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12021034-1)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高宏飞王东文曹晓明刘冲荆强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雄性大鼠膀胱出口梗阻两种模型制作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采用耻骨后膀胱颈和会阴途径球部尿道部分结扎两种方法,建立雄性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paritial bladder outlet obstraction,pBOO)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鉴定和比较,为pBOO后膀胱重构(bladder reconstruction)的深入研究提供一种成活率高,复制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动物模型。方法 8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I组为假手术组(对照组),20只;II组为耻骨后途径膀胱颈部分结扎组,30只;III组为会阴途径球部尿道部分结扎组,30只。依据梗阻时间分别将I组、II组、III组大鼠随机分为2周组和4周组,于术后2周和4周对大鼠行尿动力学检测后,完整切除膀胱测其重量,将精囊腺组织和部分膀胱用4%甲醛固定,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 II组和III组成活率分别为73.3%和80.0%,二者无统计学意义;I组、II组、III组建模手术时间分别为(9.75±2.29)、(17.33±3.54)、(10.77±2.44)min,II组与I组和II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组、II组、III组的2周组和4周组逼尿肌漏尿点压(detrusor leak point pressure,DLPP)分别为(26.31±2.32)、(27.34±3.93)、(24.68±2.39)mmHg和(26..42±2.41)、(34.23±3.01)、(32.63±3.20)mmHg,I组与II组和III组的4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组和III组的2周组和4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耻骨后途经膀胱颈部分结扎和会阴途径球部尿道部分结扎两种方法都能成功建立雄性大鼠pBOO模型,与耻骨后途径相比,会阴途径成活率高,手术操作时间短,复制性和稳定性好。
- 荆强王东文高宏飞刘冲史骁
- 关键词:膀胱出口部分梗阻
- 最大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在良性前列腺增生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最大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测定在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对膀胱排尿功能影响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6—12月61例BPH患者作为BPH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分别用最大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来评估膀胱排尿功能,并对BPH组患者的最大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PH组最大自由尿流率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8(7)ml/s,对照组为21(4)ml/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090,P=0.007)。BPH组残余尿量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60(90)m1,对照组为9(4)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718,P=O.005)。BPH组最大自由尿流率与残余尿量之间存在负相关(r=-0.366,P=0.009)。结论利用最大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来判断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对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高宏飞王东文曹晓明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最大尿流率残余尿
- 2型糖尿病膀胱重构的受体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在病程8周时,膀胱收缩功能改变和M3受体表达量改变的情况,探讨糖尿病膀胱病发生膀胱重构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d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并结合高糖、高脂饮食进行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制备。糖尿病病程8周时,应用离体膀胱灌注方法检测膀胱收缩功能的改变情况;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逼尿肌M3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情况。结果在没有加入M受体激动剂时,2型糖尿病组大鼠膀胱内压为(25.66±3.56)cmH2O/100mg,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6.52±2.97)cmH2O/10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大鼠逼尿肌M3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为(65.27±4.61)%,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7.53±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大鼠逼尿肌M3受体蛋白表达水平为(45.19±2.37)%,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3.67±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在病程8周时M3受体的生物合成水平增加,同时膀胱的收缩功能增强,这提示在糖尿病早期,M3受体表达增加是膀胱重构后收缩功能增强的主要原因。
- 高宏飞王东文
- 关键词:糖尿病膀胱病逼尿肌M3受体
- 糖尿病大鼠膀胱重构中M_3受体改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病程24周的2型糖尿病大鼠膀胱重构时,逼尿肌收缩功能的改变和M3受体含量及其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d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并结合高糖高脂饮食进行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制备。于糖尿病病程24周时进行下列实验:应用离体膀胱灌注方法观察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逼尿肌M3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组大鼠逼尿肌收缩功能低于正常对照组,为(16.52±2.97)cmH2O/100mgVS(25.66±3.56)cmH2O/100mg;2型糖尿病组大鼠逼尿肌M3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5.27±4.61)%VS(37.53±4.02)%和(45.19±2.37)%VS(23.67±2.85)%。结论:本研究证实了2型糖尿病大鼠在病程24周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力降低,但M3受体的生物合成却上调,这种不平行现象可能是病变进展的表现。
- 高宏飞王东文
- 关键词:糖尿病膀胱病逼尿肌M3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