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33004)

作品数:29 被引量:1,938H指数:14
相关作者:万广华陆铭章元陈澍李敬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城市
  • 4篇劳动力
  • 4篇城市化
  • 3篇农民
  • 3篇就业
  • 3篇福利
  • 3篇城乡
  • 3篇城镇化
  • 2篇地理
  • 2篇债务
  • 2篇征地
  • 2篇社会福利
  • 2篇市民
  • 2篇收入分配
  • 2篇内需
  • 2篇农民工
  • 2篇网络
  • 2篇网络分析
  • 2篇满意度
  • 2篇民工

机构

  • 12篇云南财经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财经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

  • 5篇陆铭
  • 5篇万广华
  • 3篇章元
  • 2篇陈钊
  • 2篇薛军
  • 2篇郑思齐
  • 2篇孟彦菊
  • 2篇赵果庆
  • 2篇李敬
  • 2篇兰海强
  • 2篇闻勇
  • 2篇陈澍
  • 1篇刘祥琪
  • 1篇周林意
  • 1篇刘继旺
  • 1篇徐彤
  • 1篇佐藤宏
  • 1篇袁方
  • 1篇邬璟璟
  • 1篇赵阳

传媒

  • 3篇经济研究
  • 3篇管理世界
  • 2篇世界经济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复旦学报(社...
  • 2篇经济学(季刊...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学术探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科技和产业
  • 1篇Social...
  • 1篇经济学家茶座
  • 1篇劳动经济研究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China ...

年份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蔓延对居民福利的影响--对城市空间异质性的考察被引量:15
2017年
本文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测算了居民福利及其不均等程度,并且检验了城市蔓延对居民福利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就居民平均福利水平而言,农村地区显著高于老城区和城郊,而老城区和城郊之间的平均福利水平并无显著差异;就福利差异而言,城市三类空间中不均等程度最高的是城郊,老城区次之,农村最低。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居民福利模型,发现城市蔓延与居民福利的关系在农村和老城区呈U型,在城郊则为"倒U"型。因此,城市蔓延对三类空间居民福利的影响,更多情况下体现为使城郊和非城郊居民之间的福利此消彼长。
孙三百万广华
关键词:城市蔓延空间异质性福利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2013年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一种最优匹配关系。本文从理论上界定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三级响应模式,中国目前正处于中级响应模式,且即将进入到高级响应模式。统计分析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导致城市化响应与理论模式不一致。进一步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表明:中国第二、第三产业均能给城市化带来持续的正的作用,但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能对二三产业的发展起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集聚经济作用来增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能力。
周林意赵果庆
关键词:产业结构城市化VAR模型
老年人就业和年轻人就业的关系: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被引量:78
2014年
本文使用1990、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高年龄段人口就业对年轻人就业的影响。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结果(OLS)显示,年轻人就业与高年龄段人口就业显著正相关。我们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回归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以解决OLS估计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偏倚问题,其结果仍然表明,高年龄段人口就业的增加会提高而非抑制年轻人就业。我们还发现高年龄段人口就业对青年工人的工资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就业的增加不会挤出年轻人就业。
张川川赵耀辉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中国保证粮食安全前提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边界被引量:7
2013年
在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多少农村劳动力可以转移进入城市部门?这对于政府制定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各种重大社会经济决策都至关重要。本文分别测算了中国在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以及完成了工业化之后还能够继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总量,结果发现它们分别达到5.52千万人和1.95亿人,它们所对应的城市化率分别为55.56%和75%。本文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城市部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不会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许庆章元邬璟璟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短缺
关于城市化的几个误区
2014年
我简单地讲一讲关于城市化问题的几个误区。为什么讲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城市化研究目前是风生水起,不少人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讲这个问题算是抛砖引玉。另一方面,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城市化问题特别关注。从2006年起,我就开始在国际上和国内,主张推进城市化,以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2008年我曾经在《比较》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中国解决贫困和收入分配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城市化。
万广华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中国经济《比较》
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被引量:353
2012年
城市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提高劳动力个人的就业概率,而不像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外来移民会挤占原有居民的就业机会。使用工具变量,对个人层面的就业决定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城市规模每扩大1%,个人的就业概率平均提高0.039—0.041个百分点。此外,城市规模扩大的就业增加效应对于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并不相同。总的来说,较高技能和较低技能组别的劳动力均从城市规模的扩大中得到了好处,其中较低技能组别劳动力的受益程度最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影响中等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就业概率。因此,采取城市人口规模的限制措施,并且特别针对低技能劳动力进行限制,将导致效率与公平兼失的局面,不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
陆铭高虹佐藤宏
关键词:人力资本
外来劳动力挤占了本地市民的收入吗?——基于城市规模视角被引量:7
2014年
城市增长具有规模效应和拥挤效应。不同城市规模下,进入城市的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市民既可能形成分工合作关系,促进本地市民收入增长;又可能形成竞争替代关系,导致本地市民收入下降。文章使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开放数据库(CGSS2008)中城市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外来劳动力流入对特大城市本地市民工资的影响不显著,而外来劳动力每增加1%就会使省会级大城市本地市民的年薪提高1.46%,中小城市本地市民的年薪下降0.83%。因此,外来人口与城市本地市民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特大城市互补效应与替代效应同时并存,大城市(省会)表现为互补效应强于替代效应,中小城市则替代效应强于互补效应。
周密张广胜黄利彭楠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新城之殇——密度、距离与债务被引量:101
2017年
中国大规模超标低效的新城建设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负债率。本文将城投债数据与新城特征数据进行匹配,研究发现,新城建设是促使地方政府发行城投债的原因之一,特别是2009年以后大规模的新城建设推高了地方政府负债率;密度更高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负债率;离主城区更近会逐年降低地方政府负债率。本文将新经济地理理论运用于研究中国的新城建设模式及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印证了密度和距离两个关键因素对城市经济效率的重要影响。
常晨陆铭
关键词:负债率
劳动力转移、信贷约束与规模经营——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本文利用有全国代表性的CHIP2013数据检验了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和农业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影响,并且考察了两个因素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第一,劳动力转移既促进了耕地的流转,又促进了留守户农业生产性资本的投入,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二,信贷约束抑制了留守农户耕地经营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增加,从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三,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留守户耕地经营面积的促进作用和对生产资本投入水平的抑制作用在粮食主产区相对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瞄准粮食主产区,鼓励主产区的劳动力转移和降低主产区留守户面临的信贷约束,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
章元吴伟平潘慧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信贷约束规模经营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被引量:347
2014年
本文测度了1978-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关系,并运用网络分析法和QAP方法,全新解构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发现有:(1)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网络具有稳定性和多重叠加性,共存在179个空间关联关系。(2)中国区域经济可分四个功能板块。第一板块是"双向溢出板块",主要由东部发达地区组成;第二板块是"经纪人板块",由具有较强经济增长活力的省份组成;第三板块是"主受益板块",由中西部发展较快的地区组成;第四板块是"净受益板块",由中西部落后地区组成。(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具有明显梯度特征。第一板块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将经济增长的动能传给第二板块,第二板块又将动能传给第三和第四板块。(4)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在空间关联上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和"门当户对"特征,地理位置的空间相邻、投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似可以解释50.2%的空间关联。
李敬陈澍万广华付陈梅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网络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