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

作品数:2,384 被引量:9,615H指数:28
相关作者:谢春萍行鸿彦蒋高明徐伯俊缪旭红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73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9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1篇轻工技术与工...
  • 54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7篇化学工程
  • 201篇机械工程
  • 154篇农业科学
  • 132篇电子电信
  • 1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84篇电气工程
  • 74篇理学
  • 65篇医药卫生
  • 59篇交通运输工程
  • 58篇建筑科学
  • 5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6篇生物学
  • 32篇天文地球
  • 23篇矿业工程
  • 1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0篇织物
  • 127篇经编
  • 106篇传感
  • 96篇网络
  • 89篇感器
  • 89篇传感器
  • 60篇纤维
  • 48篇图像
  • 45篇针织
  • 45篇无线传感
  • 45篇改性
  • 44篇性能研究
  • 41篇数值模拟
  • 40篇传感器网
  • 40篇传感器网络
  • 39篇无线传感器
  • 37篇无线传感器网
  • 37篇无线传感器网...
  • 36篇神经网
  • 36篇神经网络

机构

  • 889篇江南大学
  • 169篇南京航空航天...
  • 119篇南京信息工程...
  • 112篇江苏大学
  • 86篇常州大学
  • 82篇南京理工大学
  • 76篇南通大学
  • 75篇东南大学
  • 66篇苏州大学
  • 59篇江苏科技大学
  • 55篇南京工业大学
  • 5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6篇扬州大学
  • 41篇盐城工业职业...
  • 38篇南京大学
  • 36篇中国科学院植...
  • 31篇教育部
  • 29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盐城工学院

作者

  • 57篇谢春萍
  • 52篇行鸿彦
  • 47篇蒋高明
  • 43篇徐伯俊
  • 41篇缪旭红
  • 40篇苏旭中
  • 37篇钱坤
  • 35篇魏取福
  • 27篇俞科静
  • 26篇丛洪莲
  • 26篇刘厚林
  • 23篇彭力
  • 22篇徐伟
  • 22篇徐阳
  • 18篇李维林
  • 18篇张颖超
  • 18篇吴志明
  • 17篇孙知信
  • 15篇周鸣谦
  • 13篇孙丰文

