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40068)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汪东萍方瑞芬傅勇林陈新苗更多>>
- 相关机构:池州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评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公元383年,释道安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五失本"谈到翻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详简问题。对于"一失本"的语序问题,道安主张失本而采用倒装语序;对于"二失本"的文质问题,道安主张根据读者层次和不同文体选择质派或文派翻译,提倡发挥质、文两派的优势,更好地进行佛典汉译;对于"三失本、四失本、五失本"的详简问题,道安认为就一般佛典而言,反复叮咛、啰唆琐碎的颂文、义辞和反腾都应删去,但戒律翻译应该保留;"三不易"谈到佛典汉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这三大因素导致了佛典汉译不容易。
- 汪东萍方瑞芬
- 关键词:五失本翻译思想
- 生态审美视域中的西方当代文学审度被引量:1
- 2012年
- 生态文学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意识形态工具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生态文学叙述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对严峻生态现实的文学反映。它对人有认识、教育和感化的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可以绿化人类精神家园,使人民大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西方生态文学的发展性,关注生态文学的发展生态,以汲取其中的精华,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陈新苗汪东萍
- 关键词:生态文学当代文学审美
- 佛典汉译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文章学译学范式构建被引量:1
- 2012年
- 佛典汉译历时一千多年,翻译佛典近六千卷,影响深远,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研究,发现:合作翻译是佛典汉译的传统,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成因;"文以载道"是佛典汉译的信念,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内核;"文质之争"涉及佛典汉译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是文章学译学范式的表征,几方面藕合,构建了佛典汉译的文章学译学范式。
- 汪东萍傅勇林
- 关键词:文章学译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