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40516)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刘忠长王忠恕孙万臣解方喜杨继蕊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篇动力机械
  • 1篇动力机械工程
  • 1篇增压
  • 1篇增压中冷
  • 1篇增压中冷柴油...
  • 1篇中冷
  • 1篇十六烷值
  • 1篇瞬态
  • 1篇瞬态工况
  • 1篇燃料
  • 1篇燃料特性
  • 1篇柴油
  • 1篇柴油机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篇李国良
  • 1篇杨继蕊
  • 1篇解方喜
  • 1篇孙万臣
  • 1篇王忠恕
  • 1篇刘忠长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燃料着火性对增压中冷柴油机瞬态工况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应用自行开发的瞬态工况控制系统及排气采集装置,试验研究了不同着火性的燃料对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瞬态工况下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燃料十六烷值可有效降低HC和NOx排放。在稳态工况下,十六烷值由40增加到66时,在1800 r/min低负荷工况下HC排放降低62%;对于CO排放及消光烟度,十六烷值存在一个最佳值。瞬态工况排放与稳态工况存在明显差异,在恒转速增负荷工况下,随着负荷的增加,HC和CO排放及烟度迅速上升,然后降低趋于一稳定值,且随着瞬变率的增大,CO排放和消光烟度峰值上升;增加燃料十六烷值,可明显降低中等转速增负荷工况下的CO和HC排放及消光烟度;在高速增负荷工况下,十六烷值为66和55,燃料的排气烟度基本相近。
孙万臣王忠恕李国良刘忠长解方喜杨继蕊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柴油机燃料特性十六烷值瞬态工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