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19B01)

作品数:12 被引量:95H指数:6
相关作者:毛庆文齐义泉尚晓东陈桂英王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内波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声场
  • 2篇气旋
  • 2篇热带
  • 2篇热带气旋
  • 2篇南海环流
  • 2篇局地
  • 2篇环流
  • 2篇混合层
  • 2篇海域
  • 1篇底摩擦
  • 1篇底摩擦系数
  • 1篇动力气象学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信号
  • 1篇窄带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澳门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南海舰队海洋...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篇齐义泉
  • 4篇毛庆文
  • 3篇王静
  • 3篇陈桂英
  • 3篇尚晓东
  • 2篇刘辉
  • 2篇程晓波
  • 2篇任云
  • 2篇刘国涛
  • 2篇卢著敏
  • 2篇刘良钢
  • 2篇尹毅
  • 1篇杨彩福
  • 1篇蔡树群
  • 1篇郭小钢
  • 1篇程旭华
  • 1篇周雁翎
  • 1篇晋鹏
  • 1篇佟景全
  • 1篇杨棋

传媒

  • 5篇热带海洋学报
  • 2篇广东气象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层化流体中内波破碎的动力学机制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对单频内波在白噪声的干扰下引起的不稳定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振幅和不同Pr数(Prandtl number)对静力不稳定、剪切不稳定、对流不稳定出现的时间、地点及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静力不稳定总是比其它2种不稳定先出现,其持续时间也是最长的;振幅越大(Pr=0.72)时,内波越不稳定,导致3种不稳定出现的时间明显提前;Pr数增大(A=0.256)时,3种不稳定出现的时间也略有提前。
刘国涛尚晓东陈桂英杨棋刘良钢程晓波
关键词:内波谱方法
台湾海峡中部障碍层日变化及其局地反馈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延平2号"科学调查船于2005年6月下旬在台湾海峡中部(119.2°E,24.3°N)实施的定点连续观测资料,研究了夏季风期间障碍层的日变化过程及其局地反馈特征.障碍层开始形成时,由于非太阳辐射局限于上混合层,而太阳辐射可以穿透混合层底直至温跃层,导致障碍层内累积了最多热能,形成逆温层.随着障碍层内部热量的不断累积,障碍层与上混合层之间的热交换过程逐渐增强,上混合层显著增暖.此外,障碍层对应浮力频率极小值区,具有较弱的层结稳定性;针对海气通量的分析表明障碍层造成了显著的局地感热、潜热通量异常.进一步分析表明,海表风搅拌产生的湍动能在向下传输过程中,次盐跃层和温跃层构成了两个界面,大部分湍动能被较浅的盐度层结阻挡,限制在混合层以上,部分穿透混合层底的湍动能再次被温跃层阻挡,障碍层对应湍动能的薄弱区.
潘爱军万小芳陈航宇郭小钢
关键词:台湾海峡障碍层日变化混合层
混合坐标模式HYCOM模拟COADS强迫下的南海平均环流被引量:9
2008年
采用混合坐标模式(HYCOM)模拟南海环流,同时利用海表温度卫星资料和吕宋海峡Sb-ADCP观测海流数据来评估模式结果。地形敏感性实验表明,吕宋海峡地形数据对模拟黑潮入侵方式影响较大,在地形误差较大的情况下,模拟的黑潮可能以反气旋流套方式入侵。和Pathfinder海表温度卫星资料比较,模式输出的月平均温度在海盆区域误差较小。ERA-15资料强迫所模拟的吕宋海峡上层环流和Sb-ADCP观测一致,而COADS结果低估了吕宋海峡的体积输送。
卢著敏尚晓东陈桂英
关键词:南海环流海表温度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海洋上混合层深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上混合层深度是海洋上层热力结构特征的重要参数。结合南海南部海区一连续温盐深观测站的实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以海洋表层温度和风应力为输入,以温度差值判断方法计算所得上混合层深度为输出,采用BP神经网络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2种方法进行训练,建立了南海南部海区的上混合层深度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实验显示,两种模型仿真结果与温度差值方法计算结果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58m、3.09m,线性相关分别达0.87、0.91,绝对误差分别为2.80m、2.37m,相对误差分别为9.40%、7.40%。这一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精度较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上混合层深度估算方法。
刘辉王静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南海南部海域
