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0zxgk08)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付新梅黄云碧罗义轩胡远蔡漪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厌氧
  • 2篇秸秆
  • 1篇厌氧发酵
  • 1篇厌氧污泥
  • 1篇厌氧污泥床
  • 1篇厌氧消化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沼气
  • 1篇上流式厌氧污...
  • 1篇渗滤
  • 1篇污泥
  • 1篇污泥床
  • 1篇连续搅拌反应...
  • 1篇产气
  • 1篇产气潜力

机构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2篇付新梅
  • 1篇罗义轩
  • 1篇黄云碧
  • 1篇蔡漪
  • 1篇胡远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厌氧消化反应装置的玉米秸秆产沼气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探究适合农作物秸秆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反应装置,选用单相反应装置连续搅拌反应釜(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和两相反应装置渗滤床(leach bed)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UASB)作为玉米秸秆厌氧消化的反应器,比较了玉米秸秆在这2种反应装置中的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0 d、半连续的进料方式下,CSTR反应装置中有机负荷率(以原料VS计)为3.0 g·(L·d)-1时的VS甲烷产量为223 m L·g-1,而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时间、批式进料方式下,L-UASB反应装置的VS甲烷产量为169 m L·g-1,前者原料中挥发性有机固体含量减少了53.7%,后者减少了43.5%,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的厌氧消化产气特性受反应装置影响较大。
付新梅胡远蔡漪黄胡林
关键词:厌氧消化沼气连续搅拌反应釜玉米秸秆
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潜力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的产气潜力。[方法]以厌氧污泥作为接种物,将豌豆秆、高粱秆、蚕豆秆、油菜秆分为4个试验组,在(35±1)℃恒温水浴中进行厌氧发酵,分别测定了这4个试验组的产气量和产气率。[结果]累计产甲烷量大小顺序:豌豆秆>油菜秆>蚕豆秆>高粱秆。豌豆秆总产气量最高,为2 423.0 ml;高粱秆最低,为957.25 ml。产气率大小顺序:蚕豆秆>高粱秆>油菜秆>豌豆秆。蚕豆秆的产气率最高,为292.2 ml/g(VS);豌豆秆的最低,为156.3 ml/g(VS)。4种秸秆比较,蚕豆秆产沼气潜力最大,豌豆秆最低,高粱秆和油菜秆居中。[结论]该研究为在沼气工程中更好地充分利用各种农业秸秆废弃物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罗义轩付新梅黄云碧
关键词: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潜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