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Z1101)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相关作者:陆离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统治
  • 4篇吐蕃统治敦煌
  • 3篇部落
  • 2篇唐朝
  • 1篇行政建置
  • 1篇突厥
  • 1篇吐蕃时期
  • 1篇吐蕃王国
  • 1篇牌子
  • 1篇墓志
  • 1篇节度
  • 1篇节度使
  • 1篇经略
  • 1篇户籍
  • 1篇户籍制度
  • 1篇建置
  • 1篇功德
  • 1篇SE

机构

  • 10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陆离

传媒

  • 1篇敦煌研究
  • 1篇西域研究
  • 1篇西藏研究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中国边疆史地...
  • 1篇中国藏学
  • 1篇藏学学刊
  • 1篇唐史论丛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新发现的吐蕃赤德祖赞时期者龙噶丹兴庆寺发愿钟的几个问题
新出者龙噶丹兴庆寺铜钟铭文反映了唐前期佛教在吐蕃的传播以及吐蕃在今甘肃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地区的军事占领情况。者龙■■■■位于今天甘肃天祝、永登一带,该地名在敦煌藏文文书p.t.1082号甘州回鹘可汗书信中也曾出现。唐高宗...
陆离
文献传递
关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部落使的几个问题
2014年
吐蕃统治敦煌的部落使,学界曾有所研究[1],部落使随部落而设,吐蕃人与敦煌汉人都可以担任,一般吐蕃人为正职,汉人为副职,主管部落各项军事民政事务,如率领部落成员出征作战、征收赋税、征发劳役等。兹据汉藏史料对吐蕃统治敦煌的部落使设置沿革再做一些探讨,以期能够将对该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陆离
关键词:吐蕃时期
吐蕃河西北道节度使考——兼论吐蕃王国对河西北部地区的经略被引量:4
2013年
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在河西走廊以北地区设立河西北道节度使,又称东北道元帅,下设北同城使等职官。北同城即唐代的同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地区。吐蕃河西北道节度使负责进攻唐朝灵朔地区以及漠北回鹘汗国,并防御回鹘军队向河西走廊地区发动袭击。吐蕃王朝灭亡后在河西走廊以北以及代北、幽燕、阴山等地区仍然有吐蕃部族活动,最后这些部族都融合到当地其他民族之中。
陆离
关键词:节度使
关于新发现的吐蕃赤德祖赞时期者龙噶丹兴庆寺发愿钟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2014年
新出者龙噶丹兴庆寺铜钟铭文反映了唐前期佛教在吐蕃的传播以及吐蕃在今甘肃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地区的军事占领情况。者龙■位于今天甘肃天祝、永登一带,该地名在敦煌藏文文书p.t.1082号甘州回鹘可汗书信中也曾出现。唐高宗时期吐蕃军队开始驻扎于此地,与唐朝争夺河西走廊,铸钟时间应该在704-738年之间。驻扎此地的吐蕃部族后来演变为五代北宋时期的者龙十三族。铭文中的铸钟僧侣应该是来自唐朝的非吐蕃族僧人。
陆离
《大周沙州刺史李无亏墓志》所记唐朝与吐蕃、突厥战事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大周沙州刺史李无亏墓志》记载了682—685年前后李无亏在阳曲抗击后突厥汗军队侵袭的情况,唐前期敦煌地区并未遭受过突厥军队的侵扰。693—694年吐蕃军队连续进攻沙州、石城,由驻扎在吐谷浑汗国故地的青海道将军大论钦陵负责总体指挥。吐蕃的大同军设在沙州西南的西同(),负责进攻瓜沙地区,军使告身在银字告身以上,属于吐蕃青海道。青海道主要包括原十六国至唐前期吐谷浑汗国故地,青海道将军由大论担任,负责指挥吐蕃军队在青海、甘肃等地与唐朝作战,下设级别不等的军。695年设置的五道防务相()为吐蕃在青海等地唐蕃边境设置的级别较高的军使。
陆离
关键词:突厥
关于吐蕃统治下于阗地区的tshan被引量:1
2015年
吐蕃统治于阗地区的tshan(tshand)不应该对应于汉文的州,它源自吐蕃本部,与敦煌、萨毗地区的将(tshan)类似,应该是规模较小、级别较低的行政建置,于阗地区的tshan规模应该与乡(tshar)相当或在其之下,tshar(乡)在于阗地区普遍设置,而tshan的设置似乎较少。吐蕃统治于阗地区的tshan除了被地位低下的官吏阿摩支(‘am cha)统领外,还有被僧人大和尚(ban de ched po)统领的情况,tshan中有僧人和寺院附属民户,显示了该地区的特殊性。
陆离
关键词:行政建置
关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基层组织——十将、将被引量:4
2015年
吐蕃敦煌地区的十将、将源自本部十将(tshan bcu),又对唐朝军队的十将、左右将制度进行了模仿。敦煌汉人军事部落中设有将,以左、右等厢编制,将之首领称为将头,统率本将成员所组成的军事编队。之上设有十将使,简称十将,也以左、右等厢编制,十将使管辖百人,吐蕃文称为brkyevu rje,管辖机构为十将(bcu tshan),可能管辖2个将(tshan)。十将使、将头都归属部落使管辖,管理相关军事行政事务。将头统领本将成员组成的军事编队tshar,称之为小茹(ru cung),之上设有中茹(ru vbring),即十将使。归义军军队中的十将、将、队制直接承袭了吐蕃旧制,并受到唐朝军制影响。
陆离
关键词:唐朝
关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户籍制度的几个问题——兼谈吐蕃统治敦煌的部落设置被引量:5
2013年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当地户籍和牲畜勘检工作由佥牟使(khram pa,意为简牍官,牌子官,也被称为算使)负责,该职官来自瓜州节度使衙署,具体负责勘检官府颁发给当地居民的木质告身——"牌子"。P.t.1083号文书年代在820年以后,是关于敦煌汉族居民在被编制成独立军事部落,身份地位提高后抵制吐蕃官员掳掠汉人居民人口的牒状,敦煌寺户户籍属于当地官府,寺户户籍由官府和敦煌僧团共同管理。
陆离
关键词:户籍牌子
关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部落使的几个问题
<正>吐蕃统治敦煌的部落使,学界曾有所研究[1],部落使随部落而设,吐蕃人与敦煌汉人都可以担任,一般吐蕃人为正职,汉人为副职,主管部落各项军事民政事务,如率领部落成员出征作战、征收赋税、征发劳役等。兹据汉藏史料对吐蕃统治...
陆离
敦煌吐蕃文书中的“色通(Se tong)”考被引量:16
2012年
敦煌吐蕃文文书中出现地名色通(se tong),应该是敦煌汉文文书中的西同,即今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的苏干湖及其附近地区。吐蕃统治时期在该地设有敦煌通颊色通巴(tmhong kyab se tong phavi)军事部落,由吐蕃、吐谷浑、党项、汉等部族成员组成,西同(se tong)亦即敦煌吐鲁番文书中记载的墨离川、墨离海地区。
陆离
关键词:S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