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防基础科研计划(K1101010101)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1
相关作者:孙育红徐晨光刘焕玲陈锋邵晓东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可视化
  • 1篇异构
  • 1篇异构CAD
  • 1篇天线
  • 1篇接口
  • 1篇可视化研究
  • 1篇计算程序
  • 1篇DELPHI
  • 1篇FORTRA...
  • 1篇操控

机构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北核技术研...

作者

  • 2篇孙育红
  • 1篇李武卫
  • 1篇邵晓东
  • 1篇仇原鹰
  • 1篇尤芳
  • 1篇朱郁丰
  • 1篇段宝岩
  • 1篇陈锋
  • 1篇曹鸿钧
  • 1篇刘焕玲
  • 1篇徐晨光

传媒

  • 2篇软件导刊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现代雷达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天线结构优化可视化建模研究
2010年
为了方便工程设计者快速、简易地建立天线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开发了天线结构优化设计可视化建模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人机界面交互确定设计的目标系统、约束系统和变量系统。开发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重点是I-DEAS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Open I-DEAS的具体应用,包括Dephi与I-DEAS的链接,在Dephi下编程控制I-DEAS图形界面中的选取操作并处理选取结果。
孙育红李武卫
关键词:可视化
在Delphi下调用并操控Fortran计算程序被引量:1
2010年
介绍了利用Delphi与Fortran混合编程技术和多线程应用程序技术,在Delphi下调用并操控Fortran计算程序的方法。
孙育红朱郁丰
基于特征的异构CAD模型转换技术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特征的异构CAD模型转换方法。该方法以特征操作为核心,从特征层和几何层访问CAD模型信息并实现其转换。与一般模型转换接口相比,该方法不仅使转换后的模型在几何形状上与原模型相同,而且保证了转换前后模型的特征树、尺寸及约束等信息的一致性。转换后的模型可以在目标系统下进行基于特征的修改和编辑。
邵晓东陈锋刘焕玲徐晨光
关键词:接口异构CAD
基于平行坐标的天线结构优化过程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将可视化技术引入天线结构优化计算过程中,采用平行坐标技术实时显示优化过程中设计空间中敏度信息、约束函数信息等的相关状态,克服了笛卡儿坐标系无法描述多维数据空间的困难,使优化过程变得"透明"、"可视",实现了对计算过程的跟踪和驾驭,提高了优化的质量与效率。
尤芳仇原鹰曹鸿钧段宝岩
关键词:天线可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