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01A103)

作品数:81 被引量:448H指数:11
相关作者:兰巨龙汪斌强郭云飞张震方耀宁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自然科学总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32篇网络
  • 10篇路由
  • 8篇报文
  • 7篇协同过滤
  • 5篇虚拟化
  • 5篇推荐系统
  • 5篇内容路由
  • 4篇用户
  • 4篇数据网
  • 4篇数据网络
  • 4篇拓扑
  • 4篇网络虚拟
  • 4篇网络虚拟化
  • 4篇相似度
  • 4篇聚类
  • 4篇互联
  • 4篇互联网
  • 3篇信息处理
  • 3篇信息熵
  • 3篇正则

机构

  • 49篇国家数字交换...
  • 26篇国防科学技术...
  • 4篇北京邮电大学
  • 4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银联
  • 2篇国家新闻出版...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解放军信息工...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广播电影...
  • 1篇国家互联网应...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播科学研究...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总后勤部后勤...

作者

  • 17篇兰巨龙
  • 14篇汪斌强
  • 11篇郭云飞
  • 7篇张震
  • 5篇陈庶樵
  • 5篇扈红超
  • 5篇朱珂
  • 5篇黄万伟
  • 5篇方耀宁
  • 4篇伊鹏
  • 4篇李玉峰
  • 4篇王小峰
  • 4篇刘彩霞
  • 4篇孙一品
  • 4篇葛国栋
  • 3篇陈曙晖
  • 3篇彭伟
  • 3篇贺炜
  • 3篇张校辉
  • 3篇程东年

