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SKN09)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理恒黄悦李邦友李贞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彭州市人民检察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居间受贿犯罪定性与数额问题研究
- 2010年
- 居间受贿犯罪,是通过各种方式勾通、引荐、撮合行贿和受贿犯罪顺利实现的新型贿赂犯罪。居间受贿人原则上应成立受贿罪的共犯,但也存在成立(斡旋)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及介绍贿赂罪的余地。受贿额数是"客观的超过要素",不需要行为人具有明知和容认,只要有预见可能性即可。只有这样解释,才能帮助司法者减轻不必要的证明责任。
- 张理恒
- 关键词:数额
- “不法侵害”范围辨析被引量:2
- 2011年
- 不法侵害是刑法中正当防卫的对象。不法侵害的范围应限定为,普通人针对一般法益、重大法益,或无责任能力人针对重大法益所实施的具有急迫攻击性、侵害性,并能够为防卫行为有效控制的违法犯罪行为。能够在客观上归咎于人的动物的重大侵袭,也可以成为不法侵害。
- 张理恒
- 关键词:不法侵害正当防卫
- 刑法中“不法侵害”评价基准比较研究——以客观说和主观说展开
- 2010年
- 对于"不法侵害"的判断标准,大陆法系刑法理论普遍认为,只有在不法侵害真实发生的条件下,才存在正当防卫的余地(客观说);反观英美刑法,只要防卫人有理由相信存在着不法侵害,即可进行防卫(主观说)。但客观说和主观说在处理结论上大体一致。这表明,世界两大法系的刑法理论在不法侵害的判断基准问题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共通看法。
- 张理恒
- 关键词:正当防卫不法侵害假想防卫偶然防卫客观说主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