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624080002)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丁圣彦谷艳芳张丽霞李俊娇胡楠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杂草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冬小麦
  • 1篇蒸腾
  • 1篇蒸腾速率
  • 1篇生境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位
  • 1篇生态位宽度
  • 1篇生态位重叠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效率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农田杂草
  • 1篇农药
  • 1篇农药胁迫

机构

  • 6篇河南大学

作者

  • 6篇谷艳芳
  • 6篇丁圣彦
  • 4篇张丽霞
  • 3篇李俊娇
  • 2篇胡楠
  • 1篇高志英
  • 1篇柳爱莲
  • 1篇邢倩
  • 1篇肖保林
  • 1篇苏江峰
  • 1篇彭玲

传媒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08
  • 3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开封市郊区主要生境外来杂草生态位被引量:5
2008年
2005春秋2季对开封市郊农田、果园、菜地、撂荒地不同生境外来杂草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外来杂草和本地杂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本调查共记录外来杂草11种,春季7种,秋季7种,共同种3个;春季加拿大蓬、婆婆纳相对多度较高,分别是0.239、0.111;秋季相对多度较高的外来杂草为香附子,为0.409;春季加拿大蓬的生态位较宽,为0.854;秋季生态位较宽的外来杂草为牛筋草、反枝苋、香附子,分别是0.986,0.822,0.807。外来杂草与本地杂草的重叠值主要分布在0.5以下,在资源利用方面二者存在分化,因而外来杂草在种群扩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李俊娇谷艳芳张丽霞丁圣彦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外来杂草生境
氮、磷、钾营养对冬小麦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34
2008年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肥料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氮磷(T1)、氮钾(T2)、磷钾(T3)和氮磷钾(T4)4个肥料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了长期施用氮、磷、钾肥对小麦抽穗期和灌浆期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抽穗期和灌浆期T4处理的Pn日变化值显著高于CK,其他处理与CK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各处理Pn日积累量大小为T4>T1>T2>T3>CK;缺氮、缺磷和缺钾均降低了叶片Pn,影响大小依次为缺氮>缺磷>缺钾;小麦抽穗期和灌浆期Tr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处理间日变化值差异不显著;缺氮、缺磷和缺钾均降低了叶片WUE,抽穗期,T1、T4处理的WUE日变化值显著高于CK,而T3、T2与CK差异不显著,说明缺氮、缺磷对WUE的影响最大,灌浆期,T4处理的WUE日变化值显著高于CK;不同肥料处理仅改变了小麦光合日变化的幅度,而未改变其变化规律,氮、磷、钾复合施肥有效地提高了小麦的光合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
邢倩谷艳芳高志英丁圣彦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小麦
种植制度对开封和封丘地区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2005、2006年4~5月份,对开封和封丘地区的小麦-玉米和小麦-水稻两种种植制度条件下冬小麦麦田杂草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种植制度麦田杂草种群相似性系数分别是0.65和0.51.二者相比较,小麦-玉米种植制田间杂草优势集中度较低,生物多样性较高,表现为物种丰度高15%~24%,生物多样性高11%~37%,均匀度与种植制度的关系不显著.
谷艳芳胡楠丁圣彦张丽霞李俊娇
关键词:杂草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河南省开封和封丘地区春秋两季农田杂草群落生态特征比较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样方调查河南省开封、封丘两地冬小麦地、夏玉米地杂草群落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对杂草重要值、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度和两地杂草群落相似性系数进行统计,并结合系统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张丽霞谷艳芳李俊娇丁圣彦
关键词: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聚类分析
农药胁迫对草履虫个体生长和种群动态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连续培养法探讨了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在甲胺磷、2,4-D丁酯和甲氰菊酯3种农药胁迫条件下的个体生长和种群动态,并利用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对种群的增长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胺磷和甲氰菊酯农药胁迫能改变草履虫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不同农药不同浓度处理下,草履虫密度增长曲线均具有“S”型生长特点;农药胁迫下草履虫密度增长曲线符合Logistic模型(R2>0.8),3种农药胁迫下K值明显降低;甲胺磷和甲氰菊酯农药胁迫下种群最大增长率低于2,4-D丁酯胁迫和对照。
谷艳芳柳爱莲丁圣彦肖保林彭玲苏江峰
关键词:农药草履虫LOGISTIC模型
开封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农田杂草群落结构及动态被引量:21
2007年
2005年春、秋两季对开封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小麦-玉米、小麦-大豆轮作地,葡萄地,弃耕地中杂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各杂草群落中物种相似系数、物种相对多度分布、功能群相对多度和生物多样性。杂草功能群分为单子叶短期生植物(MA)、双子叶短期生植物(DA)、单子叶多年生植物(MP)及双子叶多年生植物(DP)4个功能类群。调查共记录杂草种类71种,隶属27个科;春季51种、共同种7个,秋季36种、共同种8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杂草群落相似系数春季各群落间0.3~0.5,秋季玉米地-大豆地、秋葡萄地-弃耕地最高,分别是0.73和0.70;季节间小麦地与秋季各杂草群落间相似系数小于0.1。春、秋季弃耕地物种-相对多度分布曲线下降缓慢,常见种和偶见种多、相对多度分配分别占61.32%和47.09%;小麦地、玉米地、大豆地和葡萄地优势种突出。春季DA功能群占优势,小麦地高达81.06%;MP功能群较少,小麦地缺少MP。秋季玉米地和大豆地杂草功能群分布较均衡,葡萄地以DA和MP为主、分别为42.34%和42.64%;弃耕地MA、DA和MP平均,为33.63、31.07和30.25%。多样性指数为春、秋季弃耕地最高1.76和1.72,玉米、大豆地次之为1.55和1.52,春、秋葡萄地1.49、1.30,小麦地最低1.12。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杂草群落种群构成不同,功能群相对多度分配格局以免耕农田玉米地、大豆地和葡萄地杂草功能群分布均衡;功能群季节变化明显,趋势为MP上升,DA下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多样性等级为小麦地〈葡萄地〈大豆地和玉米地〈弃耕地。
谷艳芳胡楠丁圣彦张丽霞
关键词:杂草群落功能群土地利用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