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A05046S)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蔡秀玲张宇邓春宁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从“工荒”看企业的根植性被引量:1
- 2006年
- 企业根植性理论提供了一个联系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视角。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市场的依赖表现为企业内部制度的某种缺陷,即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像科斯等所言,要与雇员签定较为长期稳定的劳动合同。一旦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即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不确定性,内部制度的缺陷就会暴露出来,于是出现了“工荒”。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内部制度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企业根植性的又一具体表现。构建劳动力市场三方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张宇蔡秀玲
- 关键词:根植性企业内部制度
- 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外部环境的变迁被引量:1
- 2007年
- 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解决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外部环境的变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国内的工业化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人力资本的积累跟不上技术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变、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硬约束以及民企资方权益缺乏制度保障。
- 张宇蔡秀玲
- 关键词:外部环境
- 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外部环境变迁的报告被引量:3
- 2007年
- 企业的适应性理论、自生能力理论以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都反映出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解决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现阶段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外部环境的变迁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国内的工业化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人力资本的积累跟不上技术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变、社会责任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硬约束、民企资方权益缺乏制度保障。
- 张宇蔡秀玲
- 关键词:自生能力比较优势经济增长方式企业社会责任
- 试论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在雇佣契约理论上的分歧——兼评学术界对《劳动合同法》的两种看法被引量:4
- 2008年
- 《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并形成了尖锐对立的两派:"企业保护论"派与"劳动保护论"派。两派的观点都有现实的针对性和立论依据,其理论依据分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契约理论和马克思的雇佣契约理论。因此,只有通过对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雇佣契约理论的比较,才能比较辩证地认识《劳动合同法》。
- 蔡秀玲邓春宁
-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契约劳动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