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7023)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周名江王丽平颜天刘利平陈桃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亚历山大藻
  • 2篇扇贝
  • 2篇海湾扇贝
  • 1篇有害赤潮
  • 1篇致毒
  • 1篇致毒机制
  • 1篇受精卵
  • 1篇受精卵孵化
  • 1篇塔玛亚历山大...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胚胎发育过程
  • 1篇卵孵化
  • 1篇孵化
  • 1篇赤潮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颜天
  • 2篇王丽平
  • 2篇周名江
  • 1篇陈桃英
  • 1篇刘利平
  • 1篇于仁成
  • 1篇陈洋

传媒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亚历山大藻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及致毒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研究了亚历山大藻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及致毒机制。结果发现:八株产PSP毒素的亚历山大藻和两株不产PSP毒素的相关亚历山大藻均显著抑制海湾扇贝受精卵的孵化,说明这种抑制作用在亚历山大藻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与PSP毒素无直接关系;一种PSP标准毒素STX也没有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证明可能存在其他毒素。以相关亚历山大藻为对象展开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藻对受精卵孵化的半数抑制密度(ID50)为1 000个.mL-1;其藻液、重悬液、去藻液、内容物和藻细胞碎片均显著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研究还发现该藻能改变了担轮幼虫破坏细胞膜结构和胞内结构,促使细胞内产生大量溶酶体,但溶酶体的稳定性下降,表明相关亚历山大藻可能通过影响海湾扇贝早期发育阶段的细胞结构和免疫功能而导致孵化失败。
陈桃英颜天刘利平王丽平周名江
关键词:有害赤潮亚历山大藻致毒机制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海湾扇贝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株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制。将海湾扇贝受精卵暴露于不同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中,观察其对胚胎孵化各阶段的影响,并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胚胎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该藻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50约为800mL-1;2000mL-1的ATHK延缓或破坏了胚胎的正常发育,胚胎内部出现大量溶酶体,原肠胚腔不能形成,且部分细胞出现胞质肿胀、线粒体自溶的现象,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性分化;观察发现实验组中有些担轮幼虫的外形畸变,鞭毛发育迟缓;至24h(D型幼虫)时,ATHK组中的D型幼虫数量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且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还发现ATHK藻细胞和胚胎碰撞接触的现象,这种碰撞接触可能对有害物质的释放和转移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颜天王丽平陈洋于仁成周名江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海湾扇贝胚胎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