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8-001-52)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齐庆鹏刘佩佩张云峰孙永河闫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断层
  • 1篇油层
  • 1篇油水
  • 1篇油水分布
  • 1篇油水分布规律
  • 1篇油田
  • 1篇盆地
  • 1篇葡北油田
  • 1篇葡萄花油层
  • 1篇主控因素
  • 1篇裂缝
  • 1篇裂缝发育
  • 1篇裂缝发育特征
  • 1篇海拉尔盆地
  • 1篇海拉尔盆地贝...
  • 1篇发育
  • 1篇发育特征
  • 1篇凹陷
  • 1篇贝尔凹陷

机构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篇孙永河
  • 1篇李易霖
  • 1篇张云峰
  • 1篇闫明
  • 1篇刘佩佩
  • 1篇齐庆鹏

传媒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基岩断层相关裂缝发育特征及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海拉尔盆地基岩潜山油藏的发现拓宽了大庆油田外围油田勘探的领域,裂缝是贝尔凹陷基岩潜山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为查明潜山裂缝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根据大量岩心观察统计资料,研究了裂缝类型、密度、宽度、充填期次等发育特征及基岩断层发育特征。研究表明,贝尔凹陷基岩发育3类断裂:即早期伸展断裂、早期伸展中期张扭长期活动断裂和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晚期反转长期活动断裂。二者的几何学特征、距断层距离及成像测井资料均表明,裂缝主要是断裂构造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基岩断层活动的多期性造成了裂缝发育的复杂性。为验证断层对裂缝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伴生裂缝主要发育于断层面两侧,距离断层面越远,裂缝密度变小,岩层厚度、断移速率、岩性变化、距断面距离等因素对裂缝发育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张云峰刘佩佩齐庆鹏孙永河
关键词:裂缝断层贝尔凹陷
葡北油田东部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被引量:4
2014年
葡北油田东部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较为复杂.通过分析试油试采、油水井生产及地质静态等资料,研究油水在平面和垂向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油水分布在平面上具有分带特征,以东西两个区带为主要富油区;在垂向上具有分异特征,以葡Ⅰ3—葡Ⅰ5小层为主要富油区.油水分布的主控因素包括:构造单元控制油水的分布规律,表现为研究区在平面上油水具有分带特征;在三角洲前缘相的沉积背景下,分流河道沉积砂岩层是葡萄花油层的优质储层;以北北西向为主的断层与葡萄花油层水下河道沉积砂体相互匹配,且断块式与反向正断层式的匹配样式对控油最有利.该研究结果为葡北油田后续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闫明李易霖王宇盟
关键词:油水分布主控因素葡萄花油层葡北油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