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XMZ034)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徐人平胡瑞波王坤茜张超张晓松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艺术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图案
  • 3篇民族图案
  • 2篇修辞
  • 2篇修辞格
  • 2篇修辞学
  • 2篇艺术
  • 2篇骨骼
  • 2篇辞格
  • 1篇傣族
  • 1篇修辞手法
  • 1篇修辞学理论
  • 1篇艺术初探
  • 1篇艺术设计
  • 1篇意境
  • 1篇隐喻
  • 1篇隐喻研究
  • 1篇造型艺术
  • 1篇织锦
  • 1篇社会功能
  • 1篇审美

机构

  • 10篇昆明理工大学
  • 4篇贵州大学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广西建设职业...
  • 1篇江南大学
  • 1篇五邑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辽宁公安司法...
  • 1篇广西民族博物...

作者

  • 9篇徐人平
  • 6篇胡瑞波
  • 5篇王坤茜
  • 4篇张超
  • 3篇张晓松
  • 2篇向极鼎
  • 2篇果霖
  • 2篇朱晓君
  • 2篇张天会
  • 2篇索昕煜
  • 2篇安俊芳
  • 1篇苟双晓
  • 1篇吴志军
  • 1篇董建辉
  • 1篇李刚
  • 1篇顾丽春
  • 1篇陆剑鸣
  • 1篇王汉友
  • 1篇葛又铭
  • 1篇李亮之

传媒

  • 6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家具与室内装...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丝绸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山地民族...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修辞学角度谈西南少数民族图案中的骨骼
2011年
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图案中的骨骼,均内含反复、排比、顶真、错综等修辞手法,这些图案的构成形式均可用数学模型来表达。这对于建设民族图案数据库,从而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瑞波徐人平王坤茜向极鼎
关键词:修辞格民族图案
贵州傩面具视觉艺术符号探析被引量:1
2011年
贵州傩面具是一种民俗味极浓的视觉艺术符号,多为木制,大致有鬼神、世俗人物、动物3类傩戏角色。傩面具作为一种综合造型艺术,雕刻工艺细致,角色造型大胆、夸张,突出避邪纳吉的寓意,既象征神灵,又作为图腾符号为表演者和观看者营造了共同的意境。
朱晓君张超徐人平
关键词:傩戏面具傩文化
艺术设计符号学的属性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美国逻辑学家C·S·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概括了三种范畴即涉及感觉质;涉及人的经验;涉及思维的。针对符号和对象的关联,将符号划分为三种形式:其一、图像符号;其二、标识符号;其三、象征符号[1]。结合符号的任意性、社会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分析符号认知性、普遍性、约束性和独特性的特性,挖掘符号的指示功能、审美功能和象征功能,将为进一步研究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指明方向。
胡瑞波安俊芳张晓松王坤茜徐人平
关键词:符号学审美功能
西南山地民族图案中的禽、鸟、畜、兽隐喻研究
2016年
本文以西南山地民族图案中的"禽""鸟""畜""兽"为研究的出发点,提取了几个典型民族常用的动物图案,结合具体的民间故事,分析图案产生的原因、背景及其所折射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图案所表达的"幸福自由""六畜兴旺""祖先庇护"等美好寓意。
胡瑞波董建辉安俊芳
关键词:隐喻
从修辞手法中的描绘、意境及其构成谈西南少数民族图案中的骨骼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民族图案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分析了其图案的文化背景、元素发展历史以及制作过程等方面,探讨了彝族、苗族以及布依族在其发展和演变中所赋予的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爱情信物以及祈求五谷丰登等方面的特点。由此引入修辞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了比喻、回文、比拟以及省略等形式上的修辞格理论,提出了其图案中的骨骼构成形式的定义,分析了图案中骨骼构成形式,呈现了民族图案在其发展、传承以及保护过程中问题的特殊作用,同时,也为民族图案建立图案数据库指明了方向。
胡瑞波张晓松徐人平王坤茜向极鼎
关键词:修辞学理论修辞格民族图案
Regarding th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Colorfully Engraved Black Pottery’s"Rapid Prototype Technology
This paper researche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regarding the black pottery’s rapid prototype.The Tibeta...
Renping Xu1
文献传递
矩阵变换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2013年
本文以家具造型设计的形式美为对象;矩阵变换为理论依据,分析矩阵变换所具有的形式美特征,及其与形式美规律"和谐准则"的内在联系。探讨矩阵变换方法进行家具设计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提出了矩阵变换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和途径。旨在尝试从理性视角总结出形式美的设计方法。
陆剑鸣葛又铭
关键词:矩阵变换家具造型设计
花腰傣服饰中的形与色
2012年
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花腰傣服饰形与色的特征,可以发现:花腰傣男性服饰单一的深色调与简洁大方的服装款式相搭配,体现出花腰傣民族男性强悍、刚毅、勇敢的心理特征及原始而和谐的朴素审美观;花腰傣女性服饰的形与色有一种秩序美感,在形上借鉴自然界中美妙的形态,通过大胆夸张的变形、巧妙的构思组合,在深色傣锦上绣出精美绚丽、独具特色的服饰造型图案,展现了花腰傣女性温婉优雅的特质和该民族灿烂的艺术文化风采。
张超朱晓君张天会果霖徐人平
从功能到符号——花腰傣服饰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花腰傣服饰具有御寒保暖、方便生活和装饰美化的功能,其整体效果最能凸显花腰傣服饰的视觉魅力。就局部特征而言,其左短右长的裙子、斜戴的帽子、小巧的秧罗、精美的腰带,具有方便行走、防雨遮阳、盛装物品、保暖装饰的功能。花腰傣服饰在长期发展中因融入了民间传说和爱情故事而逐步演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成为民族区分、爱情象征、年龄标识的外在表征,表达了花腰傣人民对本民族的热爱、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生活的祝福。
胡瑞波徐人平索昕煜王坤茜刘晓燕
关键词:花腰傣服饰符号化
傣锦流派发展渊源与造型艺术初探被引量:3
2014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锦艺术源远流长,富有特色。论文在讨论西双版纳傣锦和德宏地区傣锦两大流派发展渊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两者在面料、色彩、图案特点和纹样构成等造型艺术方面的特点、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西双版纳地区交通不便,艺术风格更具本民族传统原始宗教的特征;德宏地区地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冲,较多受到内地工艺的影响,进化较快。最后指出:傣锦两大流派的形成及其造型艺术特征是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果霖张天会顾丽春张超徐人平
关键词:流派造型艺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