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5088)

作品数:1 被引量:47H指数:1
相关作者:叶兴南陈建民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吸湿
  • 2篇吸湿性
  • 2篇颗粒物
  • 1篇亚微米级
  • 1篇能见度
  • 1篇气溶胶
  • 1篇化学特征
  • 1篇灰霾
  • 1篇工业区
  • 1篇APM
  • 1篇春季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4篇叶兴南
  • 1篇陈建民

传媒

  • 1篇自然杂志

年份

  • 4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上海宝山工业区亚微米颗粒物的吸湿性
<正>气溶胶的吸湿性对二次颗粒物的形成与转化、大气能见度、区域大气污染特征以及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等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吸湿性串联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HTDMA)于2011年2-3月测定了上海市宝山工业区30nm、6...
尹姿叶兴南
文献传递
运用APM在线研究大气亚微米级颗粒物的密度特征
<正>密度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物理性质,与颗粒物化学组分、粒径及颗粒物形态密切相关,所以颗粒物密度能够反映气溶胶的大气演化过程,为老化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故而对污染天气的形成、城市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DM...
尹姿江淑琴陶冶叶兴南
文献传递
灰霾与颗粒物吸湿增长被引量:47
2013年
灰霾频发是中国当前遭遇的最严峻的环境挑战之一。以二次离子为主的细颗粒物浓度上升是灰霾频发的主要原因,这反映了中国煤烟和汽车尾气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二次颗粒物在大气中容易潮解和吸湿增长,显著改变颗粒物的折光率和粒径分布。颗粒物的吸湿性主要取决于化学组成,也受粒经效应制约。受风化滞后影响,大气颗粒物很可能在较低湿度下仍然以湿霾形态存在。中国城市大气气溶胶包含近疏水颗粒物、弱吸湿颗粒物和强吸湿颗粒物三种类型,各类型的含量在各城市存在差异。灰霾期间吸湿增长对大气能见度降低的贡献可能达到60%,超过颗粒物本身的消光作用。颗粒物吸湿增长还可以为气态污染物提供非均相转化载体,促进硫酸和硝酸盐等细颗粒物的生成,进—步降低大气能见度。
叶兴南陈建民
关键词:吸湿性
上海春季气溶胶的分级化学特征
<正>因颗粒物来源和老化程度不同,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为表征上海城市大气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组成和分布情况,本文利用安德森八级采样器在2012年4-5月份分级采集了25组样品。利用安捷伦2100型离...
陶冶尹姿吴蒙叶兴南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