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2]37)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鲍智娟邢秀琴邢秀芹文连奎盖平更多>>
相关机构:白城师范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甘草
  • 2篇多倍体
  • 2篇诱变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组织
  • 2篇植物组织培养
  • 2篇生物量
  • 2篇体细胞无性系
  • 2篇体细胞无性系...
  • 2篇乌拉尔甘草
  • 2篇无性系变异
  • 2篇物量
  • 2篇倍体
  • 2篇表观
  • 2篇表观遗传变异
  • 1篇多倍体诱导
  • 1篇植物体
  • 1篇植物体细胞
  • 1篇水仙
  • 1篇秋水仙素

机构

  • 6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鲍智娟
  • 2篇邢秀琴
  • 1篇盖平
  • 1篇文连奎
  • 1篇邢秀芹

传媒

  • 2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植物组织培养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常见的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序列变异、DNA甲基化变异、基因的活化与沉默等。转座子和逆转录转座子的激活表明通过组织培养发生表型遗传变异。本文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表观遗传变异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中的作用。
鲍智娟
关键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表观遗传变异植物组织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甘草种子诱导多倍体的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的甘草种子,分别采用浓度为0.05%、0.10%、0.20%、0.30%、0.50%和12h、24h、48h、72h四个时间段处理。通过形态学和细胞学比较发现:这种处理可产生变异植株,变异植株是四倍体的嵌合体。处理结果显示: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的甘草种子,浓度为0.20%处理时间为24h时效果最好,诱导率达3.33%。
鲍智娟邢秀芹
关键词:乌拉尔甘草多倍体秋水仙素诱变
吉林省西部人工甘草种群生长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对影响甘草生物量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8种环境因素中,土壤水解氮、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灰色关联度较大,而土壤有效磷、土壤含水量、月平均气温、土壤pH值的灰色关联度较小。根据灰色分析结果,建立了甘草生物量的回归模型:y=-639.239 4+5 893.302 2x1+1 222.714 4x2+280.319 7x3-6.867
鲍智娟盖平邢秀琴文连奎
关键词:甘草生物量环境因素
吉林省西部甘草播种苗生物量季节动态的研究
2008年
以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甘草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对一年生甘草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增长速率及其分配模式,植株的生长速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草生物量的动态曲线表现为典型的单峰式,可用五次曲线拟合,生物量的增长速率与植株的生长速率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时期甘草各生物组分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均为根>叶>茎,最终平均单株根、茎、叶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为48.61%、19.85%、31.54%。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物量之比(R/T)为0.95。
鲍智娟邢秀琴
关键词:甘草播种苗生物量
甘草多倍体诱导的研究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的甘草种子,分别采用浓度为0.05%,0.10%、0.20%,0.30%、0.50%和12h, 24h,48h,72h四个时间段处理。在种子处理的基础上,用含秋水仙素溶液的无菌棉覆盖甘草茎尖进行处理,选...
鲍智娟
关键词:乌拉尔甘草多倍体诱变
文献传递
表观遗传变异与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2009年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常见的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序列变异、DNA甲基化变异、基因的活化与沉默等。转座子和逆转录转座子的激活表明通过组织培养发生表观遗传变异。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表观遗传变异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中的作用。
鲍智娟
关键词:表观遗传变异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植物组织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