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澳大利亚新疆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ASF039C)
-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萍黄艳华李青王喜华贲艳丽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石河子大学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澳大利亚新疆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患者态度定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深入了解和探究新疆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中的Husserl观点构成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个人访谈法,深入访问新疆艾滋病重点疫区医院的8名护理人员。结果: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态度包括:恐惧心理、逐渐接纳、理论知识和实际脱节、支持需求、培训需求。结论:进行全面、持续、有效的艾滋病知识培训可减轻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减少对其歧视。
- 黄艳华李萍冯蕾
- 关键词:护理管理者
- 489名新疆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人员艾滋病认知、态度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新疆艾滋病重点疫区护理人员艾滋病认知、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题小组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5个重点疫区的489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均高于70%,但对不同知识回答正确率不同;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态度包括:恐惧心理、逐渐接纳、理论和实际脱节、支持需求、培训需求。结论进行全面、持续、有效的艾滋病知识培训可减轻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减少歧视态度。要加大少数民族、低年资、低学历等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工作应既系统又有侧重点的进行。
- 黄艳华李萍
- 关键词:艾滋病专题访谈
- 角色换位下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心理体验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护理人员的艾滋病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游戏活动中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真实感受。结果:得知自身/家属艾滋病感染会使护理人员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虽然多数人会采取积极地应对方式,但仍需要各方面的支持。结论:需要加强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支持性环境,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 黄艳华陈付平张丽梅文丽李萍
- 关键词:艾滋病护理人员角色扮演
- TOT模式在新疆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与行为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TOT模式在新疆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实践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在培训前后分别抽取被培训护理师资200人、一般护理人员50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护理师资教学能力的评价运用观察与访谈等方法进行。[结果]通过培训,护理师资及一般护理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有明显提高,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师资的艾滋病教学方法与技巧有所掌握,而且,艾滋病知识在护理师资向一般护理人员的层层传授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逐级递减现象(P>0.05)。[结论]TOT模式在新疆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实践等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结合新疆地域分布特点及其艾滋病疫情特征,该培训模式的应用较快、较好地提高了新疆护理人员的艾滋病应对能力。
- 李萍李青
- 关键词:TOT模式护理人员艾滋病
- 参与式教学在艾滋病护理师资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9年
- 黄艳华李萍贲艳丽
-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艾滋病护理师资
- 维吾尔族护士艾滋病KAP现状及对策
- 2009年
-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护士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实践(KAP)等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新疆艾滋病重点疫区20家医院的150名维吾尔族护士进行调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吾尔族护士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欠佳,平均知晓率为70.9%;对艾滋病及其患者的正性接纳态度呈较低状态,平均接纳率为52.5%,维吾尔族护士HIV职业防护行为有待于规范与加强,正性行为平均发生率为66.2%。结论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途径,加强维吾尔族护士艾滋病知识培训,减少对艾滋病的歧视态度,提高HIV职业防护意识,以便维吾尔族护士在新疆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 李萍李青王喜华
-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
- 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护理意愿及其定性研究
- 2009年
- 本文通过对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护理意愿及其定性研究等方面的现状所做的简单综述,以期能对艾滋病防治及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 黄艳华李萍李青
- 关键词: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培训护理意愿
- TOT模式在新疆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提高新疆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护知识。方法采用TOT培训模式对新疆艾滋病重点疫区20所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对HIV/AIDS患者接纳率、防护HIV职业暴露正性行为采用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TOT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艾滋病知识认知率,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行为。
- 王喜华李青
- 关键词: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
- 新疆艾滋病高发地区护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了解新疆艾滋病重点疫区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艾滋病所持有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知识、态度问卷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对5个高发区的500名护理人员以匿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均高于70.00%,但对不同知识回答正确率不同;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持同情态度的占64.6%;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在知识、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持续、全面、深入的培训是有必要的,特别要加大少数民族、低年资、低学历等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应既系统又有侧重点地进行。
- 黄艳华李萍李青
- 关键词:护士艾滋病知识
- 新疆地区护理人员艾滋病预防与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防护行为的调查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护理人员艾滋病预防与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防护行为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2007年10—11月,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新疆艾滋病重灾区的21家医院的489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艾滋病预防及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不足;对艾滋病病毒的灭活、HIV职业暴露后感染的监测与预防等知识的得分较低;不同民族、学历、工作科室的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护知识认知情况存在差异;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护相关行为有待规范与加强。结论应重视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与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执行安全操作,改善医疗环境,并健全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与防护管理体系。
- 李青李萍黄艳华
- 关键词:护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