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66)

作品数:3 被引量:81H指数:3
相关作者:于书霞杨婉李鹏刘杰叶晶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滇池
  • 2篇滇池流域
  • 2篇土地利用
  • 1篇优化配置
  • 1篇土地利用结构
  • 1篇土地利用结构...
  • 1篇驱动力
  • 1篇景观格局优化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基于GIS

机构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于书霞
  • 2篇杨婉
  • 2篇李鹏
  • 1篇郭怀成
  • 1篇叶晶
  • 1篇刘杰

传媒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选择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为对象,分析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格局优化的关系。在对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主要研究内容、实现方法和研究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认为研究方法的不完善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前研究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主要方法是模型法,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模型和空间配置模型。已有研究中,数量结构优化模型包括线性规划模型、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等;空间配置模型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配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CA)和小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模型(CLUE-S)等,分析并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缺陷。研究发现,土地利用空间配置方法的发展弱势和现有模型无法完成从数量优化到空间配置的完整过程是该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随着对配置结果精度和可行性要求的提高,空间配置模型的发展完善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同时开发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到空间格局配置的完整模型也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杨婉李鹏于书霞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
基于典型对应分析的滇池流域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驱动力识别有助于对格局进行调整,达到优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昆明市2008年土地利用和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尝试采用典型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对滇池流域不同用地类型的驱动力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将分析结果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比较进而验证CCA用于驱动力分析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滇池流域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布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并呈现此消彼长的特点,林地、草地分布主要受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CCA分析结果与Logistic回归结果基本一致,是一种有效的驱动力分析方法;在当前退耕还林、保护自然生境观念被普遍接受的背景下,有效调配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以及防止耕地被过度蚕食,是优化流域用地格局的关键。
李鹏于书霞
关键词:滇池流域土地利用驱动力
基于GIS的滇池流域景观格局优化被引量:67
2012年
景观格局优化是景观生态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选择滇池流域为研究区域,在RS和GIS的支持下对2008年Landsat TM影像进行解译判读,获得景观类型图,运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对区域景观格局进行优化。结合景观各组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空间作用,构建了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以加强生态网络的空间连通性,提高景观格局稳定性,完善生态功能。源地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要维持和增大源斑块面积。所构建城市区域廊道、森林生态廊道、农业生产廊道应采取保持廊道规模,建立缓冲区,加强植被绿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措施以提高整个廊道的连通性。节点位于景观生态流和连通的重要位置上,需要加强控制。该研究对流域生态规划和土地利用优化布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杰叶晶杨婉郭怀成于书霞
关键词:环境科学景观格局优化滇池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