传媒

  • 140篇纺织学报
  • 76篇上海纺织科技
  • 58篇化工新型材料
  • 55篇棉纺织技术
  • 49篇针织工业
  • 40篇纺织导报
  • 40篇丝绸
  • 27篇计算机工程与...
  • 26篇印染
  • 26篇计算机技术与...
  • 20篇毛纺科技
  • 20篇机械设计与制...
  • 20篇组合机床与自...
  • 19篇江苏农业科学
  • 19篇计算机应用
  • 19篇计算机科学
  • 17篇农业机械学报
  • 17篇现代制造工程
  • 17篇功能材料
  • 16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0篇2023
  • 24篇2022
  • 27篇2021
  • 32篇2020
  • 78篇2019
  • 223篇2018
  • 323篇2017
  • 473篇2016
  • 480篇2015
  • 351篇2014
  • 211篇2013
  • 111篇2012
  • 64篇2011
  • 1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0
2,3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不确定数据流聚类算法被引量:2
2014年
为解决高维和高不确定级别的数据流聚类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不确定数据流的聚类算法HFMicro。引入粗糙模糊集理论,定义了一种新的不确定数据流模型,并利用隶属程度的上、下近似来描述微簇。根据粗糙模糊集间的相似程度来选择最合适的微簇。使用动态衰减窗口模型提高算法的效率和聚类效果。由于采用了离线聚类模式,使得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处理高维和高不确定级别的数据流,同时兼容存在级不确定性和属性级不确定性,与现有算法相比效果更好。
姜元凯郑洪源
关键词:不确定数据流粗糙模糊集聚类
3-RRR球面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分析及结构优化被引量:6
2015年
根据Kutzbach-Grübler修正公式分析了球面3-RRR并联机构的自由度个数以及性质,采用哈密顿"四元数"对关节矢量进行描述并建立了逆运动学数学模型,找出了动平台运动时连杆之间、连杆与电机主轴相互之间的碰撞干涉条件。根据运动学逆解以及碰撞干涉条件,基于Mathematica软件完成了可达工作空间的分析,绘制了球面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形状,给出了工作空间的极限位置。以工作空间的最大化为目标对并联机构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使动平台实现了完整的球面工作空间。
王超群高踔陈柏吴洪涛
关键词:结构优化
2,4,6-三氯酚在盐城湿地土壤中的吸附行为被引量:1
2015年
2,4,6-三氯酚(2,4,6-TCP)是造纸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具有毒性强、难生物降解等特点。为了解盐城湿地土壤对2,4,6-TCP的吸附行为,采用批平衡实验研究了2,4,6-TCP在该土壤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特征,并考察了不同溶液pH及离子强度对土壤吸附2,4,6-TC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土比为10∶1的条件下,当溶液pH为3~9时,吸附系数Kd随pH的升高由8.01 L/g降到1.57 L/g;当Ca Cl2溶液浓度为0、0.01和0.1 mol/L时,该土壤对10 mg/L 2,4,6-TCP的吸附量则分别为20.64、26.62和39.57 mg/kg。与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相比,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湿地土壤对2,4,6-TCP的动态吸附过程。在288、298和308 K温度下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拟合2,4,6-TCP的吸附等温线,吸附系数Kf随温度的升高依次为5.91、7.35和11.14(mg/kg)/(mg/L)n,该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反应。
马建永吴向阳丁成陈天明李朝霞严金龙
黏胶纤维的截面形状对非织造材料可冲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非织造材料的可冲散性受纤维间摩擦作用的影响,而纤维间摩擦作用又与纤维截面形状有关。采用木浆纤维、黏胶纤维、PLA纤维为原料,并通过湿法成网工艺,制备面密度为40~60 g/m2的非织造材料,研究黏胶纤维的截面形状对非织造材料可冲散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黏胶纤维长度为8 mm、PLA纤维长度为7 mm、木浆/黏胶纤维质量比为5∶4、热风温度为65℃时,采用花朵状截面、表面沟槽多且深的Danufil纤维制成的非织造材料的可冲散性最佳。
常敬颖李素英张旭孙信王建军
关键词:湿法成网非织造材料
润滑剂对Fe基粉末冶金材料温压工艺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性能测试研究了硬脂酸锌、乙烯基双硬脂酰胺(ethylene bis stearamide,EBS)、复合润滑剂以及压制温度对Fe基粉末冶金材料温压工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润滑剂加入量(质量分数)超过0.4%后,Fe基粉末的流动性和松装密度均随润滑剂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加入单一EBS润滑剂的影响更大。添加润滑剂后增加了Fe基粉末冶金生坯的致密度,其中添加硬脂酸锌和复合润滑剂的Fe基粉末冶金生坯断口颗粒间结合更为紧密。润滑剂对提高Fe基粉末冶金试样生坯密度、烧结密度及抗弯强度的作用顺序为复合润滑剂>硬脂酸锌>EBS,Fe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密度和力学性能均随温压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最佳润滑剂加入量0.4%时,120℃温压Fe基粉末冶金试样密度比室温压制Fe基粉末冶金试样的密度提高了0.14~0.21 g/cm^3,硬度和抗弯强度提高了40%~65%。
张浩瀚刘子利刘希琴汤志浩邹德华
关键词:润滑剂温度粉末冶金材料温压工艺力学性能
纳米金刚石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对纳米金刚石(ND)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红外、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ND进行结构分析。通过在合成聚氨酯预聚体阶段加入ND成功制备了ND-水性聚氨酯(ND-WPU)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ND的质量添加分数为0.20%时,改性效果最好。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增加了15℃,拉伸强度增大了12MPa。此外,随着ND含量的增大,疏水性得到了明显提升,水接触角由69.5°提高到了90.8°。
葛硕硕张萍波蒋平平唐敏艳俞晓琴包燕敏高学文
关键词:纳米金刚石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改性
基于LS_SVM的超宽带定位算法
2018年
针对超宽带在非视距环境下测距误差大引起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_Support Vector Machine,LS_SVM)算法的测距误差处理.该方法将室内区域划分为多个相等的小区域,建立每个区域的采样信号的特征值和节点位置的非线性关系,利用LS_SVM对其进行分类和回归进行定位,对于非视距测距结果赋予较小的一个权重.实验仿真表明,相比K邻近算法(K-Nearest Neighbors,KNN)误差精度在7 cm内提高10%,说明本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定位精度.
程启国
关键词:超宽带支持向量机
“汉防己甲素-丹参酮ⅡA”二元微球的SPG膜乳化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
通过Box—Behnken设计实验优化工艺,采用SPG膜乳化法将具有不同母核结构的中药成分汉防己甲素与丹参酮IIA构建于同一载体中,制备出具缓释作用的二元中药成分复合微球.微球平均粒径2.787μm,PDI指数0.164...
张梦朱华旭郭立玮李博张启春陆瑾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微球药物动力学
文献传递
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视网膜图像半盲解卷积复原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导致自适应光学视网膜图像降质退化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结合双树复数小波变换(DT—CWT)和图像半盲解卷积复原算法的方法。首先,对经过自适应光学实时校正技术得到的视网膜图像进行DT—CWT分解,得到低频和高频部分对应的图像。将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中残余像差重建的光学传递函数作为图像复原模型的初始估计点扩散函数(PSF),并对低频部分图像进行条件约束的迭代半盲解卷积复原;对高频部分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高频和低频部分图像进行双树复数小波逆变换,获得复原图像。实验和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处理的视网膜细胞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图像客观质量评价参数相对于原始图像提高了5倍多;在视网膜细胞的空间频率范围内(70~90(°)-1),复原图像功率谱平均值提高了5倍左右,有助于对视网膜细胞的高分辨率观察。
曾明沈建新梁春钮赛赛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双树复数小波变换图像质量评价
移动混合传感网中节点自主部署算法被引量:33
2016年
针对节点感知半径不均衡的移动传感网络节点的部署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VL(Voronoi Laguerre)图分割的节点自主部署算法(Autonomous Deployment Algorithm,ADA)。ADA先对目标区域做VL图划分,将目标区域的覆盖任务在各个传感器节点之间进行分配。分配到覆盖子区间任务的节点通过构造VL受控多边形来确定下一轮候选目标位置。未分配到覆盖子区间的节点则根据自身与邻居节点感知圆及目标区域边界的几何位置关系计算所受虚拟力,最终确定下一轮目标点坐标。网络各个节点通过逐轮更新自身位置,从而提高网络覆盖。仿真结果表明,ADA算法在网络覆盖率、节点部署速度和节点分布均匀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秦宁宁余颖华吴德恩
共2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