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BS2009NY040)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夏淑春鄢洪海张茹琴迟玉成吴菊香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即墨市农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花生
  • 6篇玉米
  • 5篇侵染
  • 4篇斑病
  • 3篇玉米弯孢菌
  • 3篇水杨酸
  • 3篇弯孢菌
  • 3篇抗病
  • 3篇抗性
  • 3篇克隆
  • 3篇基因
  • 3篇H2O2
  • 3篇病菌
  • 2篇蛋白
  • 2篇性生理
  • 2篇叶斑
  • 2篇叶斑病
  • 2篇叶斑病菌
  • 2篇诱导抗病
  • 2篇诱导抗病性

机构

  • 18篇青岛农业大学
  • 12篇山东省花生研...
  • 4篇即墨市农业局

作者

  • 14篇张茹琴
  • 9篇夏淑春
  • 8篇鄢洪海
  • 5篇迟玉成
  • 2篇况川
  • 2篇吴菊香
  • 2篇许曼琳
  • 1篇宋希云
  • 1篇林海洋

传媒

  • 4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菌物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O和H_2O_2在玉米抗弯孢菌侵染中的生理作用机制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明确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的关系,及作为信号分子调控玉米抵御弯孢菌感染过程中的生理机制。以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具有不同抗性的3个玉米种质478、齐319、农大108为试材,外源施用硝普钠(SNP)、2-4,4,5,5-苯-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c PTIO)、过氧化氢(H2O2)、抗坏血酸(As A),和接种玉米弯孢病菌,比较植株病情指数、NO和H2O2含量及寄主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施一定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NP)和H2O2均可减缓玉米弯孢叶斑病菌侵染进程,降低感病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并且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植株防御酶活性,尤其抗性弱的玉米种质478植株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诱发了玉米过敏性坏死反应;接种玉米弯孢菌后3个玉米种质叶片中NO和H2O2含量均有猝发现象,而NO和H2O2的清除剂c PTIO和As A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玉米植株感病率和病情指数。NO和H2O2是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病的重要信号分子,可提高POD、CAT、SOD、PAL和Glu病程相关蛋白活性,进而增强玉米对弯孢菌的抗性。
鄢洪海吴菊香张茹琴迟玉成宋希云夏淑春
关键词:玉米弯孢菌
花生叶腐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及致病性解析
近些年来,我国花生的种植户越来越多,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尤其是山东地区,并且随着花生种植技术的提高使花生生长茂盛导致田间通风差,致使花生叶腐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杜化坊等通过该病菌的形态观察、菌丝融合和分子鉴定等方法明确了...
夏淑春张茹琴迟玉成王学武许曼琳鄢洪海
关键词:致病因子
文献传递
花生黑斑病菌致病毒素提取及其活性测定
2015年
为了明确花生黑斑病菌的致病因子及致病机制,对该病菌分泌的毒素进行了提取和生物学特性测定。通过对花生黑斑病菌毒素产生条件筛选和优化,采用氯仿提取、硫酸铵和柱层析分离纯化病菌产生毒素。结果表明:花生黑斑病菌在V8培养液、光/暗交替、静止条件下培养20 d产毒活性最强,用等量的氯仿提取,再经过8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透析和柱层析纯化,可以获得较高活性的花生黑斑病菌毒素。初步分析显示,毒素由A和B 2种成分构成,但仅A成分对花生有致病性,B成分没有,A成分是毒素的主要成分;另外,病菌毒素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较强的极性。
鄢洪海张茹琴迟玉成林海洋许曼琳夏淑春
关键词:毒素生物学特性
间接竞争ELISA测定花生植株内源水杨酸含量被引量:2
2013年
以SA-N=CH-(CH2)3-CH=N-OVA为包被抗原,利用SA-NH-CH2-NH-BSA为免疫原产生的抗体,来建立能定量测定花生组织中游离水杨酸(SA)的间接竞争ELISA工作程序,并明确该方法的工作条件以及基本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对SA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量为10 ng·mL-1,线性检测范围为10 ng·mL^10μg·mL-1。在该范围内,标准曲线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90%和6.81%;花生叶片和根组织中添加S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9%和91.0%。