南中国海内波对声场时间相关影响的实验研究*
<正>1引言在动态的海洋环境中,由于观测数据和拷贝场之问的不匹配,匹配场处理器的性能会发生退化。数据向量的自相关时间是这种退化的一种量度。本
任云吴立新吴开明秦岳坤
关键词:海洋环境海洋内波窄带信号
文献传递
基于组件式GIS的南海热带气旋风、浪场分析系统被引量:4
2008年
将现有的计算模型与组件式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地整合,建立一个以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预报结果为主要输入参数的具备可视化功能的风、浪场模型,并形成以GIS为平台的、具有快速诊断和分析能力的决策分析系统。阐述了热带气旋风、浪场的计算模型,解决了将其与组件式GIS集成到应用系统的关键技术。
尹毅毛庆文王静齐义泉
关键词:热带气旋地理信息系统(GIS)组件技术
近50年来湛江市年极端气温统计分析被引量:32
2008年
近50年来的资料统计结果表明:湛江市年极端气温的变化幅度较小,最高气温不是很高,最低气温不是很低;除10月外,其它各月均可以出现极端气温;3月既可以出现年最高气温,又可以出现年最低气温。年最高气温出现在3~9月长达7个月的时段内,平均出现在6月28日。年最低气温出现在11月~次年3月长达5个月的时段内,平均出现在1月16日。湛江市各地年最高气温平均出现日期差别较大,徐闻最早为5月20日,吴川最晚为7月25日,相差66d;年最低气温平均出现日期差别较小,廉江最早为1月14日,湛江最晚为1月18日,相差4d。经分析认为,与西南低压、副高、冷空气和海洋等影响有关。
杨彩福焦学志
关键词:气候学
北赤道流分叉点及南海北部环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9年
介绍了北赤道流分叉点、南海北部环流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就黑潮对南海的影响所作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北赤道流分叉点的位置对于北赤道流系水体疏运变化及在黑潮和MC之间水体、热量、盐度输运的分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北赤道流分叉点位置约在14.6°N上,分叉点位置随深度增加而北移。分叉点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在春、夏季向南移动,而在秋、冬季则向北移动。年际变化与ENSO现象相关紧密,在El Ni^no事件NEC分叉纬度处于最北端,在La Ni^no事件处于最南端。对于分叉点位置的定量化研究,仍然需要更多的观测结果进行研究。季风和黑潮是影响南海北部环流的两种主要因素。南海北部上层流场主要由广东沿岸流、黑潮入侵流套、东沙海流、南海暖流和吕宋海流组成。除海盆、次海盆尺度环流外,受季风、黑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南海表现出多涡结构。通过近些年的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的结果,人们对南海中尺度涡的认识大大加深,但要想模拟出风应力形成涡的机制,还需要提高风场和模式的分辨率。由于观测资料的限制,对南海流场的垂直结构、以及春-秋季季风转相时期的流场结构等还研究得较少。吕宋海峡水交换是西太平洋对南海影响的主要途径。黑潮在吕宋海峡附近的形变一直是有争议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黑潮入侵有3种观点:(1)认为黑潮经过吕宋海峡形成流套结构,并分离出中尺度涡影响南海流场、水团结构;(2)认为黑潮有一直接分支分离出来进入南海形成黑潮分支;(3)认为吕宋海峡水交换不属于以上两种情况,西太平洋对南海的水团输送另有机制。北赤道流分叉点在对黑潮的水体、热量、盐度输运的分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黑潮对南海北部环流的影响可能与NEC的分叉点位置有关,但目前对NEC的分叉点位置与南海北部环流相关性的研�
何映晖蔡树群王盛安
关键词:北赤道流南海环流黑潮
基于GIS的南海台风风浪预报系统被引量:6
2008年
探索了以组件式GIS为平台集成风场与海浪数值模型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实现过程,成功构建了南海台风风浪预报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数值模型计算所有阶段,即模型前处理、模型计算、模型后处理以及模型计算结果与GIS的无缝集成,大大提高了模型应用的可操作性和决策效率。经半年以上时间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尹毅王静毛庆文齐义泉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VISUALFORTRANCOM
应用指数曲线模式对热带气旋路径的模拟预报方法被引量:2
2009年
应用非线性数理模型中指数曲线方法,对2000~2001年3个不同路径类型的热带气旋进行移动路径的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误差、登陆时间、地段以及转向点等分析,结果表明:热带气旋路径受许多确定和不确定因子影响,在方程拟合时非线性项起很大的作用,且拟合误差随七值的增大而增大,对路径复杂的热带气旋元法做出准确预报,但可以判断其转向趋势,仍不失为有效的模拟预报方法。
晋鹏周雁翎李厚伟周静
关键词:动力气象学非线性项热带气旋路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