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40104)

作品数:89 被引量:474H指数:10
相关作者:杨理践高松巍刘斌袁惠群谢里阳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机械工程
  • 2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理学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4篇有限元
  • 8篇齿轮
  • 7篇漏磁
  • 7篇变速
  • 7篇变速器
  • 6篇电磁超声
  • 6篇应力
  • 6篇铁磁
  • 6篇钢板
  • 5篇有限元分析
  • 5篇铁磁性材料
  • 5篇频散
  • 5篇线圈
  • 5篇漏磁检测
  • 5篇模态
  • 5篇合金
  • 5篇磁性材料
  • 4篇信号
  • 4篇有限元仿真
  • 4篇神经网

机构

  • 37篇东北大学
  • 35篇沈阳工业大学
  • 9篇江苏理工学院
  • 6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航工业北京...
  • 2篇东南大学
  • 2篇长春工程学院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宝钢集团有限...
  • 2篇武夷学院
  • 2篇中国计量学院
  • 2篇沈阳航空航天...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33篇杨理践
  • 25篇高松巍
  • 14篇刘斌
  • 11篇袁惠群
  • 8篇周金宇
  • 7篇谢里阳
  • 6篇邢燕好
  • 6篇梁明轩
  • 6篇王铁
  • 5篇冯健
  • 5篇靳鹏
  • 4篇刘金海
  • 4篇张化光
  • 4篇何雪浤
  • 3篇谭秀峰
  • 3篇刘亚琼
  • 3篇李燕燕
  • 3篇王江涛
  • 3篇张瑞亮
  • 3篇李晖

