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790026) 作品数:9 被引量:140 H指数:4 相关作者: 郑江淮 黄永春 谭洪波 魏守华 刘小静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大学 河海大学 扬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更多>>
环境与资源双约束下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战略路径--以战略匹配为视角 被引量:7 2013年 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只能以加工制造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虽能维系生存,但却陷入俘获式"增长状态"。本文以战略匹配为视角构建了研究框架,并借助PEST法和行业竞争五力模型分析了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外部环境约束;基于价值链理论探讨了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内部资源约束。文章认为,受资源环境的双约束,中小企业虽不能在短期内直接创建自主品牌,但却可以采取贴牌加工、品牌租赁、品牌联盟、品牌共享、品牌嫁接等战略路径,从而渐进地创建自主品牌,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黄永春 任志成 余菲菲 杨以文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外服务业研究新进展述评 2012年 20世纪中叶以来,服务业飞速发展是世界经济引人注目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服务业自身发展以及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和总体经济的关系也一直是学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服务业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服务业。该文从服务业与经济增长、服务业发展与劳动力市场、服务业内部的分类、开放经济下的服务业发展、服务业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梳理和综述了国外有关服务业研究的最新进展。 谭洪波 郑江淮 黄永春 张月友关键词:服务业 经济增长 劳动力市场 开放经济 生产率 FDI的水平与垂直溢出效应——以长三角二省一市为例 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FDI对内资企业的水平溢出、后向溢出和前向溢出效应,分别就FDI对长三角地区整体和江苏、浙江和上海不同地理单元的27个制造业整体及不同类型组(高、中、低技术产业组)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和上海的FDI都对内资企业具有正的后向溢出效应和负的前向溢出效应,江苏和浙江的FDI的水平溢出效应为正,上海的FDI的水平溢出效应为负。 何嫄 刘小静 魏守华关键词:FDI TFP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服务业滞后并存之谜——基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被引量:108 2012年 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而中国则不同,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在Baumol、Oulton和Sasaki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来解释中国这种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寻找其原因所在。模型证明了这种状况是由于中国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TFP增长率为零造成的,随后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与日、美、德、法相比,中国服务业TFP增长率显著低于这几个国家的服务业TFP增长率。由于服务业中的生活服务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属于真正的"滞后部门",因此,中国的服务业TFP增长率几乎为零主要是由于本应属于"进步部门"的生产者服务业对整体服务业的TFP增长贡献不足所致。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认为中国生产者服务业TFP增长率对整个服务业TFP增长率贡献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大规模实现主辅分离以及中国的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像制造业和印度的软件业那样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而且国内生产者服务业市场还受到发达国家生产者服务业的排斥。所以要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就必须大力促进服务业尤其是作为中间投入品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谭洪波 郑江淮关键词:经济增长 服务业 TFP增长率 两部门模型 长三角从承接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动力、机会与路径研究——以昆山市为例 被引量:4 2014年 以昆山市为例,探讨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动力与变迁机会,并提出长三角从承接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路径,诸如高新技术化路径、新兴产业配套路径、有序退出淘汰路径、科教资源产业化路径。 黄永春 郑江淮 贾琳 孙士伟关键词:新兴产业 长三角由全球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旨在揭示长三角从全球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的渐进性和系统性过程。我们认为长三角由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的机制分三个过程:首先,长三角制造业集聚促进企业R&D、大学等公共R&D、技术交易市场等科技活动;其次,科技活动和制造业之间形成正反馈效应的创新系统;最后,由封闭走向开放的系统性要素共同决定长三角的创新产出。通过运用递归方法(recursive regression)扩展Feldman and Florida(1994)地理创新函数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长三角制造业集聚显著地影响企业R&D等科技活动;区域内科技活动具有一定的相互加强效应;大多数科技活动及开放条件下的外部技术溢出对长三角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但少数要素,如产学研合作、区域间技术溢出等效果还有待于加强。 魏守华 刘小静 程穆关键词:长三角 全球制造中心 全球创新中心 区域创新能力 需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研究综述——兼论需求和创新对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 被引量:12 2012年 文章从需求的角度梳理一般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发生的机理,主要研究消费者的各种特征如何影响其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需求,进而影响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和在位主导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迁。最后,通过案例说明了需求通过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在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需求所产生的作用,以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谭洪波 郑江淮 张月友 黄永春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 长三角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全国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高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2012年 按照国务院规划,长三角地区将在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角度看,目前还存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是一个关键问题。为此,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了关于长三角转型升级的高端研讨会。会议就长三角转型升级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观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优化、微观的企业经营状况与发展动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魏守华 刘小静关键词:长三角 产学研合作中的异质性、不对称与模式选择 被引量:3 2013年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面对国内外要素成本的上升和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技术控制,中国的企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在这种环境下,利用产学研合作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技术追赶,是可行的途径之一。但产学研合作中企业所处产业、学科知识、企业和大学组织以及发展阶段的异质性,以及企业和大学之间在信息获取、收益分配和合作目的上的不对称性,使得我国有效率的产学研合作很难实现。西方国家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采取了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包括制度方面的创新、建立技术转移机构(TTOs)、促进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USOs)和创立大学科技园(STPs),这些模式对实施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为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与参考。 李强 李强关键词:产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