热2种方法对其进行了加热试验,测得了料包内部的温度分布,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迅速,均匀性好,但物料特性和加热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对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电加热时,料包内部温度沿导热方向单调递减,由于导热热阻的存在,使得沿导热方向分布的各层物料进入热解阶段的时间间隔逐渐增大,热平衡时各层物料间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在功率可对比的情况下,微波加热比电加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赵希强王涛宋占龙李龙之马春元
关键词:生物质秸秆微波加热电加热传热特性
微波技术用于热解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8年
微波加热作为一种独特的加热方式用于有机质的热解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综述了国内外有机质微波热解的研究应用,并通过分析物料特性、运行条件和是否添加微波吸收剂等因素对热解过程和产物的影响,对微波热解进行了阐述。展望了微波热解的应用前景,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赵希强宋占龙王涛李龙之马春元
关键词:微波技术热解吸收剂传质有机质化石燃料
湿法烟气脱硫筛板式喷淋塔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水-空气作为介质对湿法烟气脱硫(WFGD)筛板式喷淋塔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筛板孔径、开孔率、厚度、安装位置以及液相喷淋量等因素对筛板喷淋塔内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FGD系统筛板式喷淋塔中必须保证足够大的孔径与塔径比,以适合高速烟气条件;在烟气流速较低条件下,筛板孔径越小,压降越大,而烟气流速较高时则相反;筛板厚度对于压降影响较小;提高开孔率和筛板安装高度以及减少喷淋量均能降低塔内阻力.
王惠挺钟毅高翔陈湘文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