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50823002)
- 作品数:15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郭烈锦王跃社陈森林李乃良叶晶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S型柔性立管内空气-水两相流流型特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实验研究了S型柔性立管内空气-水两相流流型特征.实验环路由长114 m的水平环道,16 m的-2°下倾管和高15.3 m、长24 m的S型立管组成,环路内径为50 mm.使用立管底部压力、立管出口持液率HL及其概率密度函数(PDF)分布特征识别和区分流型.实验发现了典型严重段塞流、过渡型严重段塞流、稳定流动3类流型.典型严重段塞流下HL曲线呈方波状,相应的PDF分布呈HL分别为0和1的双峰结构;过渡型严重段塞流下HL曲线呈针刺状,其PDF分布也为双峰结构,但HL的低峰远高于HL的高峰;稳定流动下的PDF分布呈HL为0.27左右的单峰状.分析表明,典型和过渡型严重段塞流分别与垂直上升管弹状流和块状流具有相似的PDF分布特征,但彼此的流动形态却完全不同.
- 李乃良李文升郭烈锦崔嵘张西迎
- 关键词:严重段塞流流型
- 微通道内电解质溶液离子分布动电学效应模拟被引量:1
- 2010年
- 动电学效应对微通道内流体流动特性影响很大,其对通道内粒子分布特性的影响使得通道近壁面流体流动特性极不稳定。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二维矩形微通道内NaCl稀电解质溶液的流动特性,考虑存在于不同粒子间的Lennard-Jones势能、静电力、以及带电离子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粒子在通道内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动电学效应主要作用于通道壁面附近,而主流区域影响极小。Na^+离子在无量纲通道高度达到0.08和0.91时其浓度达到最大值,沿远离壁面其浓度逐渐降低,与壁面电性相反的Cl^-离子则在无量纲通道高度达到0.15和0.84附近浓度最高。其结果与基于连续介质解理论的Boltzamnn统计分布一致。水分子的浓度在壁面附近也较通道中心处高。
- 王燕令王跃社余琴于浩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 蒸汽-水冷凝泡状流含气率分布被引量:2
- 2012年
- 以双流体模型为基础,将前人实验得到的相界面浓度,相界面传热系数,气泡上升速度计算式引入双流体模型用来预测冷凝泡状流沿流动方向的含气率分布。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蒸汽-水冷凝泡状流含气率沿流动方向分布。
- 马科帅郭烈锦
- 关键词:双流体模型含气率
- S型柔性立管顶部节流对管内压力特性的影响
- 2011年
- 在集输-S型柔性立管系统中实验研究了阀门开度对管内压力特性的影响.实验环路由水平段、倾角为-2°的下倾段和S型柔性立管组成.环路内径为50 mm,水平段长114 m,下倾段长16m,柔性立管的垂直高度为15.3 m,全长24 m.实验发现,当阀门开度Z小于临界阀门开度Z_(crtl)时,由于流型发生了转变,随着Z的减小,系统压力急剧升高,压力波动幅度和波动周期锐减,对于本实验系统,Z_(crtl)在27%~30%之间.提出了一个节流稳定性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节流过程中管内的流型转变,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 崔嵘李乃良戴毅张西迎蒋日新武国营郭烈锦李文升
- 关键词:严重段塞流节流
- 气液两相及多相流相界面非线性动力学形为研究
- 、液液两相流与油气水或其它多组份多相流动与传热现象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动力、能源等工业领域,深刻了解这些多相流动过程的物理本质,建立准确的预测模型,对于工业两相流设备的设计以及高效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工业实...
- 郭烈锦
-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多相流相界面非线性动力学
- 水平-S型柔性立管系统中空气-水两相段塞流压力信号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对水平-S型柔性立管中空气-水两相流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对各种流型下的立管底部压力信号进行了特征分析,给出了立管底部压力的变化速率、振幅谱特性以及分布律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从严重段塞流到稳态流型,立管底部压力变化速率变化更加剧烈且频繁;压力波动频率增大且周期性减弱,波动模式复杂;压力分布律峰值从较高压力区域移向较低压力区域,而且压力波动范围缩小,峰值压力也逐渐减小。
- 叶晶郭烈锦王跃社陈森林李乃良蒋日新张西迎武国营
- 双环电导探针测量油水两相流相反转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有别于常规观察法和压降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双环电导探针技术,根据油水混合物的电学特性来实验测定和判断油水两相流动中相反转的发生,实验中还同时测量了油水两相流的流动压降以及实验段内的平均截面含水率,以验证电导探针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油水两相流相反转发生在水相表观速度较低而油相表观速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双环探针的信号较精确地确定反相点发生的范围,该范围内油水两相流的流动佐证了压降陡增为相反转的发生。
- 叶晶郭烈锦谢晨徐强
- 关键词:油水两相流相反转含水率压降
- 垂直管内水蒸气与水接触时凝结所诱导的压力波特性实验研究
- 2016年
- 实验研究了水蒸气直接接触凝结诱导的压力波特性。实验是在质量流速0~150 kg/(m^2·s),压力0.2~0.4MPa的饱和蒸汽条件下,用直径为8 mm的喷嘴,将蒸汽喷入到存有凝结水的垂直管的流动模型中进行的,管内水温和压力范围分别为30~70℃和0.11~0.15 MPa。实验通过检测壁面压力信号来捕获压力波动信号。系统分析了低蒸汽质量流速时,压力波随时间的高幅值低频率变化规律。获得了压力波幅值随蒸汽质量流速和过冷水温度的定量变化关系。揭示了压力波动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偏度系数和峭度系数的变化规律。
- 张佳张超徐强郭烈锦
- 关键词:蒸汽凝结压力波喷嘴
- 多相流管线中严重段塞流流型的在线识别被引量:2
- 2013年
- 基于压力信号的分析,本文对模拟海洋平台输油管道的集输-立管系统中严重段塞流进行了研究,划分了流型,并对系统中各种流型下压力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行了提取。通过对这些特征参数的分析,获得了流型的判别规则,并利用人工智能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技术对流型进行了在线识别。通过在线实验表明,使用本文的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和智能识别技术,能够很好地判断管线中严重段塞流的发生,管中流型的平均识别率达到了96.4%。
- 叶晶郭烈锦王跃社周宏亮陈康
- 关键词:严重段塞流流型识别SVM
- 垂直管内油水分散流的数值研究
- 2011年
- 建立封闭的双流体模型并对垂直管内油水分散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κ-ε模型处理连续相的湍流结构。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垂直管湍流分散流的局部相含率分布和速度分布。
- 马科帅郭烈锦蒋日新张西迎武国营
- 关键词:湍流双流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