传媒

  • 9篇东北大学学报...
  • 8篇机械设计与制...
  • 8篇沈阳工业大学...
  • 8篇无损检测
  • 6篇仪器仪表学报
  • 5篇无损探伤
  • 5篇仪表技术与传...
  • 3篇机械传动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控制与决策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机械科学与技...
  • 2篇Chines...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工程设计学报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汽车工程
  • 1篇压力容器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14篇2016
  • 19篇2015
  • 36篇2014
  • 22篇2013
  • 1篇2012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daptive Interval 2 Fuzzy Neural Control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certainty and State Time delays
<正>In this paper,a new adaptive control is proposed for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 with state time delay.The ...
WANG YingyingWANG YingchunYANG Dongsheng
文献传递
有界双层结构SH导波频散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检测附着防腐层层状结构中是否存在剥离、孔洞等缺陷,利用超声SH导波研究层状结构频散特性的影响因素,基于弹性及粘弹性波动理论并依据Navier运动位移方程推导了附着防腐层双层结构的频散方程,并分析了防腐层剥离缺陷状态对频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研究SH导波频散特性的变化可反映附着防腐层的双层结构是否存在剥离缺陷;防腐层产生剥离缺陷时,导波SH_0模态发生频散且向防腐层横波速度渐近.防腐层剥离缺陷尺寸增大,回波信号幅值增加,截点振动速度变慢,导波能量衰减减小.
杨理践吕瑞宏高松巍刘斌
关键词:频散特性粘弹性介质
基于EEMD能量熵的齿轮接触疲劳试验点蚀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为了研究大模数合金钢齿轮采用单齿表面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后的接触疲劳特性,进行了相应的齿轮接触疲劳试验。采用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EMD)将采集的振动信号分解,并计算其能量熵,进而分析试验过程中能量熵值变化情况,以及其与齿面点蚀情况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将能量熵值作为一个辅助性指标来判断齿轮是否点蚀失效,完善齿轮接触疲劳试验点蚀失效的判据,为齿轮疲劳寿命预测提供基础试验数据。
刘亚琼王铁张瑞亮史若男张国栋
关键词:点蚀
砂轮划片机划切工艺参数优化方法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砂轮划片机划切工艺参数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合理设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atlab遗传算法优化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的方法.在避开各阶固有频率的基础上选取工艺参数范围,以主轴振动均方根值为评价指标,利用回归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建立了振动量与划切工艺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对所建回归方程进行迭代优化,得出对应最小振动量下的最佳工艺参数,对最佳工艺参数下的划切振动量进行试验验证,证明了优化结果的正确性.
孙红春王宏宝胥勇谢里阳
关键词:工艺参数遗传算法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被引量:25
2015年
针对传统视觉显著性模型在自顶向下的任务指导和动态信息处理方面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融入运动特征的视觉显著性模型。利用该模型提取了图像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静态特征的提取在图像的亮度、颜色和方向通道进行,运动特征的提取采用基于多尺度差分的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然后各通道分别通过滤波、差分得到显著图,在生成全局显著图时,提出多通道参数估计方法,计算图像感兴趣区域与眼动感兴趣区域的相似度,从而可在图像上准确定位目标位置。针对20组视频图像序列(每组50帧)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提取注意焦点即目标区域的平均相似度为0.87,使用本文算法能够根据不同任务情境,选择各特征通道的权重参数,从而可有效提高目标搜索的效率。
柯洪昌孙宏彬
关键词:视觉显著性自顶向下
海底管道内检测器实时跟踪与精确定位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海底管道检测中内检测器的位置确定问题,提出实时跟踪与精确定位方法。该方法联合应用压力波和超低频电磁波方法,通过压力波对内检测器实时跟踪,而利用超低频电磁波对内检测器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可有效解决海底管道内检测器的跟踪定位问题。根据所提出的方法,给出了实时跟踪与精确定位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设计思路。通过仿真验证,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对海底管道安全内检测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王少平刘金海高丁曲杰唐建华
关键词:压力波
感应淬火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为得到某合金钢感应淬火齿轮的接触疲劳特性,采用疲劳极限应力快速测定法和常规成组法相结合的方案对其进行疲劳试验。通过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分别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出可靠度—应力—寿命曲线(即R—S—N曲线),得到不同可靠度下的疲劳极限应力值,为感应淬火齿轮接触疲劳有限寿命设计及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基础试验数据。
史若男张瑞亮王铁刘亚琼杨辉范博
关键词:齿轮
挤压油膜阻尼器动特性系数的数值解法被引量:1
2014年
在分析含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时,需用到八个油膜动力特性系数。当前常用的动力特性系数的解析表达式是基于长、短轴承近似理论简化得到的,其优点是有明确的解析式且计算量小,缺点是精度较差。基于有限元法计算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特性系数:使用泰勒级数将瞬态雷诺方程的分解,采用伽辽金法将分解后的方程进行变分,然后运用有限元方法求解阻尼器的八个油膜动力特性系数。以某转子-油膜阻尼器系统为对象,分别研究了有限元法数值解和短轴承理论模型近似解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法数值解模拟阻尼器动态特性,较短轴承理论近似解更接近于实验值。
王洪昌陈修祥周金宇
关键词:挤压油膜阻尼器有限元法伽辽金法
基于特征分析的机电产品交互界面评价模型被引量:4
2014年
将特征元素作为交互界面基础,提出了基于特征分析的机电产品交互界面设计评价模型.对机电产品交互界面进行特征元素分解,运用相似性实验提取典型特征属性,并以层级分析法建立属性特征的语义量化模型,使感性语义词汇以量化的数理形式表达出来.分别建立外观特征与操作行为的映射规则,属性特征与功能部件的映射规则.评价模型以两种映射关系确定整体交互界面的特征表达,以此为基础进行计算,最终得出属性特征、外观特征、操作行为的效用值,以及整体综合效用值4个评价参数.以龙门刨床为实例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而且评价参数可以有针对性地评价交互界面各功能部件、操作步骤对属性特征的表达程度.
牛东方谢里阳杨松吕春梅
关键词:机电产品交互界面映射规则
含均布多轴向表面裂纹厚壁圆筒结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轴向表面裂纹对受内压厚壁圆筒结果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分析含均布多轴向表面裂纹厚壁圆筒裂纹数目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对外径相同、含均布多轴向表面裂纹厚壁圆筒及以裂纹尖端到厚壁圆筒中心距离为内径厚壁圆筒在受相同内压情况下的最大周向应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厚壁圆筒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数目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并趋于一恒定值,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数目的减小只是裂纹扩展速度或扩展可能性的减小,含裂纹厚壁圆筒的最大周向应力在N=2时最大,且当N≥2时随着裂纹数目的增加而减小,但仍大于等效减薄厚壁圆筒的最大周向应力,厚壁圆筒的安全性仍小于以等效减薄后的光滑厚壁圆筒。
秦晓峰谢里阳何雪浤
关键词: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法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