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35-02)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赵紫华董风林王颖贺达汉张蓉更多>>
相关机构:固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苜蓿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 1篇生境
  • 1篇生境破碎化
  • 1篇生境丧失
  • 1篇生物量
  • 1篇破碎化
  • 1篇群落重建
  • 1篇种间
  • 1篇种间竞争
  • 1篇种内竞争
  • 1篇苜蓿草
  • 1篇苜蓿草地
  • 1篇苜蓿雄性不育...
  • 1篇物量
  • 1篇柳枝稷
  • 1篇昆虫
  • 1篇昆虫多样性
  • 1篇混作

机构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宁夏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市农业科...
  • 1篇固原市农业技...

作者

  • 1篇贾瑞
  • 1篇朱猛蒙
  • 1篇张蓉
  • 1篇安雨
  • 1篇徐安凯
  • 1篇王志锋
  • 1篇贺达汉
  • 1篇任伟
  • 1篇王颖
  • 1篇高阳
  • 1篇董风林
  • 1篇赵紫华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北方园艺
  • 1篇草业与畜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柳枝稷与苜蓿混作生长特征及竞争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豆科和禾本科混播草地是人工草地的主要建植方式之一,探究其间的产量表现和竞争作用,对于维持混播草地的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禾本科牧草柳枝稷和豆科牧草苜蓿为试验材料,按照不同种植密度进行混作盆栽控制试验,测定柳枝稷和苜蓿各生长特征指标的变化,以相对竞争指数(RCI)与相对总产量指数(RYT)揭示二者之间的竞争作用和混作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下柳枝稷和苜蓿株高变化不明显,即种内和种间竞争作用对株高的影响较小。柳枝稷的分蘖数和地上部分生物量随种植密度的加大持续降低,而相同种植密度下,二者在单作和混作处理下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上述2个指标主要受种内竞争的作用。而柳枝稷的地下部生物量和苜蓿的茎粗、根粗、地上地下部生物量等指标同时受种内和种间竞争的约束,尤其是低、高密度混作时根冠比显著下降,表明柳枝稷和苜蓿的种间竞争主要体现在地下部分。柳枝稷RCI值在中低混作密度下均低,而苜蓿在各混作密度下均较高,表明苜蓿生长受到柳枝稷的抑制作用。柳枝稷与苜蓿混作虽然存在种间竞争作用,但在二者之间的互补效应下该模式可获得较高的生物量(RYT>1)。上述结果可为优化人工草地栽培制度,提高牧草产量、土地利用率及维持草地生产力,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高阳安雨王志锋任伟徐安凯
关键词:柳枝稷苜蓿混作生物量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苜蓿草地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对昆虫物种丧失与群落重建的影响被引量:23
2011年
生境破碎化包括生境丧失与破碎化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为探讨这两个过程各自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文利用苜蓿草地实验模型系统(EMS)构建了36个小区研究不同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对昆虫群落及不同类群的影响,包括18个破碎化小区与18个连续小区,破碎化小区全部采用1 m×1 m(H=1)破碎,连续小区苜蓿连片(H=0),生境丧失采用90%、80%、70%、50%、20%以及0%共6个梯度,每个小区重复3次,以0%生境丧失的小区为对照,采用拍板法、巴氏罐诱集法与扫网法对苜蓿草地昆虫群落进行调查,对38种昆虫划分为4个类群并进行分析。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后,两种处理的小区物种丧失及多样性变化没有明显的阈值效应,但在同等生境丧失程度下的破碎化小区物种数高于连续小区,生境丧失率为80%与90%的小区中个体数显著低于对照,而且破碎化小区个体数低于连续小区,昆虫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处理的小区间差异不显著;80%与90%生境丧失的小区内昆虫群落难以恢复,物种数、个体数与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破碎化小区昆虫群落恢复更为困难,表现出明显的阈值效应;苜蓿草地生境丧失与破碎化后低营养级类群(植食性昆虫)较高营养级类群(捕食性昆虫与寄生性昆虫)易于恢复,生境丧失与破碎化两个变量对昆虫群落及不同的类群的分布都有显著性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利用农业景观设计来加强害虫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紫华王颖贺达汉张蓉朱猛蒙董风林
关键词:生境破碎化苜蓿草地昆虫多样性
苜蓿雄性不育系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苜蓿作为"牧草之王",是畜牧业发展中首选的重要牧草之一。近年来虽然育成了许多新品种,但我国牧草良种繁育工作,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求,因此急需繁育大量优质高产的苜蓿新品种,而利用植物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还可以避免产生假杂种,提高杂交种的纯度和质量,是获得高产优质牧草新品种和高纯度种子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雄性不育系的概述和国内外关于雄性不育系在苜蓿制种的应用情况两方面的探索,进一步提出了苜蓿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和主要发展趋向。
贾瑞于洪柱徐安凯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