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B21B02-1)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颖童明伟张伟董昭王晗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十六醇-癸酸/粉煤灰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基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采用实验的方法制备了1种十六醇与癸酸的低共熔相变材料,该材料的融化温度为25.5℃,潜热为203J·g-1,通过与作为封装基质的粉煤灰进行熔融,得到另一种相变储能材料,测得其熔点为22.7℃,潜热为70.51J·g-1,相变材料在粉煤灰中的质量分数为48%。SEM和比热分析表明,相变材料与粉煤灰有很好的相容性,复合后的相变材料比纯粉煤灰的比热高出1.07倍;经过500次凝固融化循环,其稳定性较好。添加质量分数为6%的石墨后,相变材料的冷凝与融化时间分别减少20%和15%,传热性能得到提高。实际应用测试表明,这种材料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
- 杨颖董昭童明伟张伟王晗
- 关键词:相变材料粉煤灰十六醇癸酸
- 竖管内溴化锂溶液降膜蒸发数值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研究以太阳集热板制取的高温空气为热源,直接驱动竖管内溴化锂溶液降膜蒸发的传热性能。提出适用于竖管内溴化锂溶液降膜蒸发传热传质耦合的数学模型,根据合理的数值解法,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出降膜区域内温度场和浓度场,入口Re数越大,换热效果相对降低,而传质效果增强,并得到量纲为1的降膜换热准则式。通过与经验公式对比发现,溴化锂溶液中传质对传热有抑制作用,且其影响不可忽略。
- 杨颖王洋石程名徐灿君
- 关键词:溴化锂溶液降膜蒸发数值模拟传热系数传质系数
- 毛细吸液芯蒸发式辐射空调系统制冷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采用戊烷为制冷工质的毛细吸液芯蒸发式辐射空调系统。在节流阀开度不变时,调节模拟空间内的温度,实验测试了毛细吸液芯蒸发式空调系统辐射板的制冷量、板面温度以及不同制冷量下的模拟空间内竖直方向的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毛细吸液芯蒸发式辐射换热板的制冷量从44 W/m2增加至91 W/m2;不同制冷量下的板面温度分布比较均匀,最低温度都不低于24℃,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结露现象;模拟空间温度分布在24.5~27.5℃之间,在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的温度范围内。与传统的辐射空调相比,制冷量大,结露的危险较低,为辐射空调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杨颖陈才童明伟胡鹏凌云基
- 关键词:辐射空调制冷量戊烷
- 基于热探针的建筑用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测定被引量:2
- 2015年
- 针对建筑用有机相变材料导热系数较低的缺点,通过实验研究了添加石墨增强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选择癸酸-十六醇低共熔混合物相变材料作为蓄热介质,通过热探针法对其导热系数的测定,得到其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对添加不同比例石墨的粉煤灰相变材料与纯粉煤灰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用热探针法进行对比试验,并在实验条件下找出石墨的最佳比例。实验数据表明:与不添加石墨的粉煤灰相变材料相比,添加石墨添加剂的粉煤灰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得到显著提高,换热性能得到增强,添加石墨的最佳比例是10%.
- 杨颖杨飞王淅娜喻建鹏
- 关键词: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石墨
- 建筑用新型复合相变材料储能过程的热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为了提高传统建筑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实验与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复合相变混凝土墙体和普通混凝土墙体在受到相同热扰动时的温度分布及液相率变化曲线,并研究了符合相变材料中石墨含量的百分比对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凝固和熔化过程中,相变混凝土墙体比普通混凝土墙体温度变化平缓,波动幅度小;一定量石墨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有机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且模拟值与测试值基本吻合,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建筑节能及改善室内舒适度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能。
- 杨颖张盼
- 关键词:相变材料储能技术导热性能温度分布
- 冷藏车用新型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被引量:28
- 2013年
- 基于我国汽车冷藏运输效率低,冷藏温区覆盖范围窄等问题,采用实验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辛酸与十四醇的低共熔复合相变蓄冷材料。该材料的起始融化温度为6.9℃,相变潜热151J/g,经过200次凝固融化循环及释热特性测试发现这种复合相变材料的稳定性很好,加入6%的石墨后,导热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用DSC测试得出,添加石墨后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变化不大,相变潜热只减小了3.8%,作为一种新型复合相变蓄冷材料,可以用于一些推荐冷藏运输温度在10℃以上的高端果蔬的高温季冷藏运输中。
- 杨颖张伟董昭王晗潘艳明
- 关键词:冷藏汽车蓄冷材料材料性能
- 毛细吸液芯换热板的设计与实验被引量:1
- 2011年
- 提出了由柠檬酸钾-石膏配制而成的毛细吸液芯换热板,用水作冷却介质时柠檬酸钾-石膏板就成了一块通流率为55.3%的均布流道。通过改变毛细吸液芯换热板的表面发射率(低发射率0.23,高发射率0.95)及冷水温度(7~18℃),在维持室内温度为26℃(±1℃)情况下,对平均孔隙半径r=0.015 mm,孔隙率55.3%的毛细吸液芯换热板的换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发射率条件下,毛细吸液芯换热板的制冷量满足常规辐射空调要求,与蛇形辐射换热管相比初成本减少了80%,并回归出毛细吸液芯换热板的传热准则方程:Nu=0.029Re0.21Pr2.6θ0.7。为建立完整的毛细吸液芯换热板设计理论提供了依据。
- 童明伟胡鹏杨颖刘彬吴中正
- 关键词:辐射换热温度分布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