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503)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5
相关作者:林强王向辉盘茂东杨建新贺永宁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衍生物
  • 2篇噻唑
  • 2篇酰胺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 2篇活性
  • 2篇苯并异噻唑
  • 1篇医药与日化原...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抑菌性
  • 1篇抑菌性能
  • 1篇异噻唑啉酮
  • 1篇三光气
  • 1篇三光气法
  • 1篇杀菌
  • 1篇杀菌机
  • 1篇杀菌机理
  • 1篇杀菌剂

机构

  • 5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林强
  • 4篇王向辉
  • 3篇贺永宁
  • 3篇杨建新
  • 3篇盘茂东
  • 1篇袁文
  • 1篇许凤玲
  • 1篇侯保荣
  • 1篇张树芳

传媒

  • 2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精细化工

年份

  • 4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N-苯基甲酰胺基)苯并异噻唑啉-3-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测试被引量:7
2007年
以苯并异噻唑啉-3-酮和取代异氰酸苯酯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了7种新的2-(N-苯基甲酰胺基)苯并异噻唑啉-3-酮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IR确证;并对新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水生菌杀菌活性测试.
贺永宁袁文王向辉杨建新林强
关键词:生物活性
三光气法合成取代苯异氰酸酯被引量:24
2008年
以三光气和取代苯胺为原料,合成10种取代苯异氰酸酯。并且对原料的摩尔比、反应溶剂和引发剂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三光气与苯胺的摩尔比为1:2,引发剂为三乙胺,溶剂为甲苯、1,2-二氯乙烷或者乙酸乙酯,反应时间为3.5~5.5h的情况下,取代苯异氰酸酯产率为69.7%-92.4%。
王向辉贺永宁盘茂东林强
关键词:三光气取代苯胺
N-苯甲酰基苯并异噻唑-3-酮硫代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被引量:6
2008年
通过1,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和硫代异氰酸苯甲酸酐类化合物反应,合成了7种N-苯甲酰基苯并异噻唑-3-酮硫代甲酰胺类化合物,用IR、MS、^1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活性测试表明,浓度为0.005mol/L的该类化合物溶液对鳗孤菌、拟态孤菌、溶藻弧菌、大肠杆菌和嗜水性单胞菌的抑菌率达40.5%~100%。
王向辉杨建新贺永宁盘茂东林强
关键词:杀菌剂医药与日化原料
苯并异噻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被引量:9
2008年
以1,2-苯并异噻唑-2(3H)-酮为原料合成了其新的衍生物2-(1,2-苯并异噻唑-2(3H)-酮)-乙酰肼和系列N'-(芳基亚甲基)-2-(1,2-苯并异噻唑-2(3H)-酮)-乙酰肼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UV、1HNMR和质谱确证,并对其波谱性质进行了讨论。测试了苯并异噻唑啉酮化合物对5种水生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urue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在100×10-6mol/L下抑菌率均达到90%以上,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许凤玲林强张树芳侯保荣
关键词:抑菌活性
异噻唑啉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08年
系统概述了异噻唑啉酮类衍生物近几十年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包括其杀菌机理研究、合成进展以及该类衍生物在工农业和医药方面的应用进展.
王向辉贺永宁盘茂东杨建新林强
关键词:异噻唑啉酮衍生物杀菌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