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2013ZX08001-002)
-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4
- 相关作者:戴良英李魏刘雄伦胡婷丽朱常香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15年
- 由子囊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一直是困扰水稻生产的难题。克隆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并通过分子育种手段培育抗性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抗稻瘟病水稻品种资源的发掘现状,讨论抗稻瘟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连锁标记研究进展,并描述了已克隆的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等位性特征、结构特点以及作用方式,并对目前国内外通过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应用现状进行展望。
- 易怒安李魏戴良英
- 关键词:克隆稻瘟病分子育种抗瘟基因
- 植物代谢产物在抗病反应中的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5年
- 植物在和病原微生物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免疫防卫系统,其中,植物的代谢途径在其免疫防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植物在多种代谢过程中产生许多可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是构成植物免疫系统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了解不同的代谢产物在植物抗病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笔者结合近年研究,综述了植物代谢产物水杨酸、植物凝集素、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以及次生代谢产物植保素、木质素、胼胝质的生化特点;这些代谢产物在植物抗病作用中的功能及其在抗病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作用机制也得以阐明。
- 覃瀚仪李魏戴良英
- 关键词:植物抗病性植物代谢次生代谢代谢产物代谢途径
-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被引量:6
- 2014年
- 为探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的种群变异,采用RT-PCR方法从感染RBSDV山东分离物RBSDV-JN1的水稻中克隆该病毒的S10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进而构建包含RBSDV-JN1的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诱导表达;并以表达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制备病毒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S10片段全长为1 801 bp,包含1个1 677 bp编码框,编码558个氨基酸的外壳蛋白(CP);与GenBank已注册的19个RBSDV的CP基因序列相比较发现,病毒各分离物间核苷酸的序列相似性为90.5%~99.8%,氨基酸的序列相似性为95.9%~100.0%;地理位置较近的分离物间序列相似性较高,RBSDV种群分布呈现区域性差异。原核表达载体pET-RBSDV-CP经IPTG诱导,获得了分子量约为63 kD带有His标签的目的蛋白。用该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Western blot和Dot-blot ELISA检测显示,效价为1:81 000,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 宋云枝姜雅元毕吕杰温孚江朱常香
-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外壳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龙两优506
- 2015年
- 龙两优506是海南大学用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两系不育系龙S与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恢复系R506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3年5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龙两优506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关键技术。
- 王延春夏志辉刘建丰刘迪袁潜华孟卫东王传才李润宝唐文翟文学罗越华
-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选育
- 泛素化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泛素化作为植物体内一种广泛存在的调控细胞反应的机制,参与调控植物抗病反应。本文综述了泛素化系统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重点介绍了CRLs型E3泛素连接酶和RING/U-box型E3泛素连接酶如何参与调控植物抗病信号途径,以及病原物通过效应蛋白和毒性因子调控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理,为阐明植物抗病机理和植物病害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 胡婷丽李魏刘雄伦戴良英
- 关键词:泛素化植物抗病E3泛素连接酶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