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RPopen-1207)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郑伟邢智峰齐永安袁余洋周雪晴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长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元古界
  • 2篇岩相
  • 2篇汝阳群
  • 2篇中元古界
  • 2篇相分析
  • 2篇MISS
  • 2篇沉积相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对比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新元古界
  • 1篇盐岩
  • 1篇岩相分析
  • 1篇遗迹化石
  • 1篇张夏组
  • 1篇震旦
  • 1篇震旦系
  • 1篇生物成因
  • 1篇碳酸

机构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四川建筑职业...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南省生物遗...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郑伟
  • 3篇邢智峰
  • 2篇袁余洋
  • 2篇齐永安
  • 1篇王敏
  • 1篇刘顺喜
  • 1篇白万备
  • 1篇唐玄
  • 1篇孙长彦
  • 1篇周雪晴
  • 1篇姚倩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山西黎城中元古界常州沟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6
2015年
在山西黎城县西井镇彭庄至大井盘公路旁剖面以及黄崖洞景区发育大量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多发育在砂岩表面。由于构造形态奇特,被误以为各种遗迹化石或是不规则的泥裂构造。依据其形态特征、成因构造和前人分类方案,将研究区此类构造分为3种类型,即微生物席生长构造、微生物席破坏构造和微生物席腐烂构造,以及9个不同形态构造,即小瘤状突起、圆顶大瘤状突起、不规则侧向生长脊、大脊状生长构造、纺锤状脱水裂痕、多边形网状脱水裂痕、曲形脱水裂痕、微生物席砂片、砂火山构造,对9种不同形态的MISS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研究区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与豫西鲁山地区、贺兰山苏峪口地区、北京南口地区、河北兴隆地区发育的MISS及地层特征进行类比,认为MISS对华北地台中元古代地层对比以及古环境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郑伟邢智峰
关键词:中元古界地层对比
川西坳陷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特征被引量:27
2014年
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川西坳陷富有机质页岩进行孔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富有机质页岩比表面积为3.404-19.473 m2/g,远大于常规储层比表面积,大多数比表面积由微孔和过渡孔提供;页岩具有从微孔到中孔等一系列连续性孔隙,孔隙平均孔径为3.06-7.82 nm,孔隙类型以平行板状孔和一端封闭的盲孔为主,同时有一定量的墨水瓶状孔;页岩比表面积与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与孔径呈负相关性,石英等脆性矿物和比表面积有弱正相关性。
吴伟刘惟庆唐玄周雪晴郑伟宋党育
关键词:孔隙结构孔隙类型川西坳陷
豫西鲁山地区中元古界汝阳群上部沉积相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豫西鲁山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发育齐全,露头连续,是华北地台中元古界地层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笔者借鉴miall研究河流岩相的方法,结合岩石结构、沉积构造、MISS构造等特征,在鲁山地区中元古界汝阳群上部划分出了25种岩相,根据岩相类型、岩相组合、内部形态和剖面特征,识别出了6种沉积亚相及10种沉积微相,建立了7种沉积相序类型,得出了汝阳群上部的沉积环境由稳定滨岸碎屑沉积环境逐渐向碳酸盐岩沉积转变的演化规律。
郑伟邢智峰袁余洋
关键词:岩相相序
洛阳龙门地区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类型及遗迹化石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洛阳龙门地区出露连续的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碳酸盐岩,层内发育大量的风暴沉积构造,是研究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的良好剖面。研究区发育了6种典型的风暴相关沉积构造,根据风暴岩的沉积序列,识别出5种风暴沉积岩;研究了该区风暴沉积中遗迹化石,依据遗迹化石的分布特征以及镜下特征,划分出了3个风暴沉积序列层段,识别出6个遗迹属,建立了研究区遗迹化石的风暴沉积分布模式图,得出了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规律。
郑伟孙长彦白万备齐永安姚倩王敏李妲
关键词:寒武系张夏组碳酸盐岩遗迹化石
鲁山地区中-新元古界汝阳群和洛峪群微生物席及其矿物显微构造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MISS)是底栖微生物群及其生命活动与沉积物相互作用形成的沉积构造,是微生物群生命活动的重要产物,多出现在陆源碎屑岩中,也是微生物群落在碎屑沉积中最重要的地质记录。该类构造在前寒武纪的广布性和显生宙的局限分布性,对于研究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鲁山地区野外露头发育的MISS的详细观察和描述,依据其成因和形态观察,将其分为微生物席生长构造(Mat growth feature)、微生物席破坏构造(Mat destruction feature)和微生物席腐烂构造(Mat decay feature)三种类型,包括瘤状突起、不规则侧向生长脊、多边形网状生长脊、多边形脱水裂痕、纺锤状脱水裂痕、不规则网状脱水裂痕、次圆状网状脱水裂痕、砂火山构造等8个主要形态构造。根据宏观形态、镜下特征等,分析讨论了MISS的形态构造、成分、成因、沉积环境等。对含有MISS石英砂岩的镜下石英颗粒及其矿物组分特征的研究发现,宏观上形态各异的MISS的镜下特征差别不大,并且在MISS形成过程中生物物理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共同起着作用,同时也发现微生物群落可能多生长在中等水动力、沉积物为细粒的环境中。
郑伟袁余洋邢智峰齐永安
关键词:MISS显微特征
豫西鲁山地区震旦系岩相分析及沉积环境的演化被引量:6
2012年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特征以及微相特征,在研究区震旦系划分出15种岩相,并识别出6种沉积相和8种沉积亚相,通过岩相、沉积相以及沉积环境分析,认为该研究区震旦纪沉积环境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在该时期内共发生3次大的海侵事件.
郑伟刘顺喜
关键词:震旦系岩相沉积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