鄢洪海王学武张茹琴况川迟玉成夏淑春
关键词:花生间接竞争ELISA
NO和H2O2在花生抗叶腐病菌侵染中的作用机制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花生叶腐病近些年来在山东等省市的许多高产田中为害越来越严重,呈现由点及面的扩展发生,造成植株的叶片大量腐烂,最后干枯脱落,影响果实的饱满度甚至其正常发育,从而导致...
夏淑春张茹琴迟玉成徐曼琳鄢洪海
关键词:防御反应
花生叶腐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及致病性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明确花生叶腐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种类和致病作用以及花生品种木聚糖酶抑制剂基因与抗叶腐病的关系,本研究进行了花生品种对叶腐病的抗性鉴定,测定了离体条件下和活体内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与变化,扩增了3种花生木聚糖酶抑制剂基因。结果表明:花生叶腐病菌能产生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等细胞壁降解酶,无论活体外培养还是接种植株体内都表现为果胶酶活性最高,其次是漆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最弱的是纤维素酶;果胶酶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强,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的活性较弱,甚至在离体条件下没有测到活性,说明病菌产生的几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有较大差异;其次,叶腐病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在花生不同抗性品种中的活性和变化也不同,感病品种中测得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一般都比抗病品种高,随接种时间增长的活性变化曲线也比抗病品种增加的速度快。另外,在花生品种中检测到3种木聚糖酶抑制剂基因XIP、TAXI和TLXI,但品种间分布不均衡,其中TAXI基因与花生叶腐病抗性关系密切。
王麒然吴菊香张茹琴迟玉成许曼琳夏淑春鄢洪海
关键词:细胞壁降解酶
SNP和H2O2处理对玉米弯孢菌侵染和寄主防御酶的影响
以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具有不同抗性的3个玉米种质黄早四、齐319、农大108、为材料,外源施用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NO供体)、2-4,4,5,5-苯-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2...
鄢洪海张茹琴迟玉成徐曼琳夏淑春
关键词:玉米弯孢菌H2O2
文献传递
花生网斑病诱导抗性及寄主防御酶应答反应和NPR1表达的测定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叶面喷施水杨酸、病原菌培养滤液、草酸等因子诱导花生植株对网斑病抗病性,并测定寄主防御酶活性变化和NPR1基因表达量,来探讨花生诱导抗病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诱导处理可以使花生获得系统抗病性,且以2.0 mmol/L水杨酸诱导花生网斑病抗性效果最好,控制病害效果达到35.3%;寄主防御酶活性升高与诱导抗病性强度呈正相关,但几种防御酶在诱导抗病性应答反应中的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2.0mmol/L的SA诱导处理后花生叶片中NPR1表达量明显升高,与诱导抗病性密切相关。
夏淑春王学武王志葵况川张茹琴鄢洪海
关键词:花生网斑病诱导抗病性水杨酸NPR1基因
花生HyPGIP基因的克隆及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山东省是我国主要花生产区之一,2012年山东花生的种植面积约为78.71万hm~2,花生的产量则达到了348.7万t。而花生病害的侵染是影响花生产量主要因素之一,近来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
王麒然王琰王志奎张茹琴迟玉成夏淑春鄢洪海
关键词:花生基因克隆
文献传递
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laria lunata)漆酶的致病性、基因克隆与黑色素合成相关性分析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玉米上的重要叶部病害,曾经造成过玉米严重减产,因此,研究其致病机制和建立行之有效的防控技术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证实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在活体外、离体叶片及愈伤组织中均可分泌一系列的...
吕宾夏淑春张茹琴王麒然鄢洪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