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学基金(E3657-1)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2
相关作者:窦宏亮李春美胡婉峰郝菊芳钟慧臻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绿茶
  • 1篇饮料
  • 1篇生化成分
  • 1篇主要生化成分
  • 1篇贮藏
  • 1篇贮藏期
  • 1篇贮藏期间
  • 1篇香气
  • 1篇香气成分
  • 1篇绿茶茶汤
  • 1篇绿茶饮料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活性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茶汤
  • 1篇茶饮料

机构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李春美
  • 3篇窦宏亮
  • 1篇党美珠
  • 1篇郝菊芳
  • 1篇胡婉峰
  • 1篇赵洪雷
  • 1篇陈美红
  • 1篇万琼红
  • 1篇钟慧臻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茶叶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绿茶饮料贮藏期间主要生化成分和典型香气成分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对绿茶饮料在贮藏期间主要生化成分、芳香成分的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茶饮料在贮藏期间总酚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12月后总酚减少26.6%;主要儿茶素EGCG含量下降明显,贮藏6个月和12个月后,饮料中EGCG的损失率分别达57.2%和91.9%。茶饮料在储藏过程中有H2O2产生,且H2O2的含量呈动态变化;游离氨基酸在贮藏一个月后损失率约为68%,当贮藏4个月后,其总量又有所增加;绿茶饮料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明显增加,饮料中典型的呈香物质,如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香叶醇、β-紫罗兰酮、己醛、橙花醇、苯甲醛的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利用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生化成分的变化与典型香气成分变化呈正相关;其中,儿茶素氧化和H2O2含量变化导致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香叶醇、β-紫罗兰酮、苯甲醛和橙花醇含量增加;氨基酸和H2O2的变化导致己醛含量增加。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儿茶素氧化是导致饮料香气成分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
窦宏亮李春美郝菊芳胡婉峰
关键词:绿茶饮料生化成分贮藏
儿茶素氧化产物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H2O2模拟氧化体系制备儿茶素氧化产物,经多级柱色谱分离得到一相对纯组分(tR为9.825min),HPLC-MS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级分主要含m/z471及m/z939两种产物,m/z471是EGCG分子上脱去2个氢原子,再加上一个氧原子形成,即[M+14-H]-,m/Z939为其二聚体,即[2M-3H]-。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此氧化产物对不同体系(甲基紫体系、2-脱氧-D-核糖体系、水杨酸体系和邻苯三酚-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对前三个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分别为96.46%、84.8%、81.9%,在邻苯三酚-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中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97.0%,均高于同一体系下等浓度茶多酚。
李春美窦宏亮陈美红万琼红赵洪雷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
绿茶茶汤香气成分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以绿茶茶汤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顶空进样法(HS)、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3种方法提取茶汤香气成分并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所得茶汤香气成分结果差异很大,其中,HS法萃取到的香气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最少,而SDE法虽然萃取的香气物质的总量、数量也较多,但不能反映茶汤的真实香气。HS-SPME法提取所得风味组分数量最多,且能较真实地反映茶叶本身的香气特征,是一种较好的茶饮料香气提取方法。
李春美窦宏亮党美珠钟慧臻
关键词:绿茶茶汤香气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