传媒

  • 18篇电子与信息学...
  • 13篇计算机应用研...
  • 6篇信息工程大学...
  • 5篇小型微型计算...
  • 3篇电视技术
  • 3篇电子学报
  • 3篇计算机工程
  • 3篇计算机应用
  • 3篇计算机科学
  • 2篇计算机研究与...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第十八届全国...
  • 2篇第十七届计算...
  • 1篇计算机光盘软...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5篇2015
  • 21篇2014
  • 38篇2013
  • 7篇2012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NetFlow的流量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以往基于微处理器的流量统计技术已不能满足网络接口带宽快速增长的实际应用需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硬件实现NetFlow的流量统计系统的实现方案。通过充分利用FPGA并行处理的优势,以FPGA+DDRII为核心处理单元,采用全流统计模式,解决了以往采用抽样统计造成的信息偏差问题。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10Gbps带宽下的实时处理和高精度的识别,与传统软件实现相比,流识别的准确率最大能提高约37%。
曹建业董永吉冶晓隆龚莉萍
关键词: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
基于网络效用最大化的多路径网络拥塞控制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用户和应用都在快速增长,对于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拥塞控制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基于网络效用最大化的模型研究了多路径网络的拥塞控制问题,将此问题建模为基于用户发送速率的凸规划问题,基于对偶分解得到了分布式的求解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收敛性.研究内容对多路径的TCP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卜佑军朱珂贺炜汪斌强
关键词:网络效用最大化拥塞控制多路径
一种基于Bell-LaPadula模型的单向传输通道被引量:5
2012年
在物理隔离情况下,为确保内部网络的安全,数据只能从低密级网络向高密级网络传输。由于没有信息反馈,单向网络协议使传统数据库同步技术无法生效,且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极容易发生信息丢失和信息错误。针对这些难点问题,引入BLP安全模型进行分析,在数据库同步和高可靠传输方面提出了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并对依据该方案设计出来的单向传输通道进行了可用性分析。
刘波陈曙辉
关键词:BLP模型MD5物理隔离
一种基于Sigmoid函数的改进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被引量:10
2013年
随着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推荐系统逐渐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推荐系统能够从海量信息中定位用户兴趣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协同过滤算法能够有效分析用户偏好,提供合适的推荐服务。针对评分矩阵稀疏时传统协同过滤算法性能很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gmoid函数的改进推荐系统算法。利用Sigmoid函数对不同项目进行建模,得到项目的平均受欢迎程度;利用Sigmoid函数对不同用户进行建模,将评分映射为用户对项目的喜好程度;根据用户对项目喜好程度应该与项目平均受欢迎程度贴近的原则进行评分预测。在两组真实数据集合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数据稀疏性问题,能够有效提高传统算法的预测准确性。
方耀宁郭云飞扈红超兰巨龙
关键词:推荐系统协同过滤SIGMOID函数
一种基于AdaBoost-SVM的流量分类方法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传统分类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SVM的流量方法。该方法利用K-L变换从大量冗余流量特征中遴选出少量本征特征,有效降低了算法的处理复杂度;应用AdaBoost机制将一次分类过程等分成若干层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弱分类器,使得分类方法简单、易于实现;通过分层组合和迭代权重的方法聚焦在困难分类的数据样本上,提高了分类器的准确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Ada-Boost-SVM算法的准确性能够达到95%。
张震汪斌强梁宁宁程国振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ADABOOST弱分类器
内容中心网络中面向隐私保护的协作缓存策略被引量:15
2015年
针对内容中心网络节点普遍缓存带来的隐私泄露问题,在兼顾内容分发性能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面向隐私保护的协作缓存策略。该策略从信息熵的角度提出隐私度量指标,以增大攻击者的不确定度为目标,首先对于缓存策略的合理性给予证明;其次,通过构建空间匿名区域,扩大用户匿名集合,增大缓存内容的归属不确定性。缓存决策时,针对垂直请求路径和水平匿名区域,分别提出沿途热点缓存和局域hash协同的存储策略,减小缓存冗余和隐私信息泄露。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减小内容请求时延,提高缓存命中率,在提升内容分发效率的同时增强了用户隐私保护水平。
葛国栋郭云飞刘彩霞兰巨龙
关键词:隐私保护内容路由
一种面向服务满意度的卫星网络数据流接纳控制决策机制
2015年
本文针对卫星网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特别是当卫星网络带宽迅速降低至难以保障所有数据流的基本带宽时,基于服务满意度和中断服务不满意度的概念,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服务满意度的数据流接纳控制决策机制.该决策机制给出了在无数据流中断模式下的最优求解算法和有数据流中断模式下的近似最优求解算法,对所有数据流进行接纳控制决策,决定各条数据流的通断情况及各自的带宽值,使得服务满意度达到最大.通过配置数据流对接纳控制决策机制进行仿真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决策机制在解决接纳控制决策优化问题上的优越性.
丁皓孙一品赵宝康赵志军苏金树
关键词:卫星网络服务质量服务满意度
几何布鲁姆过滤器的设计与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经典计数型布鲁姆过滤器(NCBF)存储和查询性能较低的缺陷,提出了几何布鲁姆过滤器结构GBF.该结构通过引入"哈希指纹"、布鲁姆过滤器两次分割、基于桶负载存放的方法,实现了集合元素的简洁存储、快速查询.基于"微分方程"和"概率论"的相关知识,对GBF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求解,建立了错误概率和计算复杂度的关系表达式,论证了GBF的几何分布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NCBF相比,GBF具有较低错误概率和计算复杂度的同时,也能保持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张震汪斌强陈庶樵郭通
关键词:布鲁姆过滤器概要数据结构
NetMagic平台上正则表达式匹配技术实现
2015年
在基于有限状态自动机的正则表达式匹配技术中,存储需求和匹配性能是一对相互制约的因素.统计分析发现,对于给定的自动机,状态的访问概率分布呈Zipf规律.为解决存储和性能的矛盾,设计并实现了基于Net Magic的两级存储的匹配引擎;根据状态的访问概率特性,将访问概率较高的状态配置在小容量的高速存储器中,访问概率较低的状态配置在大容量的低速存储器中,从而达到存储与性能的平衡.同时利用FPGA内部多RAM块特性,实例化多个匹配引擎,进一步使匹配速度线性提升.在资源充裕的条件下,理论上可达到65Gbps的吞吐量.实验表明单位存储代价大幅降低,但受限于Net Magic存储资源、频率及端口速率,实际性能为2.1Gbps.
徐成成陈曙晖
关键词:正则表达式
基于多特征的P2P直播流识别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P2P的直播应用是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因特网应用之一,实时识别P2P直播流是管理网络P2P流媒体流量和理解网络行为的关键一步。针对当前P2P流媒体直播流的识别方法较少,识别效果一般,文章分析了P2P直播流的行为特征,提出了基于节点连接度的识别方法和基于BM信息比的识别方法,并结合两个流量特征采用联合特征进行P2P直播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识别整体准确率较高,可以实现P2P直播的在线识别。
杨楷汪斌强王浩学
关键词:连接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