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06C14)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斌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及淋巴液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淋巴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水平表达的测定来探讨VEGF-C和VEGFR-3在NSCLC肿瘤淋巴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取肺部良性病变手术患者术前血清及术中采取胸导管内淋巴液作为对照组,肺癌患者术前血清及术中行肺癌根治术前,采胸导管内淋巴液为肺癌组,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VEGF-C浓度。结果55例NSCLC患者淋巴液中VEGF-C水平较血清中VEGF-C水平显著升高,而二者较肺部良性病变对照组淋巴液血清中VEGF-C浓度显著升高(P均<0.01)。肿瘤淋巴结转移组中淋巴液血清中VEGF-C浓度显著高于未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均<0.01)。淋巴结转移组中,淋巴液VEGF-C浓度较血清VEGF-C浓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NSCLC患者淋巴液及血清中VEGF-C水平高低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对其检测可以作为肺癌侵袭转移的量化指标,特别是对淋巴液VEGF-C的研究,可为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刘钊周斌赵坚胡晔朱昌生张毅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淋巴液血清
- VEGF-C和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中VEGF-C水平的表达以及对癌旁组织中淋巴管密度的测定来探讨VEGF-C和VEGFR-3在NSCLC肿瘤淋巴转移的意义。方法对55例无手术禁忌的NSCLC患者施行肺癌根治术,获得肺癌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以及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应用VEGF-C抗体SP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染色观察VEGF-C在细胞浆中的表达以及应用VEGFR-3抗体SP法标法淋巴管计数癌周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 (1)55例NSCLC患者癌组织中,40例VEGF-C呈阳性表达(占72.72%),对照组正常组织中VEGF-C阳性仅5例(阳性率9.5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5)。(2)55例癌旁组织中LMVD值为21.20±7.22个,而正常组织中LMVD值为9.48±5.52个,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3)试验组有肿瘤淋巴结转移者共计35例,其癌组织中VEGF-C阳性者为32例,3例为阴性;无肿瘤淋巴结转移者共计20例,12例阴性,8例阳性表达,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5)。(4)肺癌淋巴结转移者35例中,癌旁组织中LMVD值为27.42±6.38,比没有肺癌淋巴结转移者LMVD15.10±2.72亦显著增高(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C的高表达与癌旁组织淋巴管的高表达有密切关系,VEGFR-3的阳性脉管数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联,可作为肺癌诱导生成淋巴管研究的量化指标。肿瘤组织的VEGF-C表达水平和对癌周组织淋巴管密度测定有助于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评价。
- 刘钊周斌赵坚胡晔朱昌生